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六 (2)

1. 積熱例方

石膏,梔子,黃連,黃芩,當歸,生地,白芍,蒼朮(各一錢),青皮(八分),細辛,藿香,荊芥(各六分),升麻,丹皮,甘草(各四分)

梔子仁湯,發熱潮熱,狂躁面赤咽痛。

梔子,赤芍,大青,知母(各一錢),升麻,柴胡,黃芩,石膏,杏仁,甘草(各二錢),豆豉(百粒)

—方無豆豉。

小黃丸,熱痰咳嗽。

黃芩,半夏(湯洗),南星(湯洗,各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

又方,化痰止涎,除濕和胃,胸膈不利。

黃芩,乾薑,白朮,半夏,澤瀉,黃耆

蒸餅為丸。亦名小黃丸。

大黃湯

大黃(酒浸),梔子(一錢二分),黃芩(一錢),升麻(二錢),芒硝(一錢二分)

白話文:

積熱例方

方一: 石膏、梔子、黃連、黃芩、當歸、生地、白芍、蒼朮各一錢,青皮八分,細辛、藿香、荊芥各六分,升麻、丹皮、甘草各四分。

梔子仁湯: 用於發熱、潮熱、煩躁、面紅、咽喉疼痛。 方劑:梔子、赤芍、大青葉、知母各一錢,升麻、柴胡、黃芩、石膏、杏仁、甘草各二錢,豆豉一百粒。(另有一方不含豆豉)

小黃丸: 用於熱痰咳嗽。方劑:黃芩、半夏(湯洗)、南星(湯洗)各一兩,研成細末,用薑汁浸過的蒸餅做成丸藥。

小黃丸(另一方): 用於化痰止涎、除濕和胃、胸膈不適。方劑:黃芩、乾薑、白朮、半夏、澤瀉、黃耆,用蒸餅做成丸藥。(此方也稱小黃丸)

大黃湯: 方劑:酒浸大黃,梔子一錢二分,黃芩一錢,升麻二錢,芒硝一錢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