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八 (3)
下集卷之十八 (3)
1. 廣瘡
此症必由淫毒傳染而生。蓋此淫穢之毒,由精泄之後,氣以精道乘虛直透命門,以灌衝脈,所以外而皮毛,內而骨髓,凡衝脈所到之處,則無處不到,此其為害最深最惡。設初起時,去毒不淨,或治失其宜,而遂致敗爛殞命者,蓋不少矣。或至二三十年之後,猶然發為瘋毒;或至爛頭,或至爛鼻;或四肢幽隱之處,臭爛不可收拾;或遺毒兒女,致患終身,其惡如此。靜而思之,則有見此惡道,而不為害心知避者,其愚亦甚矣。
今人每遭此患,或畏人知,或畏毒甚,而大用攻擊峻利等藥,多致毒邪未除,而元氣先敗,或成癆瘵,或即殞命,或愈久愈甚,以致敗壞不能收斂,皆元氣先敗之故也。故凡被此病者,切不可驚慌,亦不可專肆攻擊,但按法漸解其毒,使元氣毫無損傷,則正能勝邪,雖毒無害。若正不勝邪,則微毒亦能殺人。此其要也,不可不察。
—毒久蓄,發為癰漏,潰爛不收,最為惡候。
白話文:
這個病症必定是由性病傳染導致的。這種因性行為帶來的病菌,在精液排放後,藉由虛弱的精道直接穿透生命的核心部位,影響衝脈,因此無論是外表皮膚還是內在骨髓,只要衝脈到達的地方,病菌都能到達,這就是它危害極深且嚴重的原因。如果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未能徹底清除病菌,或者治療方法不當,導致病情惡化,進而喪命的情況,並非罕見。甚至在二十年或三十年後,仍可能引發精神疾病;或者導致頭部、鼻子腐爛;或者身體隱蔽部位發生嚴重腐爛,無法治理;或者將病菌遺傳給下一代,讓他們終身受苦,它的危害就是這樣嚴重。
靜下心來思考,那些明知道這是惡習,卻仍然不知避開的人,他們的愚昧可謂極度了。
現在的人一旦遭受這種病痛,有的人害怕他人知道,有的人因為病情嚴重,於是大量使用強烈的藥物,結果往往是病菌還沒清除,身體的元氣已經先被耗盡,有的人成為長期病人,有的人直接喪命,有的人病情越來越嚴重,導致身體機能無法恢復,這都是因為元氣先被消耗殆盡所致。因此,任何受到這種疾病影響的人,千萬不要恐慌,也不要過度依賴強烈的藥物,應按照正確的方法,慢慢解除病菌,確保元氣不受損傷,這樣才能讓正氣勝過邪氣,即使有病菌也不會造成危害。反之,如果正氣無法壓制邪氣,即使是微小的病菌也能致命。這是關鍵所在,必須謹慎對待。
若病菌長期潛伏,爆發為膿包或者漏出,潰爛無法收斂,是最糟糕的情況。
2. 痔漏
薛氏云:痔屬肝、脾、腎三經,凡陰經虧損者,難治,多成漏症。若肺與大腸二經風熱濕熱者,熱退自愈,若不守禁忌者,亦成漏症。此因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脫泄,熱邪乘虛流注,或淫極強固其精,以致木乘火勢而侮金,或炙煿厚味過多,或勞傷元氣,陰虛火熾,皆成斯疾。若破而不愈,即成漏。
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其屬肝、脾、腎也明矣。若有患痔而兼疝,患疝而兼下疳,皆屬肝腎不足之變症。但用地黃丸、益氣湯,以滋化源為善。若專用寒涼治火者,無不致禍。
白話文:
薛氏說:痔瘡問題通常跟肝、脾、腎三個臟腑有關。對於有陰經損耗的人來說,痔瘡難以根治,且大多會發展成為漏症。如果肺和大腸兩條經絡有風熱或濕熱的情況,一旦熱度退去,痔瘡自然會好,但如果患者不遵守飲食生活禁忌,也會形成漏症。這可能是因為酒足飯飽後立即行房,導致筋脈鬆弛,精氣流失,此時熱邪趁虛而入,流竄到相關部位;或者過度抑制性慾,導致肝氣旺盛,進而侵犯肺臟;或者吃太多油炸食物,或者勞累過度,造成陰虛火旺,這些都會引發痔瘡。如果痔瘡破裂後未能痊癒,就會變成漏症。
古籍記載:如果在飽食後行房,筋脈容易鬆弛,可能導致腸胃問題,進而形成痔瘡。這清楚表明了痔瘡和肝、脾、腎的關係。如果有人同時患有痔瘡和疝氣,或是疝氣加上下疳,這些都是肝腎功能不足所引起的變症。對此,可以使用地黃丸和益氣湯來滋補根源,效果較佳。如果單純使用寒涼藥物來治療火熱,往往會帶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