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一 (1)

1. 積瘀例方

大黃䗪蟲丸

大黃(十兩),黃芩(一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白芍(四兩),地黃(一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一百個),蠐螬(一升),䗪蟲(一升半)

蜜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

代抵當丸

大黃(四兩),芒硝(一兩,玄明粉亦可),桃仁(六十粒,去皮尖),生地,歸尾(各一兩),肉桂(三五錢),穿山甲(一兩,蛤粉炒)

蜜丸梧桐子大。

—蓄血在上焦,丸如芥子大,臨臥去枕仰臥,以津液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上膈。

—中焦,食遠;下焦,空心,百勞水遂下。

—用歸、地者,欲下血而不損血耳,且引諸藥至血分,諸藥皆獷悍而欲和之也。如血老成積,此藥攻之不動,宜去歸、地,加莪朮一兩(醋浸透焙乾),肉桂一兩。

古人治血積,每用虻蟲、水蛭,以其善吮血耳。然其性毒,人多患之。改用夜明砂者,以其食墳而化者也。蟻之吮血,不減蛭、虻,《本草》稱其能下死胎,則其能攻蓄血矣。前用四蟲之方,可以此代之。

黑神散,治損傷吐血,或有時吐二三口,隨即無事,過數日又發,經年累月不愈者。

熟地,當歸,肉桂,白芍,甘草,炮姜,蒲黃(各四兩),黑料豆

童便、酒煎。

復元活血湯,虛勞積瘀,咳嗽痰多,夜不能臥。

柴胡(五錢),花粉(二錢),當歸(二錢),桃仁(五十粒),穿山甲(二錢),紅花(二錢),大黃(一兩),甘草(二錢)

酒前服。

七傷散,肺熱甚效。

黃藥子,赤芍,鬱金,乳香,玄胡,白藥子,知母,當歸,沒藥,血竭

茶湯下。

通真丸,血實之症。

大黃,桃仁,乾漆,天水散,杜牛膝(各等份)

醋丸梧桐子大,每下六七十丸

百勞丸,治一切癆瘵積滯,疾不經藥壞症者,宜服此陳大夫傳張仲景方。

當歸,乳香,沒藥,人參(各一錢),大黃(四錢),虻蟲(十四枚,去頭足),水蛭(十四枚,制)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百勞水下,取惡物為度。服白粥十日。百勞水用勺揚湯百遍,仲景甘瀾水是也。

活血飲,治怒氣積血在胸脅,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則隱隱而痛。

滑石,桃仁,桔梗,甘草,丹皮,茜根,貝母,柴胡,香附曲,瓜蔞仁

水煎。體厚者,加大黃、穿山甲。或作末,韭菜汁拌為丸服。

清肅湯,老痰積瘀在上焦,法當先使清肅上宮,俾新痰不生,宿瘀易去,可獲萬全。若誤用滋陰降火,則以滯益滯,而熱無由去,瘀無由消,而痰日益增矣。

青皮,枳殼,陳皮(三味快氣疏滯),貝母,桑皮(消痰止嗽),丹皮,滑石,桃仁(消瘀),山梔(開鬱清熱),白芍(平肝),甘草(調中)

白話文:

積瘀例方

大黃䗪蟲丸

配方:大黃十兩,黃芩一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白芍四兩,地黃一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一百個,蠐螬一升,䗪蟲一升半。

用法:製成蜜丸,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五丸,一日三次。

代抵當丸

配方:大黃四兩,芒硝(或玄明粉)一兩,桃仁六十粒(去皮尖),生地黃一兩,當歸尾一兩,肉桂三至五錢,穿山甲一兩(用蛤粉炒)。

用法:製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說明:瘀血在上焦者,丸藥做成芥子大小,睡前仰臥,不枕枕頭,用唾液送服,讓藥物停留在喉嚨下方,以清除上焦瘀血。瘀血在中焦者,飯後服用;瘀血在下焦者,空腹服用,並服用百勞水送服。

使用當歸、地黃,目的是為了活血而不傷血,並引導其他藥物到達血分,因為其他藥物都比較峻猛,需要用它們來調和。如果瘀血久積難除,此方效果不佳,可以去掉當歸、地黃,加入醋浸泡曬乾的莪朮一兩和肉桂一兩。

古人治療血瘀,常用虻蟲、水蛭,因為它們善於吸吮血液。但它們藥性有毒,很多人服用後有不良反應。可以改用夜明砂代替,因為夜明砂以腐敗物質為食,能化瘀。螞蟻也能吸吮血液,其功效不亞於水蛭、虻蟲,《本草綱目》記載它能排出死胎,說明也能治療瘀血。以上四種蟲藥的方劑,可以用夜明砂來代替。

黑神散

主治:外傷吐血,或間歇性吐血,經年累月不愈。

配方:熟地黃、當歸、肉桂、白芍、甘草、炮姜、蒲黃(各四兩),黑料豆。

用法:用童尿、酒煎服。

復元活血湯

主治:虛勞積瘀,咳嗽痰多,夜不能臥。

配方:柴胡五錢,花粉二錢,當歸二錢,桃仁五十粒,穿山甲二錢,紅花二錢,大黃一兩,甘草二錢。

用法:飯前酒送服。

七傷散

主治:肺熱,療效顯著。

配方:黃藥子、赤芍、鬱金、乳香、玄胡索、白藥子、知母、當歸、沒藥、血竭。

用法:用茶湯送服。

通真丸

主治:血實證。

配方:大黃、桃仁、乾漆、天水散、杜牛膝(各等份)。

用法:用醋製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六七十丸。

百勞丸

主治:一切勞瘵積滯,久病不癒者。此方為陳大夫傳張仲景方。

配方:當歸、乳香、沒藥、人參(各一錢),大黃四錢,虻蟲十四枚(去頭足),水蛭十四枚(炮製)。

用法: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一次服用百丸。五更時用百勞水送服,以排出瘀血為度。服用後吃白粥十天。百勞水需用勺子攪拌一百次,這也是仲景甘瀾水的做法。

活血飲

主治:怒氣導致胸脅瘀血,咳嗽久治不愈,咳嗽時隱隱作痛。

配方:滑石、桃仁、桔梗、甘草、丹皮、茜根、貝母、柴胡、香附曲、瓜蔞仁。

用法:水煎服。體型肥胖者,可加大黃、穿山甲用量。也可研磨成粉末,用韭菜汁調和製成丸藥服用。

清肅湯

主治:陳舊痰瘀積聚在上焦。治療方法應先清除上焦痰瘀,防止新的痰瘀產生,這樣舊的痰瘀才能更容易去除,才能達到最佳療效。如果誤用滋陰降火的方法,反而會加重病情,使熱邪和瘀血無法去除,痰液反而越來越多。

配方:青皮、枳殼、陳皮(三味藥能疏肝理氣),貝母、桑皮(能消痰止咳),丹皮、滑石、桃仁(能消瘀),山梔子(能開鬱清熱),白芍(能平肝),甘草(能調和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