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6)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16)

1. 衄血

鼻衄者,鼻中出衊血是也。衄血出於肺與胃,鼻為肺竅,陰虛火動,氣逆於肺,元氣勞傷,則血從鼻出。或因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皆令人鼻衄。

《統旨》云:風行水動,氣行血流。治衄者,則知血藥以治衄,而不知氣降則血歸經,古人所以血藥中,必加氣藥一二味,如蘇子降氣湯之類是也。前人謂身熱則死,寒則生,是亦大概言之耳。豈無熱生而寒死者乎?必兼詳脈症,而後可也。

治法

鼻通於腦,血上溢於腦,所以從鼻而出,宜茅花湯治之。茅花與白芍相對尤穩。白及末新汲水調下,亦神效。

色白而夭不澤者,血脫也。此大寒之症,宜理中湯冷服之。

心動面赤,善驚上熱,犀角地黃湯主之。如大便閉結,加大黃一二錢妙。

衄血雖多由火,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正以勞損傷陰,則水不制火,最能動衝任陰分之血。但察其脈之滑實有力,素無傷損者,當作火治。若脈來洪大無力,或弦或芤,或細數無神,而素多酒色內傷者,專以補陰為主。若微有火者,當兼而清之,以治其標。若雖見虛熱,而無真確陽症,則但以甘平之劑,溫養真陰。

務令陰氣完固,乃可拔本塞源,永無後患。如一陰煎三陰煎左歸飲、六味丸湯之類,皆必用之劑。如兼氣虛者,則五福飲五陰煎之屬,皆隨宜用之。

有病衄愈後,血因舊路,或一月三四衄,又有洗面而衄者,日日以為常,四物湯阿膠蒲黃,仍佐以蘇子降氣湯,使血隨氣下。

治案

—人衄血數斗,昏困欲絕,用生地黃汁煮,服數升而愈。

《蔡子渥傳》云:同官無錫監酒趙無疵,其兄衄血甚,已死入殮,血尚未止。一道人過之,聞其家哭,詢之。道云:是曾服丹或燒煉藥,予藥之當即活。探囊出藥五分七,吹入鼻中,立止得活,乃梔子燒存性末之。

有患衄出血無已,醫以為熱,沈宗常投以參、附,或驚阻之,沈曰:脈小而少衰,非補之不可。遂愈。

項彥章治一婦,患衄三年許,醫以血得熱則淖溢,服瀉心涼血之劑益困,衄才數滴輒昏,六脈微弱,寸為甚。曰:肝藏血而心主之,今寸口脈微,知心虛也。心虛則不能司其血,故逆而妄行。法當養心補脾,實其子,子實則心不虛也。以琥珀諸補心藥遂安。

2. 齒血

血從齒縫中、牙齦中出者,為齒衄。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蓋手陽明入齒中,足陽明入上齒中,又腎主骨,齒者骨之所終也。此雖皆能為齒病,然血出於經,則惟陽明為最。故凡陽火盛,則為口臭,為牙根腐爛腫痛;或血出如湧,而齒不動搖,必其人素好肥甘辛熱之物;或善飲胃強者,多有陽明實熱之症。宜內服抽薪飲清胃飲、散等劑,外以冰玉散敷之。

《統旨》云:齒衄有風壅,有腎虛風壅者。消風散,外以祛風擦牙散。腎虛者,以腎主骨,齒者骨之餘,虛火上炎,服涼藥而愈甚,此腎經下虛而上實。宜鹽湯下安腎丸,間服黑錫丹,仍用青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擦之。亦有胃熱而牙齦出血者,宜清其熱,清胃散主之。

腎水不足,口不臭,牙不痛,但齒搖而不堅,或微痛不甚,而牙縫時多出血者,此腎陰不足,虛火偶動而然。但宜壯腎,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之類主之。或其陽虛於下,而虛火上浮者,宜八味丸小安腎丸之類主之。

陰虛有火,而病為齒衄者,其症或多燥渴,或見消瘦,或神氣困倦,或小水短滴而熱,或六脈浮大而豁。此雖陽明有餘,而亦少陰不足,宜玉女煎主之。凡屬陰虛有火者,則惟此煎為最妙。然必大便多實者,乃可用之。若大便滑瀉,或脈細惡寒,下元無火等症,則亦有格陽而然者,當以前吐血條中格陽法治之。

小安腎丸,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多漩溺,體瘦神倦,腰膝沉重,泄瀉腸鳴,眼目昏暗,牙齒蛀痛。

川楝子(一斤,用香附子、川烏各一斤,加鹽四兩,水四升同煮候乾,去香附、川烏不用,取川楝切焙),小茴(十一兩),熟地(八兩),川椒(四兩,去閉口者,微炒出汗)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臨臥鹽湯或酒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