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三 (1)

1. 下集卷之七

2. 屢散

3. 總論

吳澄曰:外損之症,皆由客邪所傷,不行解散,偏用滋補,畏忌發表,致成虛損。今屢散不休,不知解托、補托之法,走泄真元,亦成虛損。此皆一偏之見也。夫有虛當補,有邪當散,此一定之理,良工亦不能廢其繩墨也。然醫貴權衡,過猶不及。倘拘泥之士,偏執不可滋補之法,而專從事於發表散邪,寧無犯實實虛虛之戒乎?愈表愈虧,邪終不出,則又有屢散成勞者。

白話文:

吳澄說:外在的傷害病症,都是由於外界異常因素所導致,如果不進行適當的疏解治療,反而單純使用滋補的方法,過度畏懼使用能讓病狀顯現出來的藥物,這樣會導致身體虛弱損耗。現在有些人不斷地進行疏散治療而不休息,不懂得如何適時的解脫或輔助身體,這樣會消耗身體的真正能量,同樣也會造成身體虛弱。這都是一些片面的看法。

確實,身體虛弱時應該補充營養,有異常因素時應該進行疏散,這是一定的道理,即便是高明的醫生也不能忽視這些基本原則。然而,醫學重視的是平衡,過多或過少都不好。如果有些固執的醫生,堅持認為不能使用滋補的方法,只專注於讓異常因素顯現出來,難道不會違反實際情況,造成本來健康的人變得虛弱嗎?越是讓異常因素顯現,身體越是虧損,異常因素還是出不去,這樣又會形成因不斷疏散治療而造成的慢性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