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三 (1)

1. 下集卷之十四

2. 瘰癧

3. 總論

吳澄曰:瘰癧,虛損之外候也。凡人肝腎虧損,則水不能養木,木氣不舒,筋無血養,則枯燥急結,而發為瘰癧。其在頸項胸側者,由厥陰脈屬肝絡膽,上貫膈,布於脅肋,循喉嚨故也。壯實之輩,或感外因而起,故易治之。惟體虛之人,原非膏粱之變,不可與外科同治,當益氣養營,緩調自復。

若以暴悍之劑、誤用刀針藥線、潰爛取子等法劫之,鮮有能生者矣。

白話文:

吳澄說:「淋巴腺腫大,是身體虛弱在外的表現。一般來說,當人的肝臟和腎臟功能下降,就會導致水分無法滋養肝臟,肝氣無法順暢,筋肉得不到血液滋養,於是變得乾燥且緊繃,進而形成淋巴腺腫大。這些通常出現在頸部或胸部側邊,這是因為厥陰經脈連接肝臟並絡於膽,向上貫穿膈肌,分佈於脅肋部位,沿著喉嚨走行所致。對於體質健壯的人,可能因外界因素引發此症狀,因此較容易治療。但對於體質虛弱的人,這並非是由於飲食過度奢華所導致,不能用外科手術的方式來治療,應該要補充氣血,慢慢調理才能恢復健康。

如果使用強烈的藥物,或者誤用刀針、藥線、抽取膿汁等方式處理,造成傷口潰爛,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能活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