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五 (2)
下集卷之五 (2)
1. 濕勞例方
導赤散
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葉
等份煎。
胃苓湯,五苓散合平胃散。
豬苓,茯苓,白朮,澤瀉,桂(一方用掛枝。以上五苓散),蒼朮,厚朴,陳皮,甘草(以上平胃散)
白朮酒,感濕咳嗽,身體重痛。
白朮(一兩,泔浸一宿,土蒸切片,炒黃色)
酒二鍾,煎八分,服。
神朮散,祛各經風濕。
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細辛,甘草(各一兩),蒼朮(米泔浸,五兩)
大無神朮散
用平胃散加石菖蒲、藿香。
十棗湯
芫花,甘遂,大戟,大棗(有用棗肉為丸)
先煮棗去核,內前藥。強人服一錢,虛服五分。
澤瀉湯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羌活勝濕湯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蔓荊子(三分)
防己黃耆湯,風濕自汗,身重脈浮。
防己,白朮,黃耆,甘草
清熱滲濕湯,濕病兼熱。
黃連,赤苓,澤瀉,黃柏(各一錢),蒼朮(一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白話文:
濕勞例方
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葉,等量煎服。
胃苓湯:五苓散和平胃散合方。藥材包括:豬苓、茯苓、白朮、澤瀉、桂枝(一方用桂枝),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白朮酒:適用於感受濕邪引起的咳嗽、身體沉重疼痛。將白朮(一兩,用淘米水浸泡一夜,土中蒸熟切片,炒至黃色)用二盅酒煎煮至八分,服用。
神朮散:祛除各經絡的風濕。藥材包括: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細辛、甘草(各一兩),蒼朮(用淘米水浸泡,五兩)。
大無神朮散:平胃散加石菖蒲、藿香。
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可用棗肉製成藥丸)。先煮大棗去核,再加入其他藥材。體質強健者服用一錢,體質虛弱者服用五分。
澤瀉湯: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藁本、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蔓荊子(三分)。
防己黃耆湯:適用於風濕引起的自汗、身體沉重、脈象浮弱。藥材包括:防己、白朮、黃耆、甘草。
清熱滲濕湯:適用於濕病兼有熱證。藥材包括:黃連、赤苓、澤瀉、黃柏(各一錢)、蒼朮(一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甘草(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