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1)
上集卷之三 (1)
1. 總論
吳澄曰:日用飲食,出納自如,轉輸不息者,火土合德也。故土強則易食而易飢,火旺則隨消而隨化,安有所謂積滯哉?惟元氣稍弱,食入難消,又與頑痰膠固,盤結中州,經年累月,氣血漸衰,精枯形槁,與陰虛癆瘵無異。先聖前賢雖未明言,而歷考治案,則又有食積類虛損之症者。
白話文:
吳澄說:日常的飲食,能夠自由地攝入與排泄,並且不停運作,這都是因為火和土的功能相輔相成。因此,脾胃功能強健的話,會容易感到餓且消化快;若消化系統旺盛,食物會迅速被吸收代謝,怎麼可能會有食物積滯的情況呢?但當元氣稍微虛弱時,食物進入體內就難以消化,再與頑固的痰濕結合,長時間在身體中盤踞纏繞,經過數月甚至數年,氣血會逐漸衰弱,精神萎靡,身形憔悴,這種情況跟陰虛肺結核差不多。雖然古代的醫學大師們沒有明確指出,但從他們的治療案例中可以發現,確實存在著因食物積滯導致類似虛弱損傷的病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