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三 (1)
下集卷之十三 (1)
1. 薛氏治法
脈澀者,補血為主。脈弱者,補氣為主。腫硬不潰者,補氣血為主。抑鬱所致者,解鬱結,調氣血。潰後不斂者,屬氣血俱虛,宜大補。虛勞所致者,補之。因有核而不斂者,腐而補之。脈實而不斂,或不消者,攻之。焮腫,脈沉數者,邪氣實也,宜泄之。腫痛,憎寒發熱,或拘急者,邪在表也,宜用發散。
因怒結核,或腫痛,或發熱者,宜疏肝行氣。腫痛,脈浮數者,祛風清熱。
寒熱焮痛,此肝火風熱而致病也。用小柴胡湯以清肺火,並服四物湯以養肝血。
若寒熱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經火燥而血病也。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肺火,六味地黃丸以生腎水。
腫高而稍軟,面色萎黃,皮膚壯熱,膿已成也。可用針以決之,及服托裡之劑。
經久不愈,或愈後復發,膿水淋漓,肌肉羸瘦者,必純補之劑,庶可收斂,否則變成九瘻。《內經》曰:陷脈為瘻,留連肉腠,即此病也。外用豆豉餅、琥珀膏,以祛散寒邪,補接陽氣;內服補中益氣湯、六味丸,以滋腎水,培肝木,健脾土,亦有可愈者。
大抵此症原屬虛損,若不審虛實,而犯經禁、病禁,則鮮有不誤者矣。
此症以氣血為主。氣血俱虛,又不慎起居,不節飲食,不謹七情者,不治。若氣血壯實者,不用追蝕之劑,彼亦能自腐,但取去之,亦使易於收斂。若氣血俱虛者,不先用補劑,而數用追蝕之藥,適足以敗之矣。
白話文:
[薛氏治療方法]
脈搏滯澀的,主要以補血為主。脈搏弱的,主要以補氣為主。腫塊堅硬不易潰爛的,要以補充氣血為主。由抑鬱導致的,應當解除鬱結,調整氣血。潰爛後無法癒合的,屬於氣血兩虛,應當大力補充。由虛弱勞累導致的,應當補充。因為有硬塊而不癒合的,應當腐化硬塊再進行補充。脈象實而不癒合,或者不消散的,應當進行攻伐。紅腫,脈象沉且數的,是邪氣充實,應當進行洩放。腫脹疼痛,怕冷發燒,或者身體緊繃的,邪氣在表面,應當使用發散的方法。
因憤怒導致結節,或者腫脹疼痛,或者發燒的,應當疏肝理氣。腫脹疼痛,脈象浮且數的,應當祛風清熱。
冷熱交替且紅腫疼痛,這是肝火風熱導致的疾病。使用小柴胡湯來清肺火,並且服用四物湯來滋養肝血。
如果冷熱交替停止,但是結節不消散的,這是肝經火燥導致血液疾病。使用加味逍遙散來清肺火,六味地黃丸來產生腎水。
腫脹高且稍微軟的,面色蒼白萎黃,皮膚壯熱,已經形成膿包了。可以使用針刺來排出膿包,並且服用託裡的藥物。
長期不痊癒,或者痊癒後再次發作,膿水淋漓,肌肉消瘦的,必須使用純補的藥物,才能收斂,否則會變成九瘻。《內經》說:脈陷下去是瘻,留在肉和皮膚之間,就是這種疾病。外用豆豉餅、琥珀膏,來驅散寒冷,補充陽氣;內服補中益氣湯、六味丸,來滋養腎臟,培養肝臟,強健脾胃,也有可以痊癒的。
大體上,這種疾病原本就屬於虛損,如果不判斷虛實,違反經典禁忌、疾病禁忌,就會很少有不誤診的。
這種疾病以氣血為主。氣血都虛弱,又不注意生活作息,不控制飲食,不控制情緒的,無法治療。如果氣血旺盛的,不需要使用破壞性的藥物,它們也能自行腐化,只要去除它們,也會容易收斂。如果氣血都虛弱的,不先使用補充的藥物,而多次使用破壞性的藥物,只會讓病情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