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九 (2)
上集卷之十九 (2)
1. 遺精白濁例方
上為末,山藥糊丸。每服五十丸。
豬苓丸,此方以行為止,治濕鬱熱滯,小水頻數,夢遺精滑。
半夏(一兩)
將半夏破如豆粒,用豬苓為末二兩,先將一兩炒半夏色黃,勿令焦,出火毒,取半夏為末,糊丸桐子大,候乾;用前豬苓末一半,又同炒微裂,入磁瓶內養之。空心溫酒下三四十丸。
神芎丸,胸膈不利,二便閉塞,一切風熱。(見下集。)
萆薢分清飲,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或服寒涼藥過多,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澄如膏糊等症。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份)
上㕮咀,每服五六錢。
秘元煎,治遺精帶濁等症。此方專主心脾。
遠志(八分),山藥(二錢,炒),芡實(二錢,炒),棗仁(搗碎,二錢,炒),白朮(炒),茯苓(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人參(一二錢),五味子(十四粒),金櫻子(二錢,去核)
鹿茸益精丸,治心腎虛冷,漏精白濁。
鹿茸,桑螵蛸,蓯蓉,巴戟,菟絲子,杜仲,益智仁,禹餘糧,川楝子,當歸,韭子,補骨脂,山萸,赤石脂,龍骨,乳香
上為末,酒煮糯米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大分清飲,腹痛淋閉等症。
茯苓,澤瀉,木通(各二錢),豬苓,梔子,枳殼,車前子(各一錢)
小和中飲,治小水不利,濕滯腫脹,不能受補等症。
茯苓,澤瀉,豬苓(各三錢),苡仁(二錢),枳殼,厚朴(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服。
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滋陰養血,潤而不燥。
天冬,熟地黃(各二兩),人參(一兩),黃柏(三兩,酒炒),砂仁(五錢),甘草(炙,七錢五分)
麵糊為丸。
喻嘉言曰:加黃柏以入腎滋陰,砂仁以入脾行滯,甘草以少變天冬、黃柏之苦,俾合人參建立中氣,以伸參兩之權,殊非好為增益成方之比也。
小菟絲子丸,治腎氣虛損,目眩耳鳴,四肢倦怠,夜夢遺精。
菟絲子(五兩),石蓮肉(二兩),茯苓(二兩),山藥(炒,二兩,分一半作糊)
用山藥糊為丸,每服五十丸。
茯苓湯,治欲火甚夢遺。
茯苓,白朮(炒,各五錢)
用水煎服。
—方加白芍等份。
山藥丸,治諸虛百損,夢失精滑。
赤石脂(煅),茯神(去皮),山萸(去核),熟地(酒製),巴戟(去心),牛膝(酒浸),澤瀉(各一兩),杜仲(去皮,薑汁炒),菟絲子(酒浸),山藥(各三兩),五味子(六兩),肉蓯蓉(酒浸,四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鹽湯下。
固陰煎,治陰虛滑泄,帶濁淋遺,及經水因虛不固等症。
人參(隨宜),熟地(三五錢),山藥(炒,二錢),山萸(一錢五分),遠志(七分,炒),炙甘草(一錢),五味子(十四粒),菟絲子(炒,二錢)
白話文:
遺精白濁例方
藥方一: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藥丸,每服五十丸。
藥方二(豬苓丸):此方用於治療因濕熱鬱結導致的小便頻數、夢遺滑精。
藥方三(神芎丸):用於治療胸膈不適、大小便不通暢以及各種風熱病症。(詳見下集)
藥方四(萆薢分清飲):用於治療腎氣不足、下焦虛寒,或因服用寒涼藥物過多導致的小便白濁、頻數等症,小便清澈如膏糊狀。
藥方五(秘元煎):用於治療遺精帶濁等症,此方主要針對心脾。
藥方六(鹿茸益精丸):用於治療心腎虛寒、遺精白濁。
藥方七(大分清飲):用於治療腹痛、小便閉塞等症。
藥方八(小和中飲):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濕滯腫脹、身體難以吸收營養等症。
藥方九(三才封髓丹):此方具有降心火、益腎水、滋陰養血、潤而不燥的功效。 喻嘉言注:加入黃柏以滋養腎陰,砂仁以疏通脾胃,甘草用量少,以緩解天冬、黃柏的苦味,配合人參補益中氣,此非簡單的增益藥物。
藥方十(小菟絲子丸):用於治療腎氣虛損、頭暈目眩、耳鳴、四肢乏力、夜間夢遺等症。
藥方十一(茯苓湯):用於治療慾火旺盛導致的夢遺。 可加白芍等量。
藥方十二(山藥丸):用於治療各種虛損導致的夢遺滑精。
藥方十三(固陰煎):用於治療陰虛導致的滑精、白濁、遺精以及因虛弱導致的月經不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