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五 (1)
下集卷之五 (1)
1. 濕勞例方
神芎導水丸,治癆瘵停濕,二陽病鬱熱。
黃芩(二兩),黃連(五錢),川芎(五錢),滑石(四兩),薄荷(五錢),黑牽牛(四兩),大黃(二兩)
戴人每言導水丸,必用禹功散繼之,舟車丸隨後。
禹功散,一名大聖浚川散。
大黃(一兩),甘遂(半錢),牽牛(一兩),木香(三錢),芒硝(二錢五分),郁李仁(一兩),薑湯下。
舟車神佑丸
甘遂(一兩,醋炒),大黃(二兩),芫花(一兩,醋炒),汞粉(一錢),大戟(一兩,醋炒),青皮(一兩),木香,檳榔,陳皮(各五錢),取蠱,加蕪荑五錢。
為末,水丸,空心服。
木香檳榔丸,流濕潤燥,推陳致新。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茂,枳殼(各一兩),川連(一兩),黃柏,大黃(各三兩),黑牽牛,炒香附(各四兩)
此戴人經驗四方也,善治下虛上實,抑火升水,流濕潤燥,推陳致新,資陰伐陽,散郁破結,活血通經,及治肺痿喘嗽,胸膈不利,脾濕黃疸,宿食不消,一切雜症。
平胃散,停濕痰飲痞膈,宿食不消,山嵐瘴氣。
蒼朮(二錢),厚朴,陳皮,甘草(一錢)
五苓散,通利諸濕。
豬苓,白朮,澤瀉(十八銖),茯苓(一兩六錢五分),桂(五錢,或用桂枝)
上為末,每服三錢,暑加硃砂、燈心煎。
除濕湯,治冒雨著濕,鬱於經絡,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於胃,胃滿吐血。
茯苓,乾薑(各四錢),甘草(炙),白朮(各二錢)
上銼,每服四錢。頭疼加川芎二錢,亦最止浴堂中發衄。
清神益氣湯
茯苓,升麻(各二分),澤瀉,蒼朮,防風(以上各二分),生薑(以上六味,能走經除濕而不守,故不瀉本臟,補肺與脾胃,本中氣之虛弱),青皮,橘皮,生甘草,白芍,白朮,人參(以上六味,皆能守本而不走經者,不滋經絡中邪,守者,能補臟中之元氣),黃柏,麥冬,人參,五味子(以上四味,去時令浮熱濕蒸)
上拌,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
佩蘭散,濕邪直入太陰,腹痛淋濁。
茯苓,半夏,白蔻仁,杜仲,鮮蓮子,鮮荷葉,鮮稻葉,鮮佩蘭葉(《騷》云紉秋蘭以為佩,能闢穢惡之氣,即避汗,醒頭草是也)
上以佩蘭葉為君,余藥各等份。
白朮散,虛熱而渴。
人參,白朮,木香,茯苓,藿香,甘草(各一兩),乾葛(二兩)
不能食而渴,倍加葛根。能食而渴,白虎加人參服之。
升陽除濕湯,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弱。
甘草,麥芽,陳皮,豬苓(各三分),澤瀉,益智仁,半夏,防風,神麯,升麻,柴胡,羌活,蒼朮(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濕勞例方
神芎導水丸,主治肺癆咳嗽兼濕邪停滯,以及少陽經病邪鬱結化熱。
藥物組成:黃芩二兩、黃連五錢、川芎五錢、滑石四兩、薄荷五錢、黑牽牛四兩、大黃二兩。
戴人(注:指某位醫生)說服用導水丸,務必配合禹功散服用,之後再服用舟車丸。
禹功散,又名大聖浚川散。
藥物組成:大黃一兩、甘遂半錢、牽牛一兩、木香三錢、芒硝二錢五分、郁李仁一兩,用薑湯送服。
舟車神佑丸
藥物組成:甘遂一兩(醋炒)、大黃二兩、芫花一兩(醋炒)、水銀粉一錢、大戟一兩(醋炒)、青皮一兩、木香、檳榔、陳皮各五錢、取蠱(注:指某些特定藥物,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加蕪荑五錢。
研磨成粉末,製成水丸,空腹服用。
木香檳榔丸,能祛除濕邪,潤燥化濕,促進新陳代謝。
藥物組成: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茂(注:藥物名,可能指某種香料或藥材)、枳殼各一兩,川連一兩,黃柏、大黃各三兩,黑牽牛、炒香附各四兩。
以上是戴人的經驗方,善於治療下焦虛弱,上焦實熱的症狀,能降火清熱,利濕潤燥,促進新陳代謝,滋陰瀉陽,散結通絡,活血化瘀,並能治療肺痿咳嗽氣喘,胸膈痞悶,脾濕黃疸,宿食不化等各種雜病。
平胃散,主治濕邪停滯,痰飲內阻,胸膈痞悶,宿食不消,以及山嵐瘴氣所致的疾病。
藥物組成:蒼朮二錢、厚朴、陳皮、甘草一錢。
五苓散,能通利全身濕邪。
藥物組成:豬苓、白朮、澤瀉十八銖、茯苓一兩六錢五分、桂枝五錢(或用桂枝)。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夏季服用時可加入硃砂和燈心草煎煮。
除濕湯,主治因淋雨受濕,濕邪鬱結經絡,導致出血不止,或出血流入胃中,引起胃滿吐血。
藥物組成:茯苓、乾薑各四錢,炙甘草、白朮各二錢。
切碎,每次服用四錢。頭痛者可加川芎二錢,亦可治療沐浴後鼻出血。
清神益氣湯
藥物組成:茯苓、升麻各二分,澤瀉、蒼朮、防風各二分,生薑(以上六味藥能走竄經絡,祛除濕邪而不傷正氣,因此不傷及臟腑,能補益肺脾胃之氣),青皮、橘皮、生甘草、白芍、白朮、人參(以上六味藥能守住臟腑元氣而不傷經絡),黃柏、麥冬、人參、五味子(以上四味藥能祛除時令暑濕)。
將藥材混合,切成麻豆大小,每次一劑,加水兩盞,煎至一盞,去渣服用。
佩蘭散,主治濕邪直入太陰經,引起腹痛、尿頻尿急。
藥物組成:茯苓、半夏、白蔻仁、杜仲、鮮蓮子、鮮荷葉、鮮稻葉、鮮佩蘭葉(《楚辭·離騷》中記載佩蘭能辟除穢惡之氣,即避暑,醒腦)。
以上藥材以佩蘭葉為主藥,其餘藥材等量。
白朮散,主治虛熱口渴。
藥物組成:人參、白朮、木香、茯苓、藿香、甘草各一兩,乾葛二兩。
不能進食而口渴者,葛根加倍;能進食而口渴者,服用白虎湯加人參。
升陽除濕湯,主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腹瀉不止,尿黃,四肢無力。
藥物組成:甘草、麥芽、陳皮、豬苓各三分,澤瀉、益智仁、半夏、防風、神麴、升麻、柴胡、羌活、蒼朮各一錢。
將藥材研磨,每次一劑,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