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四 (1)

1. 瘰癧變癆瘵

瘰癧之病,屬三焦肝膽等經。風熱血燥,或肝腎二經精血虧損,虛火內動,或恚怒憂思,氣逆於肝膽二經。二經常多氣少血,故怒傷肝,則木火動而血燥;腎陰虛,則水不生木而血燥,血燥則筋病。肝主筋也,故累累然結若貫珠。其候多生於耳前後,連及頤頷,下至缺盆,及胸腋之側,又謂之馬刀。

其初起如豆粒,漸如梅李核,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則動而微痛,不甚熱。久之則日以益盛,或頸項強痛,或午後微熱,或夜間口乾,飲食少思,四肢倦怠,或堅而不潰,或潰而不合。皆由氣血不足,故往往變為癆瘵。

澄按:瘰癧者,虛損之徵兆也。腎水先虧,相火內熾,熏迫津液,凝聚於皮膚之下,肌肉之上,似癧非癧,不紅不腫,不甚痛苦,日久乃潰,人多忽之。不知此等證候,緣因肝腎虛熱則生,不繫膏粱丹毒火熱之變。故其為症,寒熱似瘧,形容漸悴,肌肉漸消,咳嗽失血,潮熱盜汗,遺精,諸症蜂集。

宜以益氣養榮之法,調治自消。若不問虛實,概以劫藥追蝕攻下,流氣治癧之法治之,致氣血愈虧,禍不旋踵。

白話文:

【瘰癧變為肺結核】

瘰癧這種疾病,主要與三焦、肝膽等經絡相關。因風熱影響導致血液乾燥,或是肝腎兩條經絡的精血出現虧損,虛火在體內活動,或者因為惱怒、憂慮和思考過度,使得肝膽兩經的氣機逆亂。肝膽二經常是氣多血少的情況,所以惱怒傷害肝臟,就會使肝火上炎,血液變得乾燥;腎陰虛弱,水份不能滋養肝木,也會使血液乾燥,血液乾燥就容易導致筋骨生病。肝臟主管筋骨,因此會形成像串珠一樣的硬塊。這些硬塊通常會出現在耳朵周圍,連接到頦頤部位,往下到鎖骨附近,以及胸部和腋窩的側邊,這也被稱作馬刀。

剛開始時,就像豆子大小,慢慢增大到梅子或李子核的大小,可能是一顆,或者是三到五顆,按壓時會有微微的疼痛,但不會很熱。時間久了,數量會逐漸增多,可能伴隨頸部僵硬疼痛,或者下午低燒,或者晚上口渴,食慾不佳,四肢無力,或者硬塊堅固不易潰爛,或者潰爛後難以癒合。這都是因為氣血不足,所以往往會演變成肺結核。

進一步說明:瘰癧,是身體虛弱的警訊。首先是腎臟的陰液虧損,導致體內的虛火旺盛,灼傷津液,使其在皮膚下、肌肉上凝結,看似瘰癧卻又不是典型的瘰癧,不紅不腫,疼痛感不嚴重,但時間久了就會潰爛,人們往往會忽略它。不知道這種情況,是由於肝腎虛熱導致,並不是因為食物中毒或火熱造成的。因此,這種病症表現為類似瘧疾的寒熱交替,外表漸漸憔悴,肌肉逐漸消瘦,咳嗽出血,潮熱盜汗,遺精,各種症狀接踵而來。

應該使用補氣養血的方法,進行調整治療,讓其自然消散。如果不管病情虛實,一律使用劇烈的藥物來侵蝕或攻下,用疏導氣機治療瘰癧的方式來處理,會導致氣血更加虧損,災禍接踵而來。

2. 氣鬱成瘰癧

有種不繫膏粱之變、丹石之毒,因虛勞氣鬱所致者,宜補形氣,調經脈,則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若不詳審經絡氣血多少,脈症受病之源,卒用牽牛、斑蝥,及流氣飲、十宣散之屬,則氣血已損而復壞之,能無實實虛虛之患乎?

澄按:虛勞瘰癧,初起原因,迥與瘡瘍癰毒不同,倘誤治之,必犯實實虛虛之戒矣。蓋其症始於真陰之虧竭,相火之炎灼,銷鑠津液,怫結凝聚,日積月累乃成,非暴起紅腫,痛苦難熬者之比,久而不潰,此虛症也。初時氣血未乏,形體如故,調氣開結,降火消痰核,散結聚則已,再以益氣養榮調補自愈。

若猶豫忽怠,致諸核遍潰,形體消瘦,潮汗蒸熱,咳嗽失血,諸症蜂起之時,此陰虛之極,相火益炎。所以孤陽愈急,即微亦自難逐,故氣散血聚,以致結核遍潰,或無完膚者有之。當以清金益水為君,益陽斂陰為佐,開結降火為使,必使水升火降,津液流通,潰者斂而結者散,庶亢則害,承乃制,五臟氣平,是猶寒谷一枝,而回春有日矣。若以峻猛之劑攻之,是猶渴飲鴆毒,寧不斃乎?

白話文:

【氣鬱成瘰癧】

有一種病症並非由飲食不慎或丹藥中毒引起,而是因體虛和氣鬱所導致的,對於這種情況,應當補充體力,調節經脈,那麼尚未形成的病狀自然會消失,已經形成的也會自行潰散。如果在不瞭解經絡氣血的狀態,以及病源的情況下,就草率使用牽牛、斑蝥等藥物,或是流氣飲、十宣散等方劑,這會對已經損傷的氣血造成進一步的破壞,難道不會造成虛實不分的困擾嗎?

經過分析:虛弱勞損引發的瘰癧,其起始原因與一般的膿瘡完全不同,如果錯誤治療,必定會陷入虛實不分的陷阱。這種病狀開始於真陰的大量流失,以及相火的過度熾烈,消耗津液,導致氣血凝結,日積月累後形成,並不像突然紅腫、劇痛難忍的病情,長期不潰爛,這就是虛證的表現。初期,氣血尚未耗盡,身體狀況仍舊,通過調節氣血,解開結聚,降火化痰,散去結塊,就可以恢復健康,再輔以滋補氣血,調理身體,自然痊癒。

如果疏忽大意,導致多處結塊潰爛,身體消瘦,潮熱盜汗,咳嗽咯血,各種症狀紛至沓來的時候,這是極度陰虛,相火更加熾烈。因此孤陽更加急迫,即使微小也難以驅除,所以氣血分散,導致結塊四處潰爛,甚至皮膚無完整的地方。此時應當以清肺潤燥,滋腎補水為主,輔以溫陽收斂,解開結聚,降火為輔,必須讓水火相濟,津液流通,潰爛的部位得以收斂,結塊得以散去,這樣才能抑制過盛的病態,控制病情,五臟功能恢復平衡,就像寒冬中的一株生機,春天遲早會到來。如果用猛烈的藥物來攻擊,就像是口渴卻喝毒酒,豈不是自尋死路?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3. 瘰癧皆毒風熱變成

丹溪曰:瘰癧必起於足少陽一經,不守禁忌,延及足陽明經。食味之厚,鬱氣之久,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拓引變換,須分虛實,實者易治,虛者可慮。此經主決斷,有相火,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水不調,寒熱變生,稍久轉為潮熱,自非斷欲食淡,神醫不能療也。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瘰癧這種病一定從足少陽經開始,如果患者不遵守禁忌,病情就會擴散到足陽明經。飲食過於滋補或口味重,長期鬱悶的氣息,所謂的毒、風、熱,都來自這三個原因。在治療上,必須分辨病情是虛還是實,實證比較容易治療,虛證就值得擔憂了。這個經絡主管判斷力,有相火存在,並且氣比血多。女性如果有這種病,加上月經不調,就會產生寒熱交替的症狀,時間久了會轉變成潮熱。除非她能戒絕性生活和吃清淡的食物,否則就算是名醫也無法根治。」

4. 瘰癧必癆瘵

有寡婦、尼僧、鰥夫、庶妾,志不得發,思不得遂,積想在心,過傷精力,此勞中所得者,往往有之,最為難治。宜先養心血,次開鬱結,益智安神,疏肝快膈,如歸脾湯、益氣養營湯、暢郁湯之類,或加香附、青皮、貝母、木香、梔子。

又男人不宜有青筋,潮熱咳嗽,自汗盜汗;女人不宜眼內有紅絲,經閉骨蒸,五心煩熱。男婦有此,必變癆瘵。

澄按:男子多因恚怒,虧損肝經之血,陰火內作,或不慎起居,耗損腎水,不能生肝木。女子多因恚怒傷肝,火動血燥,或鬱結傷脾,火動血耗,或患於胸乳之間。總之,水不養木,肝無血養,遒勁急結,致生此患。情傷志郁,治宜培本。時發寒熱,眼內有赤脈貫瞳仁者,不治。

白話文:

[淋巴結核必然導致肺結核]

有些人,例如寡婦、尼姑、喪偶的男性、或者是家中的妾室,他們的情緒無法表達,願望無法實現,長久地將這些想法壓抑在心中,過度消耗了他們的精神力,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因為勞累和精神壓力而生病,這種病常常發生,且非常難以治療。治療上應當先滋補心臟血液,接著舒緩鬱悶的情緒,增強智力安定心神,疏解肝臟,讓胸部舒暢,像歸脾湯、益氣養營湯、暢鬱湯等藥方,或者添加香附、青皮、貝母、木香、梔子等草藥。

另外,男性如果出現青色血管突出,潮濕發熱並伴隨咳嗽,自發性出汗或夜晚盜汗;女性如果眼睛裡出現紅絲,月經停止並伴有潮熱,手心腳心和胸口煩熱。有這些症狀的男女,很可能會轉變成肺結核。

進一步解釋:男性大多因為憤怒,損傷了肝臟的血液,導致體內陰火旺盛,或者生活作息不規律,耗損了腎臟的精氣,無法滋養肝臟。女性則大多因為憤怒傷害到肝臟,使得血液乾燥,或者鬱悶傷害到脾臟,導致血液消耗,或者在胸部和乳房間產生問題。總而言來,是因為腎臟的水不能滋養肝臟的木,肝臟缺乏血液滋養,導致身體緊繃,情緒鬱悶,進而產生這種疾病。因此,治療上應當注重調理根本。如果患者時常發燒發冷,並且眼睛中有紅色脈絡貫穿瞳孔的人,預後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