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四 (4)

1. 方見各門

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一陰煎

左歸飲

五陰煎

五福飲

大補元煎

右歸飲

右歸丸(俱見張景岳治法。)

理中湯(見下集寒門。)

理陰煎(見下集屢散。)

枳朮丸(見下集食積。)

丹溪保和丸(見下集食積。)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益元散(見下集暑門)

八味地黃丸(見秦越人冶法。)

2. 痰血方

丹溪方,治痰中血。

白朮(一錢五分),貝母,白芍,桑白皮,桃仁(各一錢),甘草(三分),梔子(炒,一錢二分),丹皮(一錢五分)

又方,治痰血。

橘紅,半夏,茯苓,貝母,丹皮,桃仁(各一錢),黃連,甘草大青(各五分),生薑(三片)

又方,治痰中血。

橘紅(二錢),半夏,茯苓,枳殼,黃芩,桑皮(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甘草(三分),人參(五分)

或加青黛,水煎服。

劫勞散,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紅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飲食減少。

白芍(六兩),黃耆,甘草,人參,當歸,半夏,茯苓,熟地,阿膠,五味子(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盞半,生薑二片,棗三枚,煎九分,無時溫服,日三次。陳日華云,有女及簪,病甚危,一歲之間藥無一效,得此方一服除根。

丹方,治盛夏吐紅痰,有一二聲嗽。

人參,防風(各五分),白朮(一錢五分),陳皮,茯苓(各一錢),甘草(一分),乾薑(三分),桔梗(五分)

上煎二之一,入藕汁二大合,再煎,帶熱下三黃丸。

九味二陳湯,治中氣虧敗,動運失常,郁成痰飲,雜血而出。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茯苓(八分),炙甘草(五分),陳皮,青皮(各一錢),川芎(七分),神麯(六分),半夏(八分)

水煎,溫服。

保命散,治咯痰帶血出。

白朮(二錢),貝母(一錢五分),桔梗,青皮,梔子,甘草(各七分),當歸(一錢二分),白芍(八分),丹皮,黃芩(各一錢),桃仁(七分)

水煎,溫服。

保命人參散,治咯痰帶血而出。

人參,白朮(各三錢),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橘紅(八分),枳殼,桔梗,半夏,五味子,桑皮(各七分),黃芩(一錢)

3. 方見各門

六君子湯(見痰。)

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見郁。)

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

四物湯

四君子湯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杏仁湯(見咳嗽。)

青龍湯(見下集寒。)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4. 衄血方

_犀角地黃湯_治吐血、衄血等症。

生地(一兩五錢),白芍(一兩),丹皮,犀角(各二錢五分)

上四味,先用三味水煎去渣,入犀角汁熱服。

趙養葵曰:犀角地黃湯,乃衄血之的方。蓋犀水獸也,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血,從任督而至巔頂入鼻,惟犀角能下入腎水,引地黃滋陰之品,由腎脈而上,故為對症。若陰虛火動,吐血與咳咯者,可借用成功。若陽虛勞嗽,及脾胃虛者,皆不宜。

止衄散,治飢困勞役,動其虛火,致衄不止等症。

黃耆(六錢),阿膠,生地,白芍,赤苓(各三錢),當歸(三錢)

上每服四錢。

榴花散,治衄不止,以此末吹入鼻即止。

百葉榴花(陰乾為末)

榴花之紅,可使入血;榴花之澀,可能止血。一夫當關,此藥近之。

黃芩芍藥湯,陰火載血上行,衄不止。

黃芩(酒炒),芍藥,甘草(等份)

羅太無寸金散,治鼻衄不止。

黃藥子,土馬鬃(各五錢。土馬鬃,青苔之類,牆垣之上,背陰古牆上有。有足者),生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未止再服,立瘥。

濟生麥冬飲

麥冬,生地(各等份)

每服一兩,水煎服。

茅花散,治衄。

茅花一大握,銼,水煎,飲之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