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一 (1)
上集卷之一 (1)
1. 下集卷之九
2. 食積
3. 經旨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
飲食勞倦即傷脾。
形寒寒飲則傷肺。
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白話文:
經典上說:如果吃得過多,會導致腸胃受到傷害。
飲食沒有節制,生活作息不正常,身體的陰分就會承受這些負面影響,一旦陰分受到影響,問題就會進一步深入到五臟之中。
過度飲食和勞累疲倦會傷害到脾臟。
身體感受寒冷或攝取冷飲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食物的過冷或過熱,一旦感受這些極端溫度,會對人體的六腑造成傷害。
4. 脈法
氣口緊盛,傷於食。
《脈經》曰:有關浮滑或沉滑,按之有力者,宿食不消。
脈沉滑,傷冷硬物,宜溫以克之。
脈洪數,傷辛熱物,宜苦以勝之。
脈緩滑,傷腥咸物,宜甘以勝之。
脈弦緊,傷酸硬物,宜辛以勝之。
脈洪滑,傷甜爛物,宜酸以勝之。
脈遲微,傷冷物,且有積聚痰涎,宜溫劑和之。
脈單伏者,主食不化,且有外寒凝滯,宜辛溫發之。
白話文:
[脈法]
如果氣口部位的脈象緊繃旺盛,這表示消化系統可能受到了食物的傷害。
《脈經》裡記載,如果脈象呈現出浮滑或沉滑,且按下去力道十足,這通常是因為食物殘留未完全消化。
脈象顯得深沉而滑順,表示可能吃了過於冰冷或堅硬的食物,應該用溫熱的療法來對抗它。
脈象顯得宏大且頻率較快,可能是食用了辛辣或熱性的食物,應使用帶苦味的食物或藥物來平衡它。
脈象緩慢且滑順,顯示可能攝入了腥味或鹹味重的食物,適合用甘甜的食物或藥物來克服它。
脈象緊繃且呈弦狀,顯示可能吃了酸性或堅硬的食物,應該用辛香的食物或藥物來對付它。
脈象宏大且滑順,表示可能食用了過於甜膩或軟爛的食物,適合用酸性食物或藥物來調節。
脈象呈現出緩慢且微弱,這表示可能吃了過冷的食物,並且可能有痰涎的堆積,應使用溫熱的藥劑來調和。
脈象單一且隱藏,這通常代表食物無法被充分消化,而且可能受到外界寒冷影響導致氣血凝滯,應該使用辛香且溫暖的療法來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