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 (1)
上集卷之十 (1)
1. 治法
氣血虛而為寒涼傷損者,宜調養脾胃,滋補陰精。痔漏下血,服涼血藥不應者,必因中氣虛,不能攝血,非補中升陽之藥不能愈。凡成漏者,養元氣,補陰精力主。
澄按:痔瘡之患病者,亦甚多矣。凡感風寒暑濕火熱之氣,痔瘡一發,外邪小此而解。亦有痔久成漏,竟有數十年而無他故者,此皆有餘之痔也。若不足之人,而再兼痔漏之症,為禍甚速。蓋痔不能泄其陰火,而反走失其真元。蓋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虛勞久嗽,火盛刑金,勢必下陷,陰火乘之,則糞門生漏,漸變聲啞,此不治之候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
對於因為氣血虛弱而受到寒涼傷害的人,應該調整養護脾胃,滋補體內的陰精。若是痔瘡或瘻管出血,服用冷卻血液的藥物沒有效果,那肯定是因為中氣虛弱,無法控制血液,除非使用能補中氣、提升陽氣的藥物,否則無法痊癒。對於形成瘻管的情況,主要應著重在養護元氣和滋補陰精。
進一步說明:患有痔瘡的人很多。無論是感受風、寒、暑、濕、火、熱的氣候變化,痔瘡一旦發作,外在的病邪稍微緩解。但也有人長期痔瘡演變成瘻管,有些甚至持續數十年而無其他併發症,這都是屬於過剩型的痔瘡。但如果是身體本來就虛弱的人,再加上痔瘡和瘻管的問題,病情惡化的速度會很快。因為痔瘡並未有效釋放體內的陰火,反而導致真元流失。肺和大腸在生理上相互關聯,如果長時間咳嗽虛弱,火氣旺盛影響到肺金,勢必會造成下陷,陰火趁虛而入,就會導致肛門生成瘻管,並且逐漸出現聲音嘶啞的症狀,這就是無法治癒的徵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