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上集卷之十三 (1)
1. 治案
葛可久善武藝,一日見莫徭桑弓,可久挽之而彀,歸而下血。亟命其子煎大黃四兩飲之,其子惡多,減其半,不下。問其故,子以實對,可久曰:少耳,亦無傷也。來年當死,今則未也。再服二兩愈,明年果卒。
李士材治張鳴之吐血兩載,面色萎黃,潮熱咳嗽,膈有微痛。或與滋腎,或與補中,靡藥弗嘗,而病苦轉甚。後徵治於李,診其脈沉而數,且搏指,其痛不可按,而甚於夜分,是有堅血積蓄,非大下不能已也。鳴之以久病,未敢峻攻,乃與鬱金、降香、歸、地、山甲、蓬朮、人參,投之半劑,有血如漆者下數次,而痛遂減。至冬稍痛復作,又來求治。
李曰:病重藥輕,但得小效,而無全功也。乃以大黃、乾漆、蓬朮、鬱金、山甲、桃仁、歸尾、肉桂、虻蟲,為丸與之。每日必服參、耆之劑,午後方進丸藥錢許,不十日而積血大下者數次,其痛全除,神氣頓旺,失血與煩熱頓減。
生生子治茅鹿門公女,病便血,日二三下,腹不疼。諸醫診治者三年不效。孫診之,左脈沉澀,漏出關外,診不應病。竊謂血既久下,且當益其氣而升提之,以探其症。乃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地榆、側柏葉,服八劑。血不下者半月,彼自喜病愈矣。偶因勞而血下復,因索前藥,孫曰:夫人之病,必有瘀血積於經隧,前藥因右脈漏關難憑,故以升提兼補兼澀者,以探虛實耳。今得病情,法當下而除其根也。
龍山公曰:三年間便血,雖一日二三下,而月汛之期不爽,每行且五日,如此尚有瘀血停蓄耶?孫曰:此予因其日下月至,而知其必有瘀血停蓄也。經云:不塞不流,不行不止。今之瘀實由塞之行也,不可再塞。古人治痢,必先下之,亦此義。公曰:明日試卜之。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公隨以語夫人,夫人曰:孫先生非誤人者,識見往往出尋常,宜惟命。蓋夫人讀書能文,聰明謀斷,不啻丈夫,故言下便能了悟。
即用桃仁承氣湯,加丹參、五靈脂、荷葉蒂,水煎,夜服之,五更下黑瘀血半桶,其日血竟不來,令人索下藥。孫曰:姑以理脾藥養之,病根已動,俟五日而再下未晚也。至期復用下劑,又下瘀如前者半。繼以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調理全愈。
予治族弟九堯,勞力吐血,誤服梔子、黃芩、知、柏寒涼之劑,咳嗽吐痰,發熱,兩脅脹痛,不能貼席而眠,夜則咳嗽不止,每晚吐白稠痰一銅盆,肌肉消瘦,厭厭待弊。予甚憫之,乃自造其門,請以診之。見其發熱雖類外感,而不頭疼口渴,天明少間,日午復劇,頭汗至頸而還。
與以復元活血湯二劑,解下積瘀甚多,痰嗽減半。再以參苓白朮散,迭為加減而痊。
又治淳安進賢埠方天祺兄,吐血頭眩,咳嗽,腰膝乏力。諸醫皆用滋降之劑,服數十帖,飲食減少,精神漸疲。予適至,懇而治之。按其脈,乃上部有餘,下部虛弱;據其症,乃痰挾瘀血也。宜仿生生之法治之,當先清上焦,化去瘀血宿痰,再以補陰藥收功。以貝母、枳殼、桑皮,以清肺化痰;再以滑石、桃仁、丹皮、小薊,消除瘀血;梔子、甘草、白芍,養血以除餘熱。
白話文:
[案例]
葛可久精通武術,有一天他拉了一張莫徭族的桑木弓,回家後便開始便血。他立刻吩咐兒子煎四兩的大黃給他喝,但兒子覺得份量太多,擅自減半,結果效果不佳。葛可久問其原因,兒子坦白相告,葛可久說:「藥少了點,但應該無礙。」他預測自己明年會去世,但今年不會。再次服用二兩大黃後便好了,隔年他真的去世。
李士材治療張鳴兩年來的吐血癥狀,張鳴臉色枯黃,常有潮熱和咳嗽,胸膈處偶有疼痛。有人建議滋腎,有人建議補中,各種藥物都試過,但病情卻越發嚴重。後來找李士材診治,發現脈象沉而快速,且有搏動感,疼痛不能按壓,夜晚更甚,顯示體內有凝固的血液,必須透過強烈的瀉下才能改善。張鳴因為長期生病,不敢使用猛烈的藥物,李士材於是開了鬱金、降香、當歸、熟地、山甲、蓬朮、人參等藥,吃了半劑後,排出如漆黑的血液,疼痛逐漸緩解。
李士材治療茅鹿門公女兒的便血癥,每天便血二到三次,腹部並無疼痛。眾多醫生診治三年都無效。孫醫生診斷她左脈沉澀,診斷結果與病情不符。他認為長期出血,應該要提升氣血,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阿膠、地榆、側柏葉,服用八劑後,半個月內不再出血。但偶然勞累後,出血症狀又出現,她要求再次服用之前的藥,孫醫生解釋病情可能因為有淤血阻塞經絡,之前藥物只是用來判斷病情,現在瞭解病因,應該要清除病根。
孫醫生治療族弟九堯,因勞累導致吐血,誤服梔子、黃芩、知母、黃柏等寒涼藥物,引發咳嗽、吐痰、發熱、兩脅脹痛,夜裡咳嗽不停,每晚吐出一銅盆的白稠痰,身體日益消瘦,生命垂危。孫醫生非常同情他,親自登門診治。發現他的發熱症狀雖然像外感,但沒有頭痛口渴,天亮後症狀減輕,中午又加重,頭汗只到脖子就停止。孫醫生使用復元活血湯,解下大量積瘀,痰咳減半。再以參苓白朮散調理,病症痊癒。
李士材治療大宗伯董玄宰的小妾,她有吐血和蒸熱咳嗽的症狀,先用清火藥,再用補中藥,但都無效。李士材診斷她的兩尺脈象沉實,按壓少腹一定會痛,確實如此。這是生氣後在體內蓄積的血液,多年未能治癒,導致蒸熱,熱度高到吐血,是嚴重的陰傷。李士材開了四物湯,加入鬱金、桃仁、穿山甲、少量大黃,排出大量黑血,但少腹疼痛仍然存在。再加大黃三錢煎服,又排出黑色血塊以及像桃膠、蚌肉般的東西三四升,腹痛才消失。
病人極度虛弱疲倦,李士材讓她服用獨參飲,三天後熱度減輕六七成。服用十全大補湯,一百餘天後完全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