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九 (1)

1. 遺精白濁例方

益智湯,治腎經虧損,遺精白濁,四肢煩倦,時發蒸熱等症。

鹿茸(酥炙),巴戟肉,枸杞子,熟地,蓯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制),桂心(不見火),山萸肉,白芍,炙甘草,防風

上姜一片,各等份,水一盞,鹽少許,每服三錢,煎服。

金鎖正元丹,治真氣不足,遺精盜汗,目暗耳鳴,吸吸短氣,四肢酸倦,一切虛損等症。

補骨脂(三兩),蓯蓉,巴戟,胡蘆巴(炒,各一斤),文蛤(八兩),茯苓(去皮,六兩),龍骨(三兩),硃砂(三兩,另研)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每服二十丸,酒或鹽湯下。

蓮子清心飲,治熱在氣分,口乾作渴,小便淋濁,口舌生瘡,咽疼煩躁。

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炒),甘草(各一錢五分),人參,黃耆,石蓮子,柴胡,茯苓(各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苓朮菟絲丸,治脾腎虛損,不能收攝,以致夢遺精滑,困倦等症。

白茯苓,白朮,蓮肉(去心,四兩),五味子(二兩),山藥(炒,二兩),杜仲(酒炒,三兩),炙甘草(五錢),菟絲餅(十兩)

上為末,用山藥末以陳酒煮糊為丸,下百餘丸。

柏子養心丸,治心勞太過,神不守舍,閤眼即夢,遺泄不常。

柏子仁(鮮白不油者,以紙包壓去油),茯神,棗仁,生地,當歸(各二兩),五味子,辰砂(研細),犀角,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午後、臨臥津嚼一丸。

荊公妙香散,安神閉精,定心氣。

人參,龍骨,益智(各一兩),茯神,茯苓,遠志,炙草(各五錢),硃砂(飛,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服,酒調下。

水陸二仙丹,治精脫腎虛,夢遺白濁等症。與補陰藥同用,甚有奇效。

金櫻膏(一斤)

用金櫻子不拘多少,入粗麻布袋內,擦去毛刺,搗爛入缸,以水沒頭浸一二宿,濾去粗渣,取汁以綿濾二三次,卻入銅鍋,用桑柴文火熬成膏,取起以磁瓶收貯聽用。

芡實(一斤),一加龍骨、白蓮蕊。

上二味和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百丸。

威喜丸,治元陽虛憊,精滑白濁遺尿,及婦人血海久冷,帶淫夢泄等症。

白茯苓(去皮,四兩)

切塊,同豬苓二錢五分入磁器內,煮二十餘沸,取出曬乾,去豬苓。用黃蠟淨四兩,以茯苓末,熔黃蠟,拌和為丸,如彈子大。每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利為效。思米醋,惟糠醋可用。尤治怒氣動性。

豬肚丸,治小便頻數。

蓮子(一斤)

以豬肚一個,同煮一周日,取出去皮心,焙乾為末。

固精丸,治腎虛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二兩),牡蠣,煅龍骨(煅),蓮蕊,芡實,山萸,遠志(甘草制),茯苓(各三錢)

白話文:

益智湯:主治腎經虧損導致的遺精、白濁、四肢乏力、潮熱等症狀。藥物包含鹿茸、巴戟天、枸杞子、熟地黃、肉蓯蓉、牛膝、附子、桂枝、山茱萸、白芍藥、炙甘草、防風。 藥材等量,加生薑一片,水煎服,每服三錢。

金鎖正元丹:主治元氣不足導致的遺精、盜汗、視力模糊、耳鳴、呼吸短促、四肢酸軟、各種虛損等症狀。藥物包含補骨脂、肉蓯蓉、巴戟天、胡蘆巴、文蛤、茯苓、龍骨、硃砂。 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制成丸藥,每服二十丸,用酒或鹽湯送服。

蓮子清心飲:主治氣分有熱導致的口乾舌燥、尿頻尿濁、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煩躁等症狀。藥物包含黃芩、麥冬、地骨皮、炒車前子、甘草、人參、黃芪、石蓮子、柴胡、茯苓。每服五錢,水煎服。

苓朮菟絲丸:主治脾腎虛損導致的遺精、滑精、疲倦等症狀。藥物包含白茯苓、白朮、蓮子(去心)、五味子、炒山藥、酒炒杜仲、炙甘草、菟絲子。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山藥粉和陳年酒煮糊制成丸藥。

柏子養心丸:主治心神勞累過度導致的精神恍惚、易做夢、遺精等症狀。藥物包含柏子仁(新鮮去油)、茯神、酸棗仁、生地黃、當歸、五味子、硃砂、犀角、甘草。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蜜制成丸藥,金箔包衣。午後或睡前服用一丸。

荊公妙香散:具有安神、固精、安定心氣的作用。藥物包含人參、龍骨、益智仁、茯神、茯苓、遠志、炙甘草、硃砂。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服二錢,空腹或睡前服用,用酒送服。

水陸二仙丹:主治精液遺失、腎虛、遺精、白濁等症狀,常與補陰藥同用。藥物包含金櫻膏、芡實、龍骨、白蓮花蕊。金櫻膏需自行熬制,芡實等藥材和勻制成丸藥。

威喜丸:主治元陽不足、遺精、白濁、尿頻,以及婦女血虛、帶下、夢遺等症狀。藥物包含白茯苓、豬苓、黃蠟。白茯苓和豬苓同煮,曬乾後,再與黃蠟混合制成丸藥。

豬肚丸:主治尿頻。藥物包含蓮子,與豬肚同煮,去皮心,焙乾研末。

固精丸:主治腎虛火旺、遺精、心神不安等症狀。藥物包含酒炒黃柏、酒炒知母、牡蠣、煅龍骨、蓮子心、芡實、山茱萸、甘草制遠志、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