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8)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18)

1. 淋血

(附方)

凡血從精道出者,即是血淋之屬。多因房勞,以致陰虛火動,營血妄行。而凡血出命而澀痛者,為血淋;不痛者,多為溺血。好色者,必屬虛也。

琥珀、金沙、沒藥、蒲黃,為末,每服三錢。

小薊、琥珀二味為末服。

治案

林回甫小便下血,醫用八正散,服後不勝其苦,小腹、前陰痛益甚。一醫俾服四君子湯送下,稍瘥。後服菟絲子山藥丸,氣血漸充實而愈。

—產婦小便下血,面色青黃,脅脹少食,此肝乘脾土之症。用加味逍遙散、補中益氣湯,數服而愈。後為懷抱不樂,食少體倦,驚悸無寐,血乃作。用加味歸脾湯二十餘劑將愈,惑於眾論,用犀角地黃湯之類,一劑諸症復作,仍服前藥而愈。

薛立齋治一人尿血,久用寒涼止血藥,面色痿黃,肢體倦怠,飲食不甘,晡熱作渴三年矣。此前藥復傷脾胃,元氣下降,而不能攝血也。蓋病久鬱結傷脾,用補中益氣以補元氣,用歸脾湯以解脾郁,使血歸經,更用加味逍遙以調養肝血,不月諸症漸愈,三月而痊。

白話文:

[血尿]

凡是從生殖器官出血的情況,都屬於血尿的範疇。這大多是由於性生活過度,導致身體陰虛火旺,血液運行失常。如果排尿時伴有疼痛和血尿,那就是血淋;如果不疼,則多是尿血。喜歡性生活的人,肯定屬於體虛的狀況。

琥珀、金沙、沒藥、蒲黃,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

小薊、琥珀兩種藥物磨成粉服用。

治療案例

林回甫出現小便帶血的情況,醫生開了八正散,服用後卻感到非常痛苦,小腹和下體疼痛加重。後來一個醫生讓他服用四君子湯,病情稍有改善。再後服用菟絲子山藥丸,氣血逐漸充實,最終康復。

  • 一名產婦小便出血,臉色青黃,脅脹少食,這是肝脾不和的病症。使用加味逍遙散和補中益氣湯,幾次服用後痊癒。後來因為心情不好,食慾減退,身體疲倦,驚悸失眠,再次出血。使用加味歸脾湯二十餘劑即將痊癒,但受到他人影響,使用犀角地黃湯等藥物,一次服用後所有症狀再次出現,再服用之前的藥物後痊癒。

薛立齋治療一個人尿血,長期使用寒涼的止血藥,導致臉色萎黃,四肢乏力,食慾不佳,下午發熱口渴,持續三年。這是因為先前的藥物損傷了脾胃,導致元氣下降,無法控制血液。長期鬱結傷脾,使用補中益氣湯補充元氣,使用歸脾湯解脾鬱,使血液回到正常的運行路徑,再使用加味逍遙調養肝血,不到一個月各項症狀逐漸改善,三個月後完全康復。

2. 大便血

仲景云:下血先便後血者,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先血後便者,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大便前後下血,便前由手陽明隨經下行,滲入大腸,傳於廣腸而下也;便後由足陽明隨經入胃,淫溢而下者也,古人謂遠血、近血者是也。凡腸風、臟毒、血痔、腸癖等症,俱不贅入。惟內傷虛損便血,採取數則,以為全書焉。

—脾胃氣虛,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鮮紅,或紫色或黑色,此陽敗而然,故多無熱症,而或見噁心嘔吐。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速宜溫補脾胃。以壽脾煎、理中湯、養中湯、歸脾湯、十全大補湯之屬主之。

—氣陷不舉而血不止者,宜補中益氣湯、壽脾湯、歸脾湯主之。若氣大陷而大虛者,宜舉元煎主之。

—血滑不止者,或以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氣虛而滑,或因誤用攻擊,以致氣陷而滑。凡動血之初,多由於火,及火邪既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虛即滑也。凡此之類,皆當以固澀為主,宜勝金丸、香梅丸之類主之。然血滑不止者,多由氣虛,宜以人參湯送之尤妙。

或以補中益氣湯、歸脾湯、舉元煎、理中湯,加文蛤、烏梅、五味子之類主之。若滑甚不能止者,惟玉關煎最佳。

—怒氣傷肝,血因氣逆而下者,宜化肝煎、枳殼湯之類主之。若肝邪乘脾,以致脾虛失血者,自無煩熱氣逆等症,宜從脾胃氣虛症治,不得平肝,以再傷肝氣也。

—凡因勞倦七情,內傷不足,而致大便動血者,非傷心脾,即傷肝腎。此其中氣受傷,故有為嘔惡痞滿者,有為疼痛泄瀉者,有為寒熱往來,飲食不進者,時醫不能察本,但見此症,非雲氣滯,即云痰火,而肆用寒涼,妄加攻擊,傷而又傷,必致延綿日困,及其既甚,則多有大便下紫黑敗血者。此胃氣大損,脾元脫絕,血無所統,故注泄下行。

陽敗於陰,故色為灰黑。此危劇症也,即速用回陽等劑,猶恐不及,而若輩猶云,今既見血,安可再用溫藥,必致其斃籲!受害者殊為可憫,害人者殊為可恨。

脾統血,脾虛則血無所統,而大便下血者,宜資成湯。飲食短少,中焦氣滯,而大便下血者,宜理脾陰正方。若肝木侮土,而大便下血者,宜暢郁湯。若陰分不足,而大便下血者,宜培土養陰湯。若脾虛血少者,理脾益陰湯。

治案

—人虛損,大便下血,每日二三碗,身黃瘦,以四物湯加藕節一合,紅花、蒲黃一錢,白芷、升麻、槐花各五分,服之愈。

周輝患大便下血,百藥俱嘗,止而復作,循十五年不愈,或以人參平胃散,逐日進一服,至月餘,而十五載之病瘳。

王庭,王府長史也。病大便下血,勢頗危殆,一日昏憒中,聞有人云:服藥誤矣,吃小水好。庭信之,飲小水一碗頓蘇,逐日飲之而愈。

—人患下血,諸治不效。一教以老絲瓜,去向里上筋,烘燥,不犯鐵器,為末,空心酒下二三匙,連服數朝愈。

薛立齋治一男子,每飲食勞倦,便血,飲食無味,口乾,此中氣不足也。用六君子湯加芎、歸而脾胃健,又用補中益氣而便血止。

—婦但怒便血,寒熱口苦,或胸脅脹痛,或小腹痞悶。此怒動肝火而侮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而愈。用補中益氣、加味逍遙二藥而不復作。

—婦人久下血在糞前,屬脾胃虛寒,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加黃連炒茱萸一錢,數劑稍緩。乃加用生吳茱萸三分,數劑而愈。

江應宿治一人,便血七年,或在糞前,或在糞後,面色萎黃,百藥不效,每服寒涼,其下愈多。診得六脈濡弱無力,乃中氣虛寒,脾不能攝血歸經。用補中益氣湯加燈燒落、荊芥穗一撮,橡斗灰一錢,炮姜五分,二劑而血止。單用補中益氣十餘劑,不復作矣。

白話文:

標題: [大便出血]

內容: 東漢張仲景說:如果大便是先排出後有血,這稱爲遠血,適合使用黃土湯治療。如果是先有血後才排便,這叫近血,應使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

大便前或大便後出血,大便前出血是由手陽明經下行,滲入大腸,然後從廣腸排出;大便後出血則是由足陽明經進入胃部,過度溢出,古人將之稱爲遠血和近血。對於腸風、髒毒、血痔、腸癖等症狀,這裏就不贅述。只對內傷虛損引起的大便出血,選取數則進行說明。

  • 如果是因爲脾胃氣虛導致的大便出血,血色不會特別鮮紅,可能爲紫色或黑色,這是陽氣衰敗造成的,所以患者通常沒有發熱症狀,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因爲脾統血,脾虛則無法控制血液;脾化血,脾虛則無法運化血液。這樣血液就失去控制,脫陷亂行,應迅速溫補脾胃。可以使用壽脾煎、理中湯、養中湯、歸脾湯、十全大補湯等進行治療。

  • 如果氣血下陷無法止血,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壽脾湯、歸脾湯進行治療。如果氣血大陷且極度虛弱,應該使用舉元煎。

  • 如果血流不止,可能是由於疾病久未治癒,或年齡增長,或氣血虛弱,或誤用攻伐藥物,導致氣血下陷。初發病時,多數由火引起,等到火邪衰弱,仍然無法止血,那可能是氣血虛弱或氣血下陷。這種情況,應以固澀爲主,可以使用勝金丸、香梅丸等。然而,血流不止,多由氣血虛弱,用人參湯送服更佳。

  • 也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舉元煎、理中湯,加入文蛤、烏梅、五味子等進行治療。如果血流不止非常嚴重,玉關煎效果最好。

  • 如果是怒氣傷肝,導致氣血逆行而下,應使用化肝煎、枳殼湯等進行治療。如果是肝邪侵犯脾臟,導致脾虛出血,沒有煩熱氣逆等症狀,應按照脾胃氣虛進行治療,不應平肝,以免再次傷害肝氣。

  • 因勞倦、情緒波動等內傷不足,導致大便出血,可能是傷了心脾,也可能是傷了肝腎。這是因爲中氣受傷,可能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寒熱交替、食慾不振等症狀。醫生若無法查明病因,看到這些症狀,要麼認爲是氣滯,要麼認爲是痰火,隨意使用寒涼藥物,盲目攻擊,傷害身體,可能導致病情日漸加重。病情嚴重時,可能出現大便下紫黑敗血。這是胃氣大損,脾元脫絕,血液無法控制,所以大量出血。陽氣被陰氣打敗,所以血色灰黑。這是極其危險的症狀,即使立即使用回陽劑,也可能來不及。然而,有些人仍然認爲既然已經出血,怎麼還能使用溫藥,必定會致命。這種想法導致的受害者令人同情,害人者令人憎恨。

  • 脾統血,脾虛則血液無法控制,大便出血,應使用資成湯。飲食減少,中焦氣滯,大便出血,應使用理脾陰正方。如果是肝木侵犯脾土,大便出血,應使用暢鬱湯。如果是陰分不足,大便出血,應使用培土養陰湯。如果是脾虛血少,應使用理脾益陰湯。

  • 治療案例:

  • 一人身體虛弱,大便出血,每天兩三次,身體黃瘦,使用四物湯加一合藕節,一錢紅花、蒲黃,五分白芷、升麻、槐花,服用後痊癒。

  • 周輝患大便出血,嘗試各種藥物,停藥後又復發,持續15年未能痊癒。後來,他每天服用一劑人參平胃散,一個月後,15年的病痛得到緩解。

  • 王庭是王府長史,患有大便出血,情況危急。有一天,在昏迷中,他聽到有人說:服藥錯了,喝點小水就好。他相信了,喝了一碗小水後立刻清醒,每天喝小水,最終痊癒。

  • 一人患有大便出血,各種治療方法無效。有人教他使用老絲瓜,去掉裏面的筋,乾燥後研磨成粉,空腹時用兩三勺酒送服,連續幾天後痊癒。

  • 薛立齋治療一名男子,每當飲食勞累,便會出血,食慾不振,口乾,這是中氣不足的表現。使用六君子湯加芎、歸,脾胃逐漸恢復健康,再使用補中益氣,大便出血停止。

  • 一名女性,只要生氣就會出血,伴有寒熱、口苦、胸部或腹部脹痛、小腹不適等症狀。這是怒氣引起肝火,侵犯脾臟,使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治癒。再使用補中益氣、加味逍遙兩種藥物,病情不再復發。

  • 一名女性長期大便出血,出血在糞便前面,屬於脾胃虛寒,元氣下陷。使用補中益氣加一錢黃連炒茱萸,幾劑後症狀緩解。之後,加入三分生吳茱萸,幾劑後痊癒。

  • 江應宿治療一名男性,大便出血七年,出血有時在糞便前,有時在糞便後,面色萎黃,各種藥物無效。每次服用寒涼藥物,出血量反而增多。診斷髮現脈象濡弱無力,這是中氣虛寒,脾無法攝血歸經。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燈燒落、荊芥穗一撮,橡斗灰一錢,炮姜五分,兩劑後出血停止。單獨使用補中益氣十多劑,病情不再復發。

以上就是古代中醫文獻中關於大便出血的描述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