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1)

1. 治案

(白濁)

丹溪治一婦人,氣血兩虛有痰,痛風時作,陰火間起,小便白濁,或赤帶下。用青黛、蛤粉、樗皮、滑石、乾薑、黃柏,為末,神麯糊丸。仍用燥藥。

南陽太守松江張汝弼,曾患渴疾白濁,久服補腎藥,皆不效。一日遇一道人,俾服酒蒸黃連丸,其疾頓瘳。其製法:以宣黃連一斤,去須,煮,酒浸一宿,置甑上累蒸,至黑取出,曬乾,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日午、臨臥酒吞三十丸。臟毒下血者亦治。

汪石山治一男子,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神思恍惚,疲瘁食減,以女勞得之。服桑螵蛸散,未終劑尋愈。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其方: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板,以上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夜臥人參湯調下。

生生子治一人,患白濁,精淫淫下,醫藥三年不效。癸酉冬,孫診之,其脈兩寸短弱,兩關滑,兩尺洪滑。孫曰:此疾易愈,待來春之仲,一劑可瘳,而今時不可。《素問》有云:升降浮沉必順之。又曰:天時不可伐。其脈為濕痰下流症也。經曰:冶痰必先理氣。而脈書亦謂洪大而見於尺部者,陽乘陰也。

法當從陰引陽,今冬令為閉藏之候,冬之閉藏,實為來春發生根本。天人一理,若不顧天時,而強用升提之法,是逆天時而泄元氣,根本既竭,來春何以發生?故《素問》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必養必和,待其來復。公病本小,而歷治三年不效者,良由諸醫不知脈,不識病,不按時也。

至春以白螺螄殼火煅四兩為君,牡蠣二兩為臣,半夏、葛根、柴胡、苦參各一兩為佐,黃柏一兩為使,麵糊為丸,名曰端本丸。令早晚服之,不終劑而全愈。

又治周芻玉,豪放不拘,人言有晉人風,酒後益恣,而好男色,因患白濁。醫有以用補中益氣湯升提者,有以用六味地黃丸補陰者,有以用五苓散、六一散滲利者,有為降火者,有為溫補者,皆不效。又以草頭藥亂進之,肌瘦如削,膝軟如痿,患有年所。以診其脈,寸關皆數。

皆由酒後不檢所致也。中宮多濕多痰,積而為熱,流於下部,故濁物淫淫而下,久不愈矣。與以加味端本丸,服之而瘥。白螺螄殼四兩,牡蠣、苦參、葛根、黃柏各二兩,陳皮、半夏、茯苓各一兩,甘草五錢,面為丸。令早晚白湯下三錢。

李士材治李易齋患白濁,服五苓散數劑無效。診之兩尺大而澀,是龍火虛炎,精閼竅道。用牛膝、茯苓、黃柏、麥門冬、山藥、遠志、細辛、甘草,十劑而安。

又治吳伯玉閉精,時有文字之勞,患白濁,莖中痛如刀割,自服降火疏利之藥不效,改服補腎之藥又不效。李曰:精敗久蓄,已足為害,況勞心之餘,水火不交,坎離順用也,用萆薢分清飲,加茯苓、遠志、肉桂、黃連,四劑即效。兼服補中益氣,六味地黃丸,半月而安。後因勞復發,但服補中益氣一二劑即愈。

白話文:

[治療案例]

丹溪治療了一位婦女,她同時有氣血雙虧及痰濕問題,痛風偶爾發作,下焦火氣時時升起,小便呈現白色混濁,或是出現紅色白帶。他使用了青黛、蛤粉、樗皮、滑石、乾薑、黃柏等草藥,研磨成粉末,再以神麯糊製成藥丸。並持續使用去濕的藥物。

南陽太守松江的張汝弼,曾經患有口渴及小便混濁的疾病,長時間服用補腎藥物都沒有療效。有一天,他遇到一位道士,道士讓他服用酒蒸黃連丸,疾病馬上得到了緩解。製作方法是:取一斤的黃連,去除雜質,煮熟後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放在蒸籠上反覆蒸煮,直到變成黑色再取出曬乾,研磨成細粉,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中午及睡前,以酒吞服三十粒,對於臟腑中毒導致出血的病症也有療效。

汪石山治療了一位男性患者,一天要小便數十次,尿液像濃稠的米漿,顏色也是白色的,精神恍惚,疲倦乏力,食慾減退,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所致。服用桑螵蛸散,尚未吃完一個療程就痊癒了。此藥方可以安定心神,穩定意志,治療健忘和頻繁的小便,補充心氣。藥方成分包括: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板,各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晚上睡覺前用人參湯調服。

生生子治療了一位患有小便混濁的病人,精液持續流失,經過三年的治療都沒有成效。在癸酉年的冬天,孫醫生診斷他的脈象,發現兩寸部位的脈象短弱,兩關部位滑,兩尺部位洪滑。孫醫生說:這種病容易治療,等到來年春天的第二個月,服用一劑藥就可以痊癒,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根據《素問》的理論,治療時必須考慮到升降浮沉的原則。又說:不能違背自然界的節律。他的脈象顯示出濕痰下流的症狀。經典中說:治療痰濕,首先要調理氣機。而脈象學也指出,如果在尺部出現洪大的脈象,代表陰陽失衡。

依照治療原則,應該從陰性調理陽性。現在正值冬季,是收藏的季節,冬天的收藏實際上是為了春天生長打下基礎。天人合一的道理,如果不顧自然界的節律,強行使用提升的治療方法,這就是違背自然界的節律,洩漏元氣,如果根基已經耗盡,那麼來年春天如何生長呢?所以《素問》說:必須先考慮歲氣,不要破壞天和,必須養生,必須和諧,等待身體的自我修復。你的病本來就不嚴重,但經過三年的治療都沒有成效,原因在於醫生們不懂脈象,無法正確判斷病情,也沒有按照季節的變化來治療。

到了春天,以煅燒的白螺螄殼四兩為主藥,牡蠣二兩為輔藥,半夏、葛根、柴胡、苦參各一兩為佐藥,黃柏一兩為使藥,以麵糊製成藥丸,稱為端本丸。讓病人早晚服用,還沒吃完一個療程就完全康復了。

此外,他又治療了周芻玉,他性格豪放,不受約束,人們說他有晉人的風範,酒後更加放縱,喜歡男色,因此患上了小便混濁。有些醫生使用補中益氣湯提升氣機,有些醫生使用六味地黃丸滋補陰液,有些醫生使用五苓散、六一散利尿,有些醫生使用降火藥,有些醫生使用溫補藥,但都沒有療效。又有醫生隨意使用草藥,導致他肌肉瘦削,膝蓋軟弱,病情持續了一年。診斷他的脈象,寸關部位都是快速的。

這些都是因為酒後行為不檢點所致。脾胃部位濕氣和痰液過多,積聚成為熱氣,流向下半身,因此才會有混濁的分泌物流出,長時間無法痊癒。給予加味端本丸,服用後病情得到改善。白螺螄殼四兩,牡蠣、苦參、葛根、黃柏各二兩,陳皮、半夏、茯苓各一兩,甘草五錢,以麵粉製成藥丸。讓他在早晚以白開水吞服三錢。

李士材治療李易齋的小便混濁,服用幾劑五苓散都沒有療效。診斷他的兩尺部位脈象粗大且澀,這是因為龍火虛弱,導致精液堵塞在通道。使用牛膝、茯苓、黃柏、麥門冬、山藥、遠志、細辛、甘草,十劑後病情得到緩解。

另外,他也治療了吳伯玉的精液閉塞,他經常進行腦力勞動,患有小便混濁,尿道疼痛如刀割,自己服用降火和利尿藥物都沒有療效,改用補腎藥物也沒有療效。李士材說:精液長期儲存,已經對身體造成傷害,再加上勞心過度,水火失調,陰陽順用,使用萆薢分清飲,加上茯苓、遠志、肉桂、黃連,四劑後病情得到緩解。同時服用補中益氣和六味地黃丸,半個月後病情得到控制。後來因為勞累再次發作,只要服用一兩劑補中益氣就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