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9)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9)

1. 心經失血

心主血,凡因驚而動血者,屬於心。宜丹參、麥冬、山藥、茯神、當歸、生地主之。資成湯。

心主病者,宜養榮不宜耗散。若胸膈之間覺有牽痛,如縷如絲,或懊憹嘈雜,有不可名狀者,此病在心主包絡。茯苓補心湯、蓮心湯、五神湯、瀉心湯、天門冬湯。

白話文:

心臟主宰血液,凡是因驚嚇而導致血液運行失常的,都屬於心臟病變。應該用丹參、麥冬、山藥、茯神、當歸、生地等藥材來治療。可以參考資成湯的配方。

心臟有病,應該滋養補益,不宜過度消耗。如果胸膈之間感覺到牽扯性的疼痛,像是線一樣細微,或者胃脘部感到灼熱、嘈雜、難以形容的症狀,這就屬於心臟主宰的包絡受損。可以參考茯苓補心湯、蓮心湯、五神湯、瀉心湯、天門冬湯的配方。

2. 肝經失血

肝藏血,因怒而動血者,屬於肝。宜柴胡、白芍、梔子、丹皮、生地、棗仁、沉香主之。

怒氣傷肝,唇青面青,脈弦,須用柴胡梔子清肝散。

凡肝火盛者,必有煩熱脈症,降火而血自清。氣逆者,必兼胸脅痛滿,行氣而血自止。

凡脅肋牽痛,或躁擾喘急不寧,往來寒熱者,此病在肝。宜疏利甘緩,不宜秘滯。赤茯苓湯、白及、檞葉、暢郁湯。

白話文:

肝臟負責儲藏血液,因生氣而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的,屬於肝臟疾病。適合使用柴胡、白芍、梔子、丹皮、生地、棗仁、沉香等藥物治療。

生氣會傷肝,表現為嘴唇和臉色發青,脈象弦緊,需要用柴胡梔子清肝散來治療。

凡是肝火旺盛的人,必然會出現煩躁、發熱、脈象異常等症狀,需要降火才能使血液恢復正常。如果出現氣逆,必然伴隨胸脅疼痛和脹滿,需要行氣才能使血液流通。

凡是出現脅肋疼痛,或者躁擾、喘息、急躁不安、反覆發燒等症狀的,都是肝臟疾病。治療時應以疏利、甘緩為主,忌諱秘結。適合使用赤茯苓湯、白及、檞葉、暢郁湯等藥物治療。

3. 脾經失血

脾統血,因思慮而動血者,出於脾。宜石斛、乾葛、生地、丹皮、甘草、茯苓、黃耆主之。

凡飲食無味,胸腹膨脹,不知飽餓,多痰涎者,此病在脾。脾為後天之本,三陰之首也,脾氣健則元氣旺,而陰自足。故血症中有脾虛者,當補脾以統其血。歸脾湯,丹溪方。又方:理脾陰正方,柔脾湯,資成湯。

白話文:

脾臟主管血液,如果因為思慮過度而導致出血,這是脾臟功能失調所致。可以用石斛、乾葛、生地、丹皮、甘草、茯苓、黃耆等藥物治療。

如果出現食慾不振、胸腹脹滿、不知飽餓、痰多等症狀,說明脾臟功能失調。脾臟是後天之本,也是三陰之首,脾氣旺盛則元氣充足,陰氣自然充盈。因此,對於脾虛導致的出血症狀,應該補益脾臟以統攝血液。可以用丹溪先生的歸脾湯,或者理脾陰正方的柔脾湯、資成湯等方劑治療。

4. 肺經失血

肺主氣,因悲憂而動血者,出於肺。宜二冬、二母、甘、桔、黃芩之屬主之。

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旁絕,五臟泄漏,不衄則嘔。宜理脾陰正方,麥冬飲子,側柏散,綠雲散,大薊飲,人參救肺湯,天冬丸,資成湯。

白話文:

肺臟主宰呼吸之氣,若因悲傷憂愁而導致出血,皆源於肺氣失調。應以滋陰清熱之品為主,如二冬、二母、甘草、橘皮、黃芩等。

若傷及肺臟,則脾氣不固,胃氣不清,經絡氣血運行失常,導致真臟受損,經脈阻塞,五臟氣血外泄,若不鼻衄則會嘔吐。應以理脾健脾,滋陰清熱之方為主,如麥冬飲子、側柏散、綠雲散、大薊飲、人參救肺湯、天冬丸、資成湯等。

5. 腎經失血

腎主五液,因房勞而動血者,出於腎。宜生地、遠志、丹皮、茯苓、阿膠、知母、黃柏之屬主之。

凡氣喘聲啞不出,骨蒸盜汗,咽乾喉疼,動氣忡忡者,此病在腎也。

腎為先天之本,二陰之根蒂也。腎水足,則龍火潛而陰亦寧。故血症之中有腎水虛者,當壯水以制其陽;有腎中之陽虛者,當益火以引其歸。地黃煎,壯水丸,培土養陰湯。

白話文:

腎臟主宰著人體的五種液體,由於房事勞累而導致出血的,都源自腎臟。適合用生地、遠志、丹皮、茯苓、阿膠、知母、黃柏等藥物來治療。

凡是出現氣喘聲啞、發不出聲音,骨頭發熱盜汗,咽喉乾疼,心神不安、容易驚恐的症狀,這些病症都屬於腎臟病變。

腎臟是人體先天之本,是陰氣的根源。腎臟的水分充足,就能抑制陽氣過盛,陰氣也就能安定下來。因此,在血症中,如果有腎水虛弱的,就需要滋補腎水來制約陽氣;如果有腎中陽氣虛弱的,就需要補益腎陽來引導它歸位。例如地黃煎、壯水丸、培土養陰湯等方劑。

6. 胃經失血

胃為多氣多血之腑,生血之鄉。其吐出血色,或赤或紫,或鮮紅,此胃經之血也。

中氣失調,邪熱在中,而嘔血者,宜犀角、地黃、丹皮、甘草、玄明粉主之。

若大嘔大吐,煩躁大熱,頭痛不得臥者,此病在胃。

傷胃吐血,飲食太飽之後,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使所食之物與氣上衝蹙,因傷裂胃口,吐血色鮮正赤,腹亦絞痛,自汗,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宜理中加川芎、乾葛,或加川芎、扁豆。

白話文:

胃是人體氣血匯聚的器官,負責製造血液。胃出血時,嘔出的血液顏色可能呈紅色、紫色或鮮紅色,都是胃經的血液。

如果中氣失調,邪熱侵入胃部而導致嘔血,可以用犀角、地黃、丹皮、甘草、玄明粉治療。

如果大量嘔吐、煩躁發熱、頭疼難以躺臥,則病症位於胃部。

如果因飲食過飽、胃寒消化不良而導致嘔血,患者會感到胸悶、強行嘔吐,食物和氣體向上衝擊,傷裂胃壁,吐出鮮紅色血液,同時腹痛、自汗、脈搏緊而快,這種情況較難治療。可以用理中湯加入川芎、乾葛,或加入川芎、扁豆治療。

7. 陽盛陰虛失血

口鼻出血,皆系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當補陰益陽,則血自歸經矣。

白話文:

嘴巴和鼻子出血都是因為身體太熱而缺乏水分,只有上升的力量沒有下降的力量,血液跟著氣往上走,從上面的孔洞流出來。應該要滋養陰部、增強陽氣,這樣血液自然會回到正常的循環裡去。

8. 格陽虛火失血

格陽失血,多因色欲勞傷過度,真陽失守於陰分,則無根虛火浮泛於上,多見上熱下寒,或頭紅面赤,或喘促躁煩,而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但其六脈微細,四肢厥逆,或小水清利,大便不實者,此格陽虛火也。速宜引火歸原,用鎮陰煎、八味地黃湯之屬,則火自降而血自安矣。若用寒涼,陽絕則死。

白話文:

當一個人因為性慾和過度勞累損傷身體,導致真陽(即生命能量)在陰氣部分失去保護時,就會出現沒有根基的虛弱火焰向上漂浮的情況,這時候會有上部發熱下部寒冷的症狀,或者頭部發燒面部潮紅,或者呼吸急促焦慮不安,並且大量嘔吐出血,血液不停流失。如果他的六個脈搏都微弱細膩,四隻手腳冰冷反轉,或者是尿液清澈便利,大便鬆散不結實,這些都是表示這是格陽虛火引起的問題。應該立即使用一些能夠引導火焰回到原本位置的方法,例如使用「鎮陰煎」、「八味地黃湯」等藥物,這樣就能夠讓火焰下降,血液自然也就安定下來了。如果不採取這種方法,而是使用冷凍療法,那麼一旦陽氣完全消失,人就可能死亡。

9. 血逆上焦失血

血逆上焦,紫黑成塊,或痛或悶,結聚不散,惟宜行散。大都治血之法,多忌辛散,恐其能動血也。惟此留滯之血,則不妨用之。如四物湯加香附、肉桂、蘇木、紅花之屬,無不可也。或服韭汁,亦善行瘀血。若火鬱不散,致血凝滯者,惟於四物湯加炒梔子,大能清胃脘之血。

白話文:

當血液逆流上衝至上焦(頭部、胸部),呈現紫黑色血塊,或伴隨疼痛或悶脹,血塊凝聚不散時,應以行散法治療。

一般來說,治療血症多忌辛散之物,因為擔心會動血。但對於這種血瘀滯留的情況,則不妨使用辛散藥物。例如在四物湯中加入香附、肉桂、蘇木、紅花等藥物,都是可以的。也可以服用韭菜汁,也能有效行散瘀血。

如果因火氣鬱結不散,導致血液凝滯,則可在四物湯中加入炒梔子,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改善胃脘部血液凝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