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1)

1. 總論

吳澄曰:夫血者,水火合德而生,其形象天一之水,其色法地二之火,取水之精以為體,合火之神以為用,人賴以有生。其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氣使然也。故氣即無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氣。經曰: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是也。然人之一身氣血,不能相離,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血相依,循環不息。

凡血之越出上竅者,皆氣為之也。先賢立論,治法不一,或主溫補,或主寒涼,或以活血行氣,或以滋陰降火,或以心腎為主,或以脾胃為急,或主潤肺,或主疏肝。有是病用是法,非漫然也。無如時師不察,不明夫寒熱虛實之旨。欲用溫補,畏其助火添邪。欲用寒涼,畏其血凝不散。

白話文:

吳澄認為,血液是由水和火結合而成,其性質如同天一之水,顏色則像地二之火,以水的精華為本質,結合火的能量為功能,人類賴以生存。血液在人體中進出升降、滋潤流通,都是由氣的作用所致。因此氣是無形的血,血是有形的氣,經書中說:「血與氣,名稱不同,但屬同一類。」人體的氣血不可分離,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血相互依賴,循環不息。

血液從上竅流出,都是氣的緣故。古代醫家針對不同的病症,治療方法也不相同,有的主張溫補,有的主張寒涼,有的以活血行氣,有的以滋陰降火,有的以心腎為主要治療部位,有的以脾胃為急需調理的部位,有的注重潤肺,有的著重疏肝。針對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方法,並非隨意而為。然而有些醫生不明察病情,不了解寒熱虛實的道理,想要溫補卻害怕助火添邪,想要寒涼卻害怕血液凝固不散。

活血行氣,又恐傷其真元。滋陰降火,又恐傷其脾胃。心陽腎陰不分,脾胃勇怯罔顧。潤肺難痊,疏肝恐誤,藥餌妄投,希圖僥倖,未有能毅然獨斷於中者也。余歷練數十年,見症甚多,務求其要,晝夜苦思,深知根底,立為八法。以氣為主,貫通寒熱虛實,經緯其間,條分縷析,開卷瞭然。

以見氣虛者宜補氣,陷者直升氣,逆者宜降氣,滯者宜行,外寒者宜散,內寒者宜溫,虛火者宜滋,實火者宜清。當用寒涼者,竟用寒涼,而無傷脾敗胃之虞。當用溫補者,竟用溫補,而無添邪助火之弊。活血行氣,非活血行氣則血不痊。滋陰降火,非滋陰降火則血不止。以心陽為主者,必當行陽固陰。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要活血行氣,又擔心傷到患者的元氣;要滋陰降火,又怕傷到脾胃。心陽和腎陰的關係錯綜複雜,脾胃虛實也需要謹慎考量。潤肺難以痊癒,疏肝容易出错,隨意用藥,企圖僥倖,沒有人能真正理解病情,做出正確判斷。我行醫數十年,見過無數病人,努力鑽研醫理,日夜思考,終於掌握了醫治疾病的精髓,創立了八法。以氣為核心,貫穿寒熱虛實,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因此,氣虛者要補氣,氣陷者要升氣,氣逆者要降氣,氣滯者要行氣,外寒者要散寒,內寒者要溫暖,虛火者要滋陰,實火者要清熱。需要用寒涼藥時,就用寒涼藥,不會傷害脾胃;需要用溫補藥時,就用溫補藥,也不會助長邪火。活血行氣,只有活血行氣才能治癒血症;滋陰降火,只有滋陰降火才能止血。以心陽為主的治療,必定要行陽固陰。

以脾胃為急者,必當調和中土。當潤肺則潤肺,當疏肝則疏肝。確然可據,不致臨證茫然,妄執臆見,歧中又歧也。

白話文:

如果認為脾胃是最重要的,就必須調整中間的土地(指脾胃)。如果要滋潤肺部就滋潤肺部,如果要疏通肝臟就疏通肝臟。這樣纔能有確實可靠的依據,不會在診斷時感到迷茫,胡亂主張自己的意見,造成更多的誤解和分歧。

2. 醫易會參

吳澄曰:《易》之為道,至廣至大,其於事事物物之理,大無不包,細無不入。雖非為醫而設,而醫之玄妙精微,實莫能外乎此也。古人有言,不知《易》者,不足以言醫。《易》理明,則可以範圍天地,曲成民物,通乎晝夜。醫理明,則可以宣節化機,調燮陰陽,拯理民瘼。

如失血一症,既立八法以扼其要,而又以八卦統之何也?蓋《易》之變化無窮,猶病之變化亦無窮也。《易》無定體,病亦無定體。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此八卦也,其參伍互換,八卦變而為六十四卦矣。氣虛、氣陷、氣逆、氣滯、虛火、實火、內寒、外寒,此扼要八法也。

白話文:

吳澄說:

《易經》所闡述的道理,至為廣大深奧,涵蓋了世間萬事萬物之理,大到無所不包,細到無所不入。雖然《易經》并非专门为医术而作,但醫學的深奧玄妙,实则无法脱离《易經》的範疇。古人有言:「不知《易經者」,不足以言醫」。

若能明瞭《易經》的道理,便能以此來掌握天地運行、造化萬物,通曉晝夜更替的规律。同樣地,若能明瞭醫學的道理,便能运用它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救治百姓的疾苦。

例如失血症,我们既用八法来抓住其关键,又以八卦来统摄它,这是为何呢?因为《易經》的变化无穷,就像疾病的变化也无穷无尽。 《易經》没有固定的形态,疾病也无固定形态。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这就是八卦。它们相互参杂组合,八卦演变出六十四卦。

氣虛、氣陷、氣逆、氣滯、虛火、實火、內寒、外寒,这就是八法扼要。

其標本虛實,萬有不齊,或一症而相兼,或數症而合併,則當以主卦為本,變卦為標,再相兼相雜者,為神明變化,亦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八而六十四矣。推而廣之,病情變遷,反復難測,亦如三百八十四爻,不外乎此矣。倘氣虛而兼實火,則乾卦而變為天水訟;若兼虛火,則變為天火同人。

倘氣逆而兼外寒,則震卦而變為雷風恆;若兼內寒,則震卦而變為雷澤歸妹矣。聖人作《易》,不過模寫象數,順其自然,而非有心要安排如此也。如先賢著書,亦不過標示法則,而非有心執定某症必用某藥也。《易》曰:變而通之,存乎其人。

白話文:

病人的體質、病程、虛實狀況,千變萬化,有的單一症狀卻同時包含多種因素,有的則有多種症狀同時出現。面對這種複雜情況,要以主要的症狀為本,變化的症狀為標,再根據相互影響的關係推斷。更複雜的狀況,就像神明的變化一樣,一而二,二而四,層層疊疊,最終可以發展出六十四種變化。以此類推,病情的變化,如同三百八十四爻,變化莫測,但始終逃不出這些規律。

例如,如果病人氣虛,同時伴有實火,那麼就以乾卦為本,變為天水訟卦;如果伴有虛火,則變為天火同人卦。又比如,病人氣逆,同時伴有外寒,那麼就以震卦為本,變為雷風恆卦;如果伴有內寒,則變為雷澤歸妹卦。

古人創立《易經》,不過是模擬自然界的變化規律,順應自然,並非刻意安排這些象數。同樣地,前賢寫的醫書,也只是標示一些治療法則,並非刻意強調某種病症一定要用某種藥物。正如《易經》所說:“變而通之,存乎其人”。

3. 八卦統八法意義

乾為天為圓,君象也。天包乎地,則陽統乎陰。氣虛不能攝血者,乾卦統之。

坤為地為土,主載萬物者也。中氣有虧,如土德或慚。氣虛下陷失血者,坤卦統之。

震動也,其象為雷。東方屬木,肝氣上逆失血者,震卦統之。

艮止也,其象為山,止而不移。氣滯血凝失血者,艮卦統之。

坎者水也,陽卦也,得乾之正體,中含一點真陽。凡實火失血者,坎卦統之。

離者火也,陰卦也,得坤之正體,中含一點真陰。凡虛火失血者,離卦統之。

巽入也,其象為風。凡屬風寒外入失血者,巽卦統之。

兌西也,其象為澤。凡屬寒從內生失血者,兌卦統之。

白話文:

天地乾坤,陰陽相生,氣血運行,皆有其象。乾為天,主宰統攝,氣虛不能攝血,屬乾卦。坤為地,承載萬物,中氣虧損,失血下陷,屬坤卦。震為雷,東方屬木,肝氣上逆失血,屬震卦。艮為山,止而不移,氣滯血凝失血,屬艮卦。坎為水,陽氣內藏,實火失血,屬坎卦。離為火,陰氣內藏,虛火失血,屬離卦。巽為風,風寒外入失血,屬巽卦。兌為澤,寒從內生失血,屬兌卦。

凡治血症,不能脫此八法,乃總綱也。臨證施治,察其果屬何證,便知某卦所屬,則用藥不致狐疑,而胸中自有定見矣。

白話文:

凡是治療血液病症,都不能離開這八種方法,這是總結性的原則。在臨牀診斷和治療時,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病情,就能知道該屬於哪一類型,這樣使用藥物就不會猶豫不定,心中自然有確定的看法了。

4. 氣虛失血(有氣虛,有氣陷。)乾坤二卦

吳澄曰:氣為血母,血為氣軀。今氣虛而不攝,氣下陷而不固,若不以甘溫純補之劑,固而攝之,則氣隨血脫,更虛之甚也。氣愈虛則血愈吐,血愈吐則氣愈虛,何所底止?必先救本培元,乃克有濟。若以為火而止之,鮮有不危者矣。

中氣虛則不能攝血,宜補氣溫氣。乾卦。

中氣陷則自能脫血,宜補氣升氣。坤卦。

白話文:

吳澄說:氣是血的母親,血是氣的軀殼。現在氣虛弱無法收攝,氣下降而不固守,如果不以甘甜溫和的補氣藥物來固守收攝,氣就會隨著血流失,更加虛弱。氣越虛弱,血就越容易流失,血越流失,氣就越虛弱,這樣下去會無止境。必須先救治根本,補充元氣,才能有所幫助。如果用寒涼的藥物來止血,很少不會危及生命的。

中氣虛弱,就無法收攝血液,應該補氣溫氣。如同乾卦。

中氣下陷,就會自行流失血液,應該補氣升氣。如同坤卦。

5. 氣實失血(有氣逆,有氣滯。)震艮二卦

吳澄曰:實者泄之。氣實者,非正氣實也,乃邪氣、火氣實也。邪氣、火氣實,則血不循經而上逆;邪氣、火氣實,則血凝結而不行。當以苦寒瀉火,辛溫利氣,方能止血。若姑息太過,因循畏攻,則虛者益虛,而實者益實,終無愈時也。

氣逆則血隨氣升,宜降氣活血。震卦。

氣滯則血隨氣積,宜利氣行血。艮卦。

白話文:

吳澄說:實證就要瀉掉。氣實,並不是正氣充足,而是邪氣、火氣盛。邪氣、火氣盛,就會導致血液不循經絡而逆流上升;邪氣、火氣盛,也會導致血液凝結而無法流動。應該用苦寒瀉火,辛溫利氣的方法,才能止血。如果一味姑息,害怕進攻治療,那麼虛者會更虛,實者會更實,最終無法痊癒。

氣逆則血隨氣升,應當降氣活血,此乃震卦之理。

氣滯則血隨氣積,應當利氣行血,此乃艮卦之理。

6. 氣寒失血(有內寒,有外寒。)巽兌二卦

吳澄曰:氣虛挾寒者,陽氣虛衰,真火不足也。蓋火旺則能生氣,火衰則中氣虛餒,外來之寒不能拒,虛久之寒從中生。故亦有內外二證,俱失血者焉。

內寒則陽虛而陰必走,宜引火歸原。兌卦。

外寒則邪解而血歸經,宜溫表散寒。巽卦。

白話文:

吳澄說:氣虛挾寒的人,是因為陽氣虛衰,真火不足。因為火旺才能生氣,火衰則中氣虛弱,外來的寒氣就無法抵抗,虛弱久了,寒氣就從體內產生。所以,這種情況有內外兩種證狀,都可能出現失血的現象。

內寒指的是陽氣虛弱,陰氣就會外散,應該用引火歸原的藥物來治療。這就像兌卦,代表著外散。

外寒指的是寒邪入侵,血液不能正常運行,應該用溫表散寒的藥物來治療。這就像巽卦,代表著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