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六 (2)
上集卷之六 (2)
1. 脾胃虛弱論
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故或熱厥而陰虛,或寒而氣虛,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視物𥉂𥉂無所見,小便頻數,大便難而結秘。
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或急縮,臍下周圍如繩束之,急甚則如刀刺,腹難舒伸;胸中閉塞,時顯嘔噦,或有痰咳,口沃白沫,舌強;腰背髀眼皆痛,頭痛時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飽,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陰氣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黃耆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脾胃虛弱討論]
如果脾胃功能虛弱,必然導致上半身的氣力不足。尤其在炎熱的夏季,過高的溫度會損害原本的元氣,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只想躺著休息,四肢無力,精神不佳,雙腿無力且柔軟。在早晚氣溫較低時,會感到寒冷,到了中午陽光充足時,又會覺得像火燒一樣熱,這顯示陰、陽、氣、血都處於不足的狀態。因此,可能因陰虛而發熱,也可能因氣虛而感到寒冷,對食物沒有興趣,眼睛感覺像是有火花閃爍,但實際上什麼都看不清楚,頻繁的小便,大便困難且便祕。
胃部靠近心臟的位置會感到疼痛,兩側肋骨下方也會痛,甚至會緊縮,肚臍周圍像是被繩子綁住一般,嚴重時就像是被刀刺,腹部難以伸展;胸部有堵塞感,偶爾會有噁心的感覺,或者咳嗽帶痰,口中流出白色的泡沫,舌頭活動困難;腰、背、大腿、眼睛都會痛,頭痛時常發生,不想吃東西,或者一吃就飽,完全沒有食慾,流汗特別多,就像陰氣覆蓋在皮膚上。這些都是因為天氣的熱度加劇了原本的病症,可用黃耆和人參熬煮的湯來調理。
以上是翻譯結果。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