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 (3)

1. 攻補托三法論

(見下集屢散)

柴陳解托湯,治外感之證,寒熱往來,寒重熱輕,有似虛勞寒熱者。

柴胡,乾葛,半夏,厚朴,澤瀉(各六分),甘草(三分),秦艽,藿香(各六分),陳皮(五分),生薑,大棗,山楂(八分)

白話文:

柴陳解托湯適用於外感引起的寒熱往來症状,寒重熱輕,類似虛勞引起的寒熱。方劑包含柴胡、乾葛、半夏、厚朴、澤瀉各六分,甘草三分,秦艽、藿香各六分,陳皮五分,生薑、大棗、山楂八分。

如外邪盛者,加防風、荊芥七分。營虛者,加當歸八分。氣陷,加升麻五分。脾胃熱或瀉,加白朮八分。腹中痛,加芍藥八分,甘草五分。有汗,加桂枝五分。氣滯,加香附子六分。

宏格曰:此方小柴胡合二陳加減,彷彿乎正瘧之治。以其熱輕於寒,故去黃芩。以其寒重於熱,故加厚朴。有二陳之祛痰,藿香之快氣,山楂之導滯啟胃,澤瀉之分利陰陽。加秦艽以治太陽,葛根以治陽明,倘二經伏有餘邪,而亦無不託出矣。

白話文:

如果外邪入侵厲害,就加防風、荊芥七分。如果氣血虛弱,就加當歸八分。如果氣虛下陷,就加升麻五分。如果脾胃有熱或腹瀉,就加白朮八分。如果肚子痛,就加芍藥八分、甘草五分。如果有汗,就加桂枝五分。如果氣機阻滯,就加香附子六分。

宏格說:這個方子是小柴胡湯加上二陳湯加減而成,彷彿是治療瘧疾的方子。因為這個方子的熱證輕於寒證,所以去掉了黃芩。因為這個方子的寒證重於熱證,所以加了厚朴。方中含有二陳湯的祛痰作用,藿香的開胃作用,山楂的消食導滯作用,澤瀉的利水作用。另外加了秦艽治療太陽經的病症,葛根治療陽明經的病症,如果太陽經、陽明經還有餘邪,這個方子也能將其驅除。

柴芩解托湯,治外感之證,寒熱往來,熱重寒輕,有似虛勞寒熱者。

柴胡,黃芩,乾葛(各一錢),陳皮(八分),山楂,澤瀉(各一錢),甘草(五分),赤苓

如內熱甚者,加連翹七分。外邪甚者,加防風一錢。痰甚者,加貝母、橘紅六分。兼風熱者,加玉竹一錢。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一錢。

宏格曰:柴芩解托湯者,治熱勝之證。用黃芩之苦而清,以徹外邪蒸灼之熱。重用柴、葛之升,取其涼潤而解托入內之邪。陳皮利氣,山楂消滯。再加赤苓、澤瀉,與柴、葛一升一降,而邪自解矣。

白話文:

柴芩解托湯

功用: 治療外感證,表現為寒熱往來,熱勝於寒,類似虛勞寒熱的症狀。

組成:

  • 柴胡、黃芩、乾葛(各一錢)
  • 陳皮(八分)
  • 山楂、澤瀉(各一錢)
  • 甘草(五分)
  • 赤苓

加減:

  • 內熱甚者,加連翹七分。
  • 外邪甚者,加防風一錢。
  • 痰甚者,加貝母、橘紅六分。
  • 兼風熱者,加玉竹一錢。
  • 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一錢。

方義:

宏格曰:柴芩解托湯,針對熱勝於寒的證狀。用黃芩苦寒清熱,以消除外邪蒸灼的熱氣。重用柴胡、乾葛的升散作用,取其涼潤之性,解開外邪入侵內部的阻滯。陳皮理氣,山楂消食化滯。再加赤苓、澤瀉,配合柴胡、乾葛一升一降,使外邪自然消散。

和中解托湯,治外感之證,手足厥冷,惡寒淅瀝,肢節痠疼,有似陽微者;口渴欲飲,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此方主之。

柴胡,乾葛,山楂,澤瀉(各一錢),陳皮(八分),甘草(三分),生薑,大棗

如頭痛者,加川芎八分。如嘔惡者,加半夏五分。如兼寒滯不散者,加桂枝、防風。如胸腹有微滯者,加厚朴八分。

宏格曰:此外邪不解,里郁內熱之方也。若體虛之人,過於清涼,邪愈不解,只用柴胡提清,葛根托裡。此二味者,一則味甘性寒,一則氣清味辛,清辛而不肅殺,甘寒而不壅遏,能使表氣浹洽。陳皮辛以利氣,山楂酸以導滯,澤瀉滲以分消,此三味者,辛而不烈,滲而不燥,導而不峻,虛弱者宜之。更有甘草以調表里之和,薑、棗平營衛之逆也。

白話文:

和中解托湯

**適用於:**治療外感引起的症狀,表現為手腳冰冷,怕冷發抖,四肢痠痛,有陽氣不足的跡象;口渴想喝水,舌苔薄白,有陰氣虛弱的跡象。此方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藥材:

  • 柴胡、乾葛、山楂、澤瀉 (各一錢)
  • 陳皮 (八分)
  • 甘草 (三分)
  • 生薑、大棗

加減:

  • 頭痛者,加川芎八分。
  • 嘔吐者,加半夏五分。
  • 寒滯不散者,加桂枝、防風。
  • 胸腹微滯者,加厚朴八分。

宏格曰:

此方是針對外邪未解,內熱鬱積的病症。若病人體虛,過於清涼,邪氣反而不能消除,則只用柴胡提清,葛根托裡。這兩種藥材,柴胡味甘性寒,葛根氣清味辛,清辛而不傷正氣,甘寒而不阻礙氣機,能使表氣通暢。陳皮辛味能行氣,山楂酸味能消食導滯,澤瀉能滲利水液,這三味藥辛而不燥,滲而不傷,導而不峻,適合體虛者使用。再加上甘草調和表里,薑棗溫補氣血,以平復營衛之逆。

清裡解托湯,治外感之邪,蒸蒸煩熱,躁悶喘渴,有似陽虛內熱者。

桔梗,麥冬,乾葛,柴胡,瓜蔞仁,澤瀉,車前(各一錢),黃芩(一錢五分),生甘草(三分)

如陰不足,而邪不解者,加生地一錢。如外邪甚者,加防風、秦艽各一錢。熱甚者,加連翹六分。虛熱有痰,加玉竹、貝母各七分。

宏格曰:內邪蒸熱,與陰虛不同,舌苔必有芒刺,不能紅潤。所以用柴、葛一提一托,使客邪之熱迅達肌表,更用車前、澤瀉,使邪從小便出,且與柴、葛並用,上下分消,何熱不除,何邪不解乎?

白話文:

清裡解托湯

治外感之邪,蒸蒸煩熱,躁悶喘渴,有似陽虛內熱者。

這方用來治療外感邪氣,出現發熱、身體蒸蒸、煩躁、胸悶、喘息、口渴,卻又像是陽氣虛弱、內有熱邪的症狀。

藥材:

  • 桔梗、麥冬、乾葛、柴胡、瓜蔞仁、澤瀉、車前(各一錢)
  • 黃芩(一錢五分)
  • 生甘草(三分)

加減:

  • 如果陰氣不足,邪氣難解,可以加生地一錢。
  • 如果外邪嚴重,可以加防風、秦艽各一錢。
  • 如果熱度很高,可以加連翹六分。
  • 如果虛熱伴隨痰症,可以加玉竹、貝母各七分。

宏格曰:

內邪蒸熱,與陰虛不同,舌苔必然有芒刺,無法呈現紅潤的狀態。所以這方使用柴胡、乾葛,一升一降,使外邪的熱氣快速到達肌膚表面,再用車前、澤瀉,使邪氣從小便排出。柴胡、乾葛配合車前、澤瀉,上下分消,熱邪如何能不退,外邪又怎能不解呢?

葛根解托湯,治正氣內虛,客邪外逼,有似虛勞各證。

乾葛,柴胡,前胡(各八分),防風(六分),陳皮,半夏,澤瀉(各一錢),生甘草(三分),生薑,大棗

如寒氣勝者,加當歸七分,肉桂五分。陰氣不足者,加熟地一錢。若元氣大虛,正不勝邪,兼用補托之法。如頭痛者,加川芎、白芷各七分。氣逆多嗽者,加杏仁一錢。痞滿氣滯者,加白芥子五七分。

白話文:

葛根解托湯用於治療正氣不足、外邪入侵,表現類似虛勞的各種症狀。方劑包括乾葛、柴胡、前胡(各八分)、防風(六分)、陳皮、半夏、澤瀉(各一錢)、生甘草(三分)、生薑、大棗。若寒氣較盛,可加當歸七分、肉桂五分。若陰氣不足,可加熟地一錢。若元氣大虛,正氣不敵邪氣,可同時使用補益和解表的方法。若頭痛,可加川芎、白芷各七分。若氣逆咳嗽,可加杏仁一錢。若胸腹痞滿、氣滯,可加白芥子五七分。

宏格曰:此證原非內虛,補之而邪益壅,托之而邪易解。蓋解托之妙,妙用葛根。葛根味辛性涼,諸涼藥皆滯,能遏表寒,惟葛根之涼,涼而能解;諸辛藥皆燥,能發內熱,惟葛根之辛,辛而能潤。其用與柴胡互有短長,柴胡妙於升,能拔陷;前胡妙於降,能平氣;乾葛妙於橫行,能托裡。用二陳、薑、棗之辛甘溫以和營衛。

外有柴、前、防風以托出,內有澤瀉以分消解托之妙,盡於此矣。

升柴拔陷湯,治外感客邪,日輕夜重,有似陰虛者。

升麻,柴胡,前胡,葛根,陳皮,半夏,枳殼,山楂,澤瀉,車前子,生薑,大棗

白話文:

宏格說:這種病症原本不是內虛,補益反而會讓邪氣更為壅塞,疏散它則邪氣更容易消解。疏散的妙法,妙在葛根。葛根味道辛辣,性涼,一般涼性藥物都會阻滯,能遏制表寒,但葛根的涼性,涼而不滯;一般辛辣藥物都會燥熱,能引發內熱,但葛根的辛辣,辛而不燥。它與柴胡各有優缺點,柴胡擅長升舉,能拔除陷下之邪;前胡擅長下降,能平息氣機;葛根擅長橫行,能托裡解表。配合二陳、薑、棗的辛甘溫性,以調和營衛之氣。

外用柴胡、前胡、防風以托邪外出,內用澤瀉以分消解邪,疏散的妙法,全都在此了。

升柴拔陷湯,用於治療外感邪氣,白天輕微,晚上加重,有如陰虛的症狀。

藥材:升麻、柴胡、前胡、葛根、陳皮、半夏、枳殼、山楂、澤瀉、車前子、生薑、大棗。

若陽虛內陷者,用補中益氣湯,或舉元煎。若陰虛內陷者,補陰益氣煎、理陰煎。若初起而邪有內陷不出者,照方隨症加減。若虛甚者,宜用補托之法。

宏格曰:升麻、柴胡皆辛清升舉之品,能引陽氣於至陰之下,故邪之未陷,能拔而正之,此升、柴之超於諸藥也。前胡平寒熱,乾葛清肌肉,皆托邪外出之聖藥。陳皮、半夏匡正中氣,使中氣內充,逐邪出外。枳殼、山楂清導中官,使賊邪不得援引,無由內據。至於澤瀉、車前皆導水之品,使邪熱分消而出,有潛移默奪之功。

加薑、棗者,取其甘辛相濟,有輔正黜邪之用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虛弱內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或舉元煎。如果陰氣虛弱內陷,則可以用補陰益氣煎或理陰煎。如果病症剛開始,邪氣內陷尚未排出,可以根據症狀調整藥方。如果虛弱嚴重,則需要採用補益和托邪的治療方法。

升麻和柴胡都是辛味清涼的升散藥物,能夠引導陽氣到達最陰處,因此能夠在邪氣未陷時將其拔出矯正,這是升麻、柴胡勝於其他藥物的特點。前胡性平,可以調節寒熱,乾葛可以清熱解毒,都是托邪外出,驅逐病邪的良藥。陳皮和半夏可以調節中氣,使中氣充盈,幫助驅逐邪氣。枳殼和山楂可以清導中焦,使邪氣無法依附,不能進一步侵犯內臟。至於澤瀉和車前草,都是利水藥物,可以使邪熱隨水分消散排出,具有潛移默化的功效。

加薑、棗的目的,是利用甘辛相濟的特性,輔助正氣,驅除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