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三 (1)

1. 下集卷之二十

2. 丸藥誤治

3. 總論

吳澄曰:今人好餌丸藥,以為補益根本,調和氣血,百病不生,此最善之策也。而不知病多生於丸藥之中,其間虛實失宜,陰陽誤治,寒熱誤施,病不合症者,固無論矣。即藥與症合,日服相宜者,猶有議焉。

蓋丸藥治疾,非一朝一夕之間,必經年累月,乃奏厥功,其間難免風寒之侵,暑濕之感,或冒外邪,便當暫止,抑又何害?昧者不知,日服如故,風寒得補,閉邪在內,漸入漸深,如油入面,遏之既久,潮熱咳嗽,吐痰失血,而成風勞之症,如是死者,丸藥誤害之耳。雖然丸藥非不可服也,貴見機耳,有外感而停之,外感清而又服,知其變,識其宜,則盡善矣。

白話文:

[總論]

吳澄說:現在的人喜歡服用丸藥,認為這樣可以滋補身體,調節氣血,讓自己百病不生,這被認為是最好的保健策略。然而,他們並不知道,許多疾病其實是由服用丸藥所引發的。在使用過程中,如果藥物的性質與實際病情不符,陰陽治療失調,或是寒熱藥物用錯,病情與藥物不匹配的情況下,當然會產生問題。即使藥物與病情相符,長期每日服用,還是存在討論的空間。

因為丸藥治病並非一時半刻就能見效,通常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服用,才能顯現療效。在這段期間,難免會受到風寒、暑濕的影響,或是感染到外來的病菌,這時就應該暫停服用,這樣又有什麼不好呢?但有些人不明瞭這點,仍舊每日按常服用,結果風寒受補,反而將邪氣封鎖在體內,隨著時間的推移,邪氣會逐漸深入,就像油滲入麵粉一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潮熱、咳嗽、吐痰、咯血等症狀,進而形成類似風濕勞損的疾病。這種情況下的死亡,就是因為誤用丸藥所導致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丸藥不能服用,關鍵是要懂得適時停止。若有外感疾病,就應暫停服用,等到外感清除後再繼續服用。知道如何調整,懂得適時服用,這樣纔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