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5)
上集卷之三 (5)
1. 附論
上二十一味末之,蜜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酸棗仁湯
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川芎(一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八味腎氣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症。
熟地黃(八兩,真生懷慶,洗浸一宿,柳條甑砂鍋上蒸半日,曬乾。如式九次為度。臨用搗膏),乾山藥(四兩),山茱萸(四兩),牡丹(三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肉桂(一兩),附子(一兩)
上八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趙養葵曰:君子觀象於坎,而知腎中具水火之用。今人入房而陽氣易舉,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命門火衰也。真水竭則隆冬不寒,真火熄則盛夏不熱。是方也,熟地、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山萸皆濡腎之品,所以能壯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潤之物,能於水中補火,所以能益水之源。水火得其養,則腎氣復矣。
柯韻伯曰: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夫水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氣之動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火少則生氣,火壯則食氣,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腎家之少火,遊行其間,以息相吹耳。若命門火衰,少火幾於熄矣。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
此腎氣丸納桂、附於滋陰劑中,是藏心於淵,美厥靈根也。命門有火,則腎有生氣矣。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斯知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矣。且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脾胃因虛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虛火不歸其部,而失血亡陽者,亦納氣而歸封蟄之本矣。
白話文:
[附論]
將上列二十一味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般大小的藥丸。空腹時服用一丸,以酒送服,一百丸為一個療程。
酸棗仁湯:
取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川芎一兩。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八升,先煮酸棗仁至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八味腎氣丸,用於治療命門火衰,導致脾胃虛寒,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下元虛弱,腹部疼痛,夜尿頻多等症狀。
取熟地黃八兩(需選擇懷慶產的優質熟地黃,洗淨浸泡一夜後,用柳條編織的甑子放在砂鍋上蒸半日,曬乾,如此反覆九次。使用前搗成膏狀)、山藥四兩、山茱萸四兩、牡丹皮三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肉桂一兩、附子一兩。
以上八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酒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趙養葵說:君子觀察坎卦的卦象,就能明白腎臟具有水火並濟的作用。現代人房事過度,容易導致陽氣耗損,陰虛火旺;性功能減退,則是命門火衰的表現。真水不足,則冬天不覺得寒冷;真火衰弱,則夏天不覺得炎熱。這個方子中,熟地黃、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山茱萸都是滋養腎陰的藥物,能增強腎臟的水分;肉桂、附子是溫熱辛潤的藥物,能在腎水中補充陽氣,從而滋養腎陽。腎臟的水火得到滋養,腎氣就能恢復了。
柯韻伯說:命門之火是腎臟中的陽氣。水的特性是靜止的,但卻能川流不息,這是因為氣的運動和火的溫煦作用,而不是指有形之火。但火太少則生機不足,火太盛則耗氣,所以火不能太盛,也不能太衰。所謂火生土,是指腎臟中少許的陽氣,在腎臟中運行,相互作用。如果命門火衰,少許的陽氣幾乎要熄滅了。想要溫暖脾胃的陽氣,必須先溫暖命門的火。
這個腎氣丸將肉桂、附子加入滋陰的藥物中,如同將心藏於深淵,滋養其根本。命門有火,則腎臟有生機。所以不叫溫腎丸,而叫腎氣丸。這說明腎臟以氣為主,腎臟得到氣,脾土就能自然生長。而且,如果身體虛弱,用溫補之氣,就能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疾病。即使是虛火不歸其位,或失血亡陽,也能通過補氣來恢復其正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