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四 (1)

1. 上集卷之四

2. 葛真人《神書》治虛損法

吳澄曰:葛可久,醫中之仙也。其治虛損之法,有非後人意想所能及者。其立十方也,方方元奧;其用藥味也,味味精奇。曜仙集為《十藥神書》,可為千百世法。後之君子,無有出其範圍者矣。

白話文:

吳澄說:葛可久是醫學界中的神仙。他治療虛弱損傷的方法,有許多是後人憑空想像都難以達到的境界。他所創立的十個處方,每個都充滿了深奧的原理;他使用每種藥材,都能發揮其精妙奇特的功效。他編纂的《十藥神書》如星光璀璨,可以作為後世千百代的治病典範。對於後世的醫學從業人員來說,他們的醫療行為和知識,都無法超越葛可久所設定的範疇和標準了。

3. 《十藥神書》

夫人之生也,稟天地氤氳之氣,在乎保養真元,固守根本,則萬病不生,四體康健。若不養真元,不固根本,疾病由是生焉。真元根本,即氣血精液也。葛先生曰:萬病莫若癆證最為難治。蓋癆之起,因人之壯年,氣血充足,精液盈滿之際,不能保養性命,惟以酒色是貪,日夜耽嗜,無有休息。以致耗散真元,虛敗精液,則嘔血吐痰。

以致骨蒸體熱,腎虛精竭,面白額紅,口燥咽乾,遺精白濁,盜汗,飲食艱難,氣力全無。謂之火盛金衰,重則半年而斃,輕則一載而亡。醫者不窮其本,或投之以大寒之劑,或療之以大熱之藥。殊不知大寒則愈虛其中,大熱則愈竭其內。所以世之治癆者,萬無一人。葛師用藥治癆,如羿之射,無不中的。

十藥次第之法,具後學者詳審之毋惑焉。如嘔吐咯嗽血者,先以十灰散劫住;如甚者,再以花蕊石散主之。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凝,見黑則止,此其理也。止血之後,患人之體必稍疏解,用獨參湯一補。容其熟睡一覺,不令驚醒,睡起元氣復其二三,卻分病用後諸藥:保和湯,止嗽寧肺;保真湯,補虛除熱;太平丸,潤肺扶痿;消化丸,下痰疏氣,隨症加減。服藥之法,每日三食前服保真湯,三食後服保和湯,二藥間而服之。

每日又濃煎薄荷湯,灌漱咽口。用太平丸先嚼一丸,徐徐嚥下;次再噙一丸,緩緩溶化,至上床時亦如此用之。蓋夜則肺竅開,藥味必溜入竅中,此決緊要。如痰壅盛,先用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次卻依前嚼噙太平丸,令其仰臥而睡。服前七藥後,若肺燥余嗽未除,可煮潤肺膏如常服之,續煮白鳳膏食之,復其真元,完其根本。全愈後合十珍丸服之,乃收功起身之藥也。

甲字十灰散,治癆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藥止之。

大薊,小薊,荷葉,扁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份)

上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於地上一宿,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蔔汁,磨京墨半碗,調服五錢。食後服下。如病熱輕用此立效。如出血成升斗者,用後藥止之。

乙字花蕊石散,五臟崩損,湧噴血出成升斗者,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煅存性,研為粉,不拘多少)

上用童便一鍾燉溫,調末三錢,甚者五錢,食後服下。男子用酒一半,女子用醋一半,與童便和藥服,使瘀血化為黃水。服此以後藥補之。

甲乙二方論,周揚俊曰:治吐血者,競推可久。而葛先生首以二方為止血要著,明明劫劑,毫無顧忌。予曲繹之,始知葛先生意之到,理之精也。人生陽根於陰,陰氣虧則陽自勝,上氣為之喘促,咳吐痰沫,發熱面紅,無不相因而致。故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減得一分上升之火,易為收拾。

白話文:

《十藥神書》

女子天生就稟受天地間溫和的精氣,保養真元,鞏固根本,就能避免萬病叢生,身體健康。如果不好好保養真元,不鞏固根本,疾病就會因此產生。真元根本,就是氣血精液。葛先生說:各種疾病中,最難治療的就是肺癆。因為肺癆的發生,往往是人到壯年,氣血充盈,精液飽滿的時候,不懂得保養性命,只沉溺於酒色,日夜縱慾,沒有休息。導致真元耗損,精液衰敗,就會出現嘔血、吐痰等症狀。

進而出現骨蒸潮熱、腎虛精竭、面色蒼白額頭紅、口乾咽燥、遺精、白濁、盜汗、食慾不振、體力全無等症狀。這就叫做火盛金衰,嚴重者半年內就會死亡,輕者一年內也會死亡。醫生們不探究其根本原因,有的用大寒的藥物治療,有的用大熱的藥物治療。殊不知,大寒會更加虛損內臟,大熱會更加耗竭精氣。所以,世上治療肺癆的,幾乎沒有成功之人。葛先生用藥治療肺癆,如同后羿射日一樣,百發百中。

十種藥物的服用順序,詳見後文,學習者仔細研讀,不要疑惑。例如嘔吐、咳嗽、咳血的人,先用十灰散止血;如果病情嚴重,再用花蕊石散主治。總的來說,血熱則運行,血冷則凝滯,見黑色則止血,這就是其中的道理。止血之後,患者的身體一定會稍微舒緩,服用獨參湯來滋補一下。讓患者好好睡上一覺,不要驚醒他,睡醒後元氣恢復二三成,再根據病情服用後面的藥物:保和湯,止咳寧肺;保真湯,補虛除熱;太平丸,潤肺滋陰;消化丸,化痰疏氣,根據病情增減藥量。服藥的方法是,每日三餐飯前服用保真湯,三餐飯後服用保和湯,兩種藥物交替服用。

每日還要濃煎薄荷湯,漱口含咽。先嚼服一丸太平丸,慢慢嚥下;然後再含一丸,慢慢溶化,直到睡覺前也是如此服用。因為晚上肺竅開,藥味必然會進入肺竅,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痰液壅盛,先服用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然後再按照之前的辦法嚼服、含服太平丸,讓患者仰臥睡覺。服用前面七種藥物後,如果肺燥咳嗽尚未痊癒,可以常服潤肺膏,再服用白鳳膏,以恢復真元,鞏固根本。痊癒後服用十珍丸,這是收功起身的藥物。

甲字十灰散,治療肺癆的嘔血、吐血、咯血、咳嗽帶血,先用此藥止血。

藥物: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草根、山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份)

以上藥物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紙包好,用碗蓋住放在地上過一夜,去除火毒。使用時,先將白藕搗成汁,或者用蘿蔔汁,再磨半碗墨汁調服五錢。飯後服用。如果病情發熱較輕,服用此藥效果顯著。如果出血量很大,服用後面的藥物止血。

乙字花蕊石散,治療五臟損傷,大量湧出鮮血者,用此藥止血。

藥物:花蕊石(火煅存性,研成粉末,用量不拘)

用童子尿一碗溫熱,調入藥末三錢,嚴重者五錢,飯後服用。男子用一半酒,女子用一半醋,與童子尿一起服用,使瘀血化成黃水。服用此藥後再服用補藥。

甲乙二方論,周揚俊說:治療吐血的藥方很多,但葛先生首先用這兩個方子作為止血的要藥,是非常有效的,毫不猶豫。我仔細推敲,才知道葛先生的用意深遠,道理精妙。人體陽氣依附於陰氣,陰氣不足,陽氣就會亢盛,上氣就會喘促,咳嗽吐痰,發熱面紅,都是因此而起。所以,留住一分自身的血,就能減少一分上升的火,更容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