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十六 (1)

1. 嘈雜

嘈雜一症,或作或止,腹中空空,若無一物,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憹,莫可名狀。

脾胃虧損,血少中虛,則煩雜不飢,脾弱則食不運化。

澄按:嘈雜之症,多屬痰火。而虛損嘈雜,多由中虛,脾氣不和,或服克伐太過,傷損脾元,致有此症。宜專養脾胃為主,或理脾陰正方、培土養陰湯,俱可選用之。

白話文:

這個症狀被稱為「嘈雜」,它可能時發時停,讓你感覺肚子空空的,好像什麼都沒吃一樣。這種感覺既不是真的餓,也不是真正的燒灼感,更不是劇烈的疼痛,但就是讓人覺得胸部與膈肌之間很不舒服,那種感覺難以形容。

當你的脾胃功能減退,血液不足,身體處於虛弱狀態時,就會出現這種煩躁且沒有胃口的症狀。脾胃虛弱的話,食物就無法正常消化吸收。

進一步解釋,「嘈雜」這種症狀,大多數情況是由於痰火導致的。然而,因虛弱造成的「嘈雜」,則是因為脾胃虛弱,脾胃氣機不調,或者服用過量的藥物傷害到脾臟,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治療上應該專注在調養脾胃,可以選擇使用調理脾胃陰虛的正方,或是培土養陰湯,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