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一 (2)

1. 瘀血挾痰

肺脹痰多,脅下一點刺痛,或吐酸水,氣脹應背,乾燒,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凝氣而病。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乎痰。

澄按:左不得眠,肝脹;右不得眠,肺脹。此內損之候,不治之症也。惟是痰挾瘀血,壅塞氣道,肝木不疏,多有此症。用舒肝理氣,消痰逐瘀,往往取效。若以滋補治之,凝結益甚,木氣不升,而愈不得眠矣。

白話文:

【瘀血挾痰】

患有肺部腫脹及大量痰液,伴隨著脅下某一點的刺痛感,可能還會反胃吐酸水,氣脹感影響到背部,身體出現燥熱,甚至左側或右側都無法安眠。這可能是痰液與瘀血相互挾持,阻礙了氣血運行所導致的病症。治療上,應注重養血以促進氣血循環,降火以清除痰液。

註解:左側無法安眠,多爲肝部腫脹;右側無法安眠,則爲肺部腫脹。這都是內部損傷的徵兆,屬於較難治療的情況。主要是因爲痰液與瘀血堵塞了氣道,肝臟功能受到抑制,因此容易出現這樣的症狀。治療方法通常包括疏肝理氣、化痰去瘀,往往能取得效果。但如果以滋補的方式治療,可能會使病情更加凝固嚴重,木氣無法上升,病人將更難入眠。

2. 瘀血

凡有瘀血,不先消散,而加補劑,則成實實之禍。設無瘀血,而妄行攻利,則致虛虛之禍。故凡治此症,須察所患輕重,有無瘀血,及元氣虛買,不可概行攻下,致成敗症。

白話文:

凡是體內有瘀血的情況,如果不先將瘀血消除分散,反而添加補藥,就會造成實證更實的災禍。假使體內本來沒有瘀血,卻錯誤地進行強烈的攻伐或利尿,就會導致虛證更虛的災難。所以,無論治療任何病症,都必須詳細判斷病情的輕重,確定是否有瘀血存在,以及病人的元氣是否虛弱,不能一概使用攻伐或下瀉的療法,以免治療失當,導致病情惡化。

這段古文主要在提醒醫者,在治療疾病時應謹慎判斷病人狀況,避免不當的治療方式造成反效果。

3. 跌打損傷

—凡損傷,不問老弱,及有無瘀血停積,俱宜服熱童便,以酒佐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

澄按:積瘀凝滯,不問何經,總屬於肝,蓋肝主血也。故凡敗血積聚,從其所屬,必歸於肝。故見脅肋小腹脹痛者,皆肝經之道也。內有積瘀,停久不行,必痰涎壅塞,凝泣水穀道路,故見咳嗽喘不能臥也。瘀之日久,津液漸枯,與痰涎交結為患,故見吐痰發熱,有似虛勞外損也,但脈牢大有形。

實症猶可措手,倘見沉澀,既不能自行其血,又難施峻猛之劑,安望其速愈邪?

白話文:

【跌打損傷】

對於各種損傷,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不管是否有瘀血積存,都應服用溫熱的小孩尿液,最好搭配酒一起服用,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掉舊血,引入新血,效果非常好。

經過分析:不論在哪條經絡上出現的瘀血凝滯,總歸是肝臟的問題,因為肝臟主管血液。所以,當體內有舊血積存時,一定會影響到肝臟。如果感到脅肋、小腹脹痛,這都是肝經的問題。體內若有瘀血長時間不消散,必然會導致痰涎壅塞,阻礙消化系統,因此可能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的症狀。瘀血久了,體內津液逐漸乾涸,和痰涎結合,造成更多的健康問題,如咳嗽、發燒等,看似體虛或外傷,但脈象堅固且大。

如果是實證的病症,還有治療的餘地;但如果脈象顯示沉澀,這代表血液無法順利流動,又不能使用猛烈的藥物,這種情況下,要期望快速康復是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