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7)

1. 論血證

失血之症,有因火熱太甚,逼血妄行者;有因風熱拂鬱,血動而溢者;有因氣逆於臟,血隨氣亂者;有因脈絡受損,營氣不守者;有因元氣積傷,血隨氣脫者;有因真陽衰弱,氣血離根者。故失血雖一,其所因各異,不可不詳辨也。火盛者,必有口渴咽痛,煩躁喜冷,脈滑便實,小水赤熱等證。

宜察火之微甚,而清之降之,或用釜底抽薪之法,降火最捷。若兼陰虛水虧者,尤宜補益陰氣,使水生則火自熄也。風熱者,必有口乾鼻燥,頭暈,或微惡寒發熱等證。宜以辛涼之劑,清之散之。若陰氣素虛,內熱生風者,必兼以甘寒之劑,滋其燥氣,使熱退風清而已也。氣逆者,必有胸脅脹痛,氣逆喘滿,或尺寸弦長等證。

白話文:

失血之症,其因各異

失血的病症,其原因各不相同。

常見的失血原因有:

  1. 火熱太甚,逼血妄行: 由於體內火氣過盛,迫使血液亂竄而造成失血。
  2. 風熱拂鬱,血動而溢: 因風熱邪氣侵犯人體,使血液流動不暢而溢出。
  3. 氣逆於臟,血隨氣亂: 氣逆於內臟,導致血液隨著氣機紊亂而失血。
  4. 脈絡受損,營氣不守: 由於脈絡受損,血液無法正常運行而失血。
  5. 元氣積傷,血隨氣脫: 元氣受損,導致血液隨著氣機耗散而失血。
  6. 真陽衰弱,氣血離根: 陽氣虛弱,無法溫煦血液,導致氣血離散而失血。

因此,雖然失血症狀相同,但其病因各不相同,不可不詳細辨別。

針對不同病因的失血,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火盛失血:

  • **症狀:**口渴咽痛,煩躁喜冷,脈滑而有力,小便赤熱等。
  • **治療:**需根據火氣的輕重程度,使用清熱降火藥物,或採取釜底抽薪之法,快速降火。若同時伴隨陰虛水虧,則需要滋陰補水,使水生火熄。

風熱失血:

  • **症狀:**口乾鼻燥,頭暈,或輕微惡寒發熱。
  • **治療:**使用辛涼的藥物,清熱解表,散風止血。若陰氣不足,內熱生風,則需要用甘寒藥物滋陰降火,使熱退風清。

氣逆失血:

  • **症狀:**胸脅脹痛,氣逆喘滿,或脈象弦長。
  • **治療:**需根據病情的具体情况,使用理氣降逆的药物,缓解氣逆症状,改善血液循环。

总而言之,失血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其具体病因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此當以順氣為先,蓋氣順則血自寧也。其有病雖因怒,而或逆氣已散者,不得再加行散,以傷真氣。但宜專理中氣,使土厚則木不搖,且肝木為邪,每多侮土故也。勞損者,必有色弊神枯,氣弱脈靜,或微弦無力等證,大忌妄用寒涼,以伐生氣。又不宜妄用辛燥,以動陽氣。

但宜純甘至靜之品,培之養之,使損傷完固,則營氣自然寧諡,不待治血而血自止矣。夫陽虛者,必有脈微厥逆,小水清利,大便不實等證。速宜引火歸原,則血逆自已。若格陽於上,而面赤躁煩者,必用熱因寒用之法,以從治之,不然則格拒不入。切忌寒涼,犯之則死。氣虛者,火必不盛,氣必不逆,但見脈弱倦怠,氣短氣怯,形色憔悴,或神魂不安等證。

白話文:

首先要順氣,因為氣順血才會安定。即使疾病是因生氣而起,但若逆氣已散,就不能再用行散的藥物,以免損傷元氣。應該專注調養中氣,使脾土厚實,這樣肝木就不會搖動,因為肝木容易被邪氣侵犯,而常常損害脾土。勞損的人,一定會有面色不好、精神萎靡、氣虛脈弱、脈象微弦無力等症狀,絕對不能亂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傷生氣。也不能亂用辛燥藥物,以免動傷陽氣。

應該只用甘味滋潤的藥物,滋補身體,使損傷的部位恢復健康,這樣營氣自然就會安定,不用特意治療血液,出血自然就會停止。陽虛的人,一定會有脈象微弱、手足厥冷、小便清澈、大便不成形等症狀。要趕快用藥引火歸元,這樣血逆就會自行消失。如果陽氣上逆,出現面紅燥熱、煩躁不安的症狀,就必須用熱藥來治療,因為寒藥無法治療,否則藥物就會被阻擋而無法進入。絕對不能用寒涼藥物,否則就會致命。氣虛的人,陽火一定不旺盛,氣也不逆,只會出現脈象虛弱、倦怠乏力、氣短氣怯、面色憔悴、精神不安等症狀。

宜大補中州,使脾氣盛,則自能統血。若兼陽虛者,宜以溫暖之劑補之。若暴吐暴衄,失血如湧泉,血脫氣亦脫者,亦宜以大補元氣為主。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耳,但使氣不盡脫,則命猶可保,血可漸生。此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道也。以上諸症,所因不同,治法亦異,醫者體認既確,用法各當,何患乎血病之不易治哉?

白話文:

要讓身體恢復元氣,應該先調理脾胃,使脾氣旺盛,就能自然統攝血液。如果同時有陽氣虛弱的情況,就應該用溫暖的藥物來補益。如果突然嘔吐、流鼻血,失血如泉湧,血氣都大量流失,就應該以大補元氣為主要治療方法。因為有形的血液無法快速生成,無形的氣卻需要急救。只要氣不完全耗盡,生命就可以保住,血液也能逐漸恢復。這是血脫益氣,陽生陰長的方法。以上這些病症,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要有所區別。醫生只要準確理解病因,用藥得當,何愁血病難以治癒呢?

2. 治血當分輕重

吐血之病,當知輕重。凡偶有所傷,而根本未搖者,輕而易治。但隨其所傷,而宜清則清,宜養則養,隨藥可愈,無足慮也。惟積勞積損,以致元氣大虛,真陰不守者,乃為危症。此惟不慎其初,所以致病於前,倘病已及身,而猶不知慎,則未有能善其終者。凡患此者,非加意慎重,而徒博藥力以求免者,難矣。

白話文:

吐血的病症,必須了解其輕重程度。如果是偶爾受傷,但根本未受損害者,屬於輕症,容易治療。只需根據受傷情況,適當清熱或滋養,服用合適的藥物即可痊癒,無需過於擔憂。

然而,若是長期勞累積損,導致元氣大虛,真陰不能守住的情況,就屬於危症。這往往是因為初期不注意,才導致疾病發生,若病症已發作,卻依然不慎防治,則難以善終。

患有此病的人,若不加倍謹慎,只一味依靠藥力求治,恐怕難以痊癒。

3. 治血求其源

失血於口者,有咽、喉之異。蓋上焦出納之門戶,惟咽、喉二竅而已。咽為胃之上竅,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喉為肺之上竅,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然喉連於肺,而實總五臟之清道。咽連於胃,而實總六腑之濁道。此其出於肺者,人知病在五臟,而不知其血出於胃者,亦多有由乎臟者也,何也?觀《內經》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氣也。

然則五臟之氣,皆稟於胃,而五臟之病,獨不及於胃乎?今見吐血之症,古人云:嘔血出於胃,而豈知其亦由乎五臟也。蓋凡胃火盛而大吐者,此本家之病,無待言也。至若怒則氣逆,甚則嘔血者,亦必出於胃脘。此氣逆在肝,木邪乘胃而然也。又如欲火上炎,甚則嘔血者,亦出於胃脘。

白話文:

從嘴巴流血的人,可能會有咽喉的異狀。因為上焦出入的門戶,只有咽喉兩個孔。咽是胃的上方開口,所以從咽部流血,一定是由於胃部。喉是肺的上方開口,所以從喉部流血,一定是由於肺部。然而喉部與肺相連,實際上是五臟清氣的通道;咽部與胃相連,實際上是六腑濁氣的通道。因此,從肺部流血,人們都知道是五臟有病,而不知道從胃部流血,也很多是由於臟腑疾病,這是為什麼呢?看看《內經》的記載:「五臟都從胃部吸收氣息,胃是五臟本源的氣。」

那麼,既然五臟的氣都來源於胃,五臟的疾病就不會影響到胃嗎?現在我們看到吐血的症狀,古人說嘔血是由於胃部,難道不知道它也可能是因為五臟的疾病嗎?凡是胃火旺盛而大量嘔吐的人,這是胃本身的疾病,不用多說。至於生氣就氣逆,嚴重時還會嘔血的人,也一定是因為胃脘的病變。這是因為肝氣逆行,木氣侵犯胃部而導致的。再比如,慾火上炎,嚴重時也會嘔血,這也是胃脘的疾病。

此火發源泉,陰乘胃而然也。由此觀之,則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出血於咽者,豈止胃家之病?但咳而出者,必出於喉,出於喉者,當察五臟。嘔咯而出者,必出於咽,出於咽者,則五臟六腑皆能及之。且胃為水穀之海,故為多氣多血之腑,而實為衝任血海之源。故凡血枯經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於此不明,濟者鮮矣。

白話文:

這種火源於陰氣乘虛而入胃部所致。由此可見,五臟的鬱怒之火,都能影響胃部,導致咽喉出血,豈止是胃部的病症?咳嗽咳血,必然是喉嚨問題,而喉嚨問題則需要觀察五臟。嘔吐或咯血,必然是咽喉問題,而咽喉問題則可能受到五臟六腑的影響。此外,胃是水谷的匯集處,因此是氣血充盈的腑臟,更是衝任二脈血海的源頭。所以,遇到血虛經閉的患者,就要尋找生血的源頭,而源頭就在胃部。

而嘔血吐血的患者,則要尋找動血的源頭,而源頭在臟腑。若不明白這些道理,治療效果就會很差。

4. 治血察虛實

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逼血而妄行。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無以存。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有以七情而傷氣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動火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傷陰者;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或中氣虛寒,則不能收攝,而注陷於下;或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

故妄行於上,則見於七竅;流注於下,則出乎二陰;或壅瘀經絡,則發為癰疽膿血;或鬱結於腸臟,則留為血塊血癥;或乘風熱,則為斑為疹;或滯陰寒,則為痛為痹,此皆血病之症也。若七情勞倦不知節,潛消暗鑠,不知養生意,本虧而耗傷弗覺,則營氣之羸,形體之敝,此以真陰不邇,亦無非血病也。故凡治血者,當察虛實,是固然矣。

白話文:

血液和精氣是人體的根本,應該保持安靜,一旦過度活動就會生病。血液負責滋養全身,不能損耗,一旦損耗就會生病。

一般來說,血液過度活動是由於心火過旺,火氣逼迫血液亂竄。血液損耗則多是由於氣虛,氣虛無法維持血液的正常運作。

因此,七情過度可能會導致心火旺盛,七情過度也可能傷及元氣;勞累和縱慾會使心火旺盛,也會損傷陰精;外邪入侵無法驅散,熱氣鬱積在經脈中;過度飲酒,火氣會在胃中燃燒;中氣虛弱,無法收攝血液,導致血液下陷;陰氣過盛,陽氣被阻礙,火氣無法歸位,反而上浮,這些都是血液過度活動的原因。

血液過度活動,可能會從七竅流出;血液下陷,可能會從二陰流出;血液淤積在經絡中,可能會形成癰疽膿血;血液鬱積在腸臟,可能會形成血塊和血症;血液與風熱結合,可能會出現斑疹;血液與陰寒結合,可能會出現疼痛和痺症,這些都是血液病的表現。

如果長期七情過度,勞累過度,不注意節制,潛在的損傷日積月累,沒有養護身體,導致身體虧損,卻沒有察覺,就會導致營氣不足,身體虛弱。這是因為陰精不足,也是血液病的一種表現。

所以治療血液病,一定要先辨別虛實,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實中有虛,則於疼痛處有不宜攻擊者,此似實非實也。熱中有寒,則於火症中有速宜溫補者,此似熱非熱也。夫正者正治,誰不得而知之?反者反治,則吾未見有知之者。矧反症甚多,不可置之勿略也。

白話文:

當病情看似強壯但實際上有虛弱時,在治療疼痛的地方就不應該使用刺激性的方法,因為這看起來像是真的病痛,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病症。如果病情看似發燒但實際上是寒冷引起的,那麼在處理火症的時候就應立即進行溫和的調理與滋養,因這看似發熱,但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原因。正常的方法就是正常的治療方式,每個人都能知道;相反地,逆向思考、用相對的方式來治療疾病,我就沒有看到有人能夠理解了。而且,有很多情況都是不適合常規治療法的,不能忽視這些特例。

5. 治血當察遠近

凡血一咯一塊,胃口血也,其所從來者近。痰中見血如瑪瑙色而成塊者,亦胃口血也,其所從來者亦近。二者勢若可畏,而猶可調理,法當任其自出。又必看其不鮮者,舊血也,勿以藥止之。其色鮮者,新血也,所積者必不甚多,宜以藥止之。蓋舊血終不歸經,不任其自出,反致增劇。

新血終當歸經,若所出者多,則損人矣,故宜藥止之,以引血歸經。此皆可以調理而愈也。若痰中見血,或一點之小,或一線之細,語其勢似不足畏,而病根反深。此血非胃口血也,乃從肺臟出來,為虛所逼,血從痰出故也。其所以少者何也?蓋肺臟以氣為主,本多氣而少血,是以所出者亦少也。

肺臟之血本少,又火逼而出之,則肺氣枯而無以領一身之血矣,所害不亦太乎?

白話文:

如果吐血成塊,那是胃部出血,病源較近。痰中帶血呈瑪瑙色且成塊,也是胃部出血,病源也較近。這兩種情況看似嚴重,但仍然可以治療,方法是讓血自然排出。觀察血的颜色,如果颜色暗淡,是舊血,就不要用藥止血。如果颜色鲜红,是新血,出血量可能不多,就應該用藥止血。因為舊血不會回歸經脈,如果強行止血,反而會加重病情。新血會回歸經脈,如果出血量太多,會傷身體,因此應該用藥止血,引导血液回歸經脈。這些情況都是可以調理痊癒的。

如果痰中带血,或是只有一點或一線,看似不嚴重,但病根反而深。這不是胃部出血,而是肺臟出血,因為虛弱而逼出血,所以血會隨痰排出。為什麼出血量很少呢?因為肺臟以氣為主,本來氣多血少,所以出血量也很少。

肺臟原本血就少,再被火逼迫而出,就會導致肺氣枯竭,無法統領全身血液,這樣造成的危害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