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四 (3)
上集卷之十四 (3)
1.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四物湯(見秦越人治法。)
四陰煎
一陰煎(見張景岳治法。)
天門冬飲(見前血證。)
貝母丸
紫菀散(見咳嗽。)
補中益氣湯(見李東垣治法。)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白話文:
六味地黃湯、四物湯、四陰煎、一陰煎、天門冬飲、貝母丸、紫菀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這些都是中醫常用的方劑,分別用於治療不同的病症。
枳朮丸(見下集食積。)
黃耆散(見嗽血。)
白話文:
枳朩丸(見下集食積。):用於治療食物堆積不消化的情況。
黃耆散(見嗽血。):用於治療咳嗽出血的情形。
2. 咳血方
《統旨》方
香附(童便浸),青黛,梔子(炒),杏仁(童便浸,去皮尖,炒),海粉,瓜蔞仁,訶子,馬兜鈴
為細末,入白硼砂少許,煉蜜少加薑汁為丸,噙化一丸,白湯下。
天一丸,此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劑也。與前方相兼服,治陰虛火動咳血等症甚效。
白話文:
取香附、青黛、炒梔子、童便浸泡去皮尖炒杏仁、海粉、瓜蔞仁、訶子、馬兜鈴等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少許硼砂,用煉蜜和薑汁混合製成丸藥。每次取一丸含化,並用白湯送服。此方名為「天一丸」,專治陰虛火旺導致的咳嗽咳血等症。
生地,丹皮,黃柏(童便浸),知母(童便浸),拘杞子,五味子,麥冬,獲苓,牛膝
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白湯下八九十丸。
鹿黃丸,治酒色過度,飢飽失時,吐血、咳血、痰血神效。
枇杷葉,款冬花,紫菀,杏仁,木通,鹿茸,桑白皮(各一兩),大黃(五錢)
白話文:
用生地、丹皮、黃柏(童便浸)、知母(童便浸)、枸杞子、五味子、麥冬、茯苓、牛膝磨成粉,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用白湯送服八九十丸。此方名為鹿黃丸,專治酒色過度、飲食無節、吐血、咳血、痰血等症。另取枇杷葉、款冬花、紫菀、杏仁、木通、鹿茸、桑白皮各一兩,大黃五錢,一起使用。
為末,煉蜜丸,臨臥含化。
咳血方
青黛,瓜蔞仁,訶子,海石,山梔
上為末,薑汁蜜調為丸。嗽甚加杏仁。
雞子湯,治咳逆唾膿血。
雞子(一個),甘草(炙),大黃,黃芩(各二分),甘遂(一分)
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內雞子攪令調,盡飲之良。忌海藻、菘菜。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丸劑,睡前含服融化。
另外,用青黛、瓜蔞仁、訶子、海石、山梔子研成粉末,用薑汁和蜂蜜調成丸劑服用。如果咳嗽厲害,可以加杏仁。
雞子湯是用雞蛋一個、炙甘草、大黃、黃芩各二分、甘遂一分,加水六升,煮至二升,去渣,加入雞蛋攪拌均勻,趁熱喝下。忌食海藻和菘菜。
神傳膏,治癆瘵吐血損肺及血妄行。
用翦草一斤。婺、臺二州皆有,惟婺州可用,狀如茜草,又如細辛。每用一斤,淨洗為末,加入生蜜一斤,和為膏,以器盛之,不得犯鐵。九蒸九曝,日一蒸曝。病人五更起,東坐不得語,用匙挑藥如粥服,每服四匙,良久用稀粟米粥壓之。藥冷飲服,粥亦不可太熱。或吐或下皆不妨。如久病損肺咯血,只一服愈。尋常咳嗽血妄行,每服一匙可也,神驗。
醍醐膏,治一切咳血肺疾。
用好牛酥五個,熔三遍,取出醍醐,含服一合即瘥。
白話文:
神傳膏
功效: 治療肺痨、吐血、損傷肺部以及血妄行(血行失常)。
配方: 剪草一斤(婺州、臺州皆有,惟婺州者可用,形狀像茜草,也像細辛)。將剪草洗淨,研磨成粉末,加入生蜜一斤,混合成膏狀,盛放在非鐵製容器中。
製作方法: 九蒸九曝,每天蒸一次,曬一次。
服用方法: 病人凌晨五點起床,面向東方坐着,保持靜默。用勺子舀取藥膏,像吃粥一樣服用,每次四匙,服用後用稀粟米粥壓服。藥物冷了再服用,粥也不可太熱。無論吐出或排泄,都不妨礙。如果久病損傷肺部導致咯血,只需服用一次即可痊癒。如果只是普通的咳嗽伴隨血妄行,每次服用一匙即可,效果顯著。
醍醐膏
功效: 治療各種咳血、肺疾。
配方: 優質牛酥五個,熔化三次,取出醍醐,每次服用一合即可痊癒。
3. 方見各門
一陰煎
四陰煎(見張景岳治法。)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麥門冬湯(見唾血)
天門冬丸(見前血證。)
貝母丸(見咳嗽。)
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
補肺湯(見嗽血。)
滋陰保肺湯(見嗽血。)
白話文:
一陰煎、四陰煎(見張景岳治法)、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麥門冬湯(見唾血)、天門冬丸(見前血證)、貝母丸(見咳嗽)、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補肺湯(見嗽血)、滋陰保肺湯(見嗽血)。
補中益氣湯(見李東垣治法。)
《局方》枳朮丸(見下集食積。)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新寧膏(見咳嗽。)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見李東垣治法)、枳朮丸(見下集食積)、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新寧膏(見咳嗽)。
4. 嗽血方
補肺湯,治勞嗽血。
人參,黃耆,五味子,紫菀(各七分),熟地,桑白皮(各一錢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入蜜少許,食遠溫服。
滋陰保肺湯
黃柏,知母,天冬(一錢二分),當歸(一錢五分),白芍,生地,橘紅,紫菀,桑白皮(炒,各八分),大粉草(五分),五味子(十五粒),阿膠(一錢二分,蛤粉炒)
白話文:
補肺湯:治療咳嗽和咳出血。成分包括人參、黃耆、五味子、紫菀和熟地、桑白皮。用水煮沸後加入一些蜂蜜,在飯後溫熱服用。 滋陰保肺湯:用於滋潤肺部並保護其功能。成分包括黃柏、知母、天冬、當歸、白芍、生地、橘紅、紫菀、桑白皮(經過烘烤)、大粉草、五味子和阿膠(使用蛤粉烘烤)。每種成分的份量為八分,除了五味子是十五顆,而阿膠則是一錢二分。
水煎,溫服。
人參黃耆散,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乾頰赤,心中潮熱,盜汗減食,咳嗽臟血。
人參,秦艽,茯苓(各二兩),知母(二錢五分),桔梗(一兩),桑白皮,半夏(各一兩五錢),紫菀,柴胡(各二兩五錢),黃耆(三兩五錢),鱉甲(去裙,酥炙,二兩)
人參蛤蚧散,治二三年間肺氣上喘,咳嗽咯吐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溫溫地服用。
人參黃耆散,用於治療虛勞、身體發熱,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心煩意亂、口乾舌燥、臉頰發紅、心胸發熱、盜汗、食慾不振、咳嗽、咳血等症狀。
藥材包括:人參、秦艽、茯苓各兩錢,知母二錢五分,桔梗一錢,桑白皮、半夏各一錢五分,紫菀、柴胡各二錢五分,黃耆三錢五分,鱉甲(去除邊緣,用油煎,二錢)。
人參蛤蚧散,用於治療兩三年來肺氣上涌、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帶血、臉上長瘡、全身浮腫等症狀。
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洗去腥氣,酥炙黃色),杏仁(去皮尖,五兩),甘草(炙),人參,茯苓,貝母,知母(各三兩),桑白皮(二兩)
上為細末,每日如茶點服,神效。
海藏云:蛤蚧補肺勞虛嗽,治久嗽不愈,肺間積虛熱,久則成瘡,故嗽出膿血,曉夕不止,喉中氣塞,胸膈噎痛。用蛤蚧、阿膠、羚羊角各一兩,除膠外皆為屑,次入膠,分四服。每服用河水三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煮至半升,去渣,臨臥為溫細細呷之。其渣候服盡再槌,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病人久病不喜水,當減水。
白話文:
準備蛤蚧一對,完整無缺的,用河水浸泡五個晚上,每天換水,洗去腥味,然後用火烤至金黃色。杏仁去皮尖,五兩。甘草炙過,人參、茯苓、貝母、知母各三兩,桑白皮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天像喝茶點一樣服用,效果顯著。
古籍《海藏》記載:蛤蚧可以補肺勞虛咳,治療久咳不愈,肺部積聚虛熱,時間久了會形成瘡,因此咳嗽時會咳出膿血,早晚不停,喉嚨裡氣塞,胸膈噎痛。可用蛤蚧、阿膠、羚羊角各一兩,除了阿膠以外都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阿膠,分四次服用。每次用河水三升,在銀石器皿中用小火慢慢煮至半升,去渣,睡前溫溫地慢慢喝。藥渣留著,等藥喝完後再研磨,做成一劑,用三升水煎至半升,像之前一樣服用。病人久病不喜喝水,可以減少水的用量。
澄按:蛤蚧鳴時,聲聞數里,補中有通,善保肺氣,久嗽不愈者宜之。
續斷散,治骨蒸癆熱,傳屍瘦病,潮熱煩躁,喘嗽氣急,身疼盜汗,咳嗽吐膿血。
續斷,紫菀,桔梗,竹茹,五味子(各三錢),生地,桑白皮(各五兩),甘草(二兩,炙),赤小豆(半升)
每服五七錢,入小麥五十粒,水煎,日三服。
經驗方,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
鮮桑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淨刮去上黃皮)
白話文:
蛤蚧叫聲可以傳到數里之外,它具有補益和通利的作用,尤其擅長保護肺氣,久咳不癒的人適合服用。
續斷散可以治療骨蒸癆熱、傳屍瘦病、潮熱煩躁、喘嗽氣急、身疼盜汗、咳嗽吐膿血等症狀。
方劑包括:續斷、紫菀、桔梗、竹茹、五味子各三錢,生地、桑白皮各五兩,甘草二兩(炙)、赤小豆半升。
每次服用五至七錢,加入小麥五十粒,水煎,一天服用三次。
經驗方:治療咳嗽嚴重或有吐血症状,可以使用鮮桑白皮一斤,用米泔水浸泡三天,洗淨後刮去黃皮。
上銼細為末,糯米四兩,焙乾同搗末,每服一二錢,米飲下。
款花補肺湯
人參,麥冬(各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紫菀,款冬花,桑白皮(各一錢,炒),當歸(一錢五分),白芍,茯苓,貝母,橘紅(各八分),甘草(五分)
寧嗽湯
五味子(十五粒),茯苓(一錢),桑白皮(一錢二分),陳皮,知母,川芎(各一錢),馬兜鈴(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糯米四兩,焙乾後研成粉末,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米湯送服。
款花補肺湯的藥材包括:人參、麥冬(各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紫菀、款冬花、桑白皮(各一錢,炒)、當歸(一錢五分)、白芍、茯苓、貝母、橘紅(各八分)、甘草(五分)。
寧嗽湯的藥材包括:五味子(十五粒)、茯苓(一錢)、桑白皮(一錢二分)、陳皮、知母、川芎(各一錢)、馬兜鈴(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黃耆散,治嗽久、勞嗽,唾血。
黃耆(蜜炙),糯米(炒),阿膠(等份,炒)
上為末,米飲下。
五味黃耆散,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五味子,人參,白芍,甘草(各五分),黃耆,桔梗(各一錢五分),熟地,麥冬(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溫服。
白話文:
黃耆散用於治療久咳、勞嗽、咳血,由黃耆、糯米、阿膠等份混合研磨成粉,用米湯送服。五味黃耆散則針對咳嗽咯血、體虛乏力、眼睛疼痛等症狀,以五味子、人參、白芍、甘草、黃耆、桔梗、熟地、麥冬等藥材,煎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