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上集卷之十三 (1)
1. 治案
《推蓬寤語》云:人生類以眠臥為晏息,飲食為頤養。不知睡臥,最不可嗜,禪家以為六慾之首,嗜臥則損神氣。飲食不可過多,多能抑塞,陽氣不能上升,將以養生,實以殘生也。君子夙興夜寐,常使清明在躬,淡餐少食,常使腸胃清虛,則神氣周流,陰陽得位,此最養生之大要。
《家語》曰: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苦殺之。
《莊子》云:夫畏途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不亦智乎?故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戒者,過也。
柳公權度年八十九,或問之,曰:吾不以脾胃暖冷物、熟生物,不以元氣佐喜怒,氣常溫耳。
薛氏治一男子,素不善調攝,吐痰口乾,飲食不美,服化痰行氣之劑,胸滿腹脹,痰涎愈甚;服導痰理脾之劑,肚腹膨脹,二便不便;服分氣利水之劑,腹大腳痛,不能睡臥;服破血消導之劑,兩足皆腫,脈浮大不及於寸口。朝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夕用補中益氣湯煎送前丸,月餘諸症漸退,飲食漸進。
再用八味丸、補中益氣湯,月餘能轉側,又兩月而能步履。卻服大補湯、還少丹,又半載而康。後若稍失調,其症如前,仍用前藥治之,亦即愈。
白話文:
【治療案例】
《推蓬寤語》提到:人們通常認為睡眠與飲食是休養與滋養身體的方式,但事實上,過度睡眠並非好事,佛家甚至認為它是六慾之首,過度睡眠會損害精神與氣力。飲食也不該過量,過多的食物會造成消化不良,阻礙陽氣上升,本想以此養身,實際上卻是在傷害身體。君子應早起晚睡,保持身心清明,清淡少量的飲食,保持腸胃的清潔虛空,如此神氣才能順暢流動,陰陽得以平衡,這是養生最重要的原則。
《家語》指出:人有三種死亡,並非命中註定,而是自找的。不按時作息,飲食無節制,勞逸失衡,這些都會導致疾病奪去生命。
《莊子》說:面對危險的道路,如果十個人中會有一個因此喪命,那麼家人間必定會互相告誡,必須做好萬全準備纔敢出行,這不是明智嗎?所以人應該害怕的,往往就在牀鋪上和餐桌間,但人們卻常常忽略了警覺,這就是錯誤。
柳公權活到八十九歲,有人問他養生之道,他回答:我不讓冷熱或生熟食物刺激我的脾胃,也不讓情緒波動消耗我的元氣,只保持氣血溫和。
薛氏治療一名男子,他平日不善於調理身體,常感到口乾舌燥,痰多,食慾不佳。服用化痰行氣的藥物後,出現胸悶腹脹,痰液更多;改服導痰理脾的藥物,腹部脹大,排泄困難;再試分氣利水的藥物,腹部更脹,腳部疼痛,無法安睡;最後試破血消導的藥物,雙腳竟都腫了,脈象浮大,不到寸口。早晨服用《金匱》的加減腎氣丸,晚上則用補中益氣湯送服前面的藥丸,一個多月後,各症狀逐漸減輕,食慾也逐漸恢復。
之後再服用八味丸和補中益氣湯,一個多月後能夠翻身,再兩個月後可以行走。接著服用大補湯和還少丹,半年後完全康復。後來如果稍有不慎,病徵就會復發,此時再用前述藥物治療,也能迅速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