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八 (1)

1. 郁證例方

逍遙散,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潮熱,往來寒熱,口乾便澀,月經不調。

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

加煨薑、薄荷煎。

趙羽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蓋肝性急善怒,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鬱,鬱則火動而諸症生矣。發於上則頭眩耳鳴,而或為目赤;發於中則胸滿脅痛,而或作吞酸;發於下則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發於外則寒熱往來,似瘧非瘧。凡此諸症,何莫非肝鬱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者,其說有二,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

蓋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氣虛,則九地不升,而木因之郁;陰血少則木無水潤,而肝遂以枯。方用白朮、茯苓者,助土氣以升木也;當歸、白芍者,益榮血以養肝也;丹皮解熱於中;梔子清火於下;獨柴胡一味,一以厥陰報使,一以升發諸陽。經云木鬱達之,柴胡其要矣。

加味歸脾湯

即歸脾加丹皮、梔子。

補心丸,能養心神,又治心氣不足,可與歸脾、壽脾功用相當。以治七情內傷之郁,不但補心,兼補五臟,無偏勝之弊。

人參,川歸,牛膝,黃耆,木通,麥冬,遠志,石菖蒲,香附,天冬,花粉,白朮,貝母,熟地,茯神,地骨皮

上為細末,大棗肉為丸,酒或圓眼湯送下五七十丸。

分氣飲

木通,青皮,半夏,陳皮,茯苓,甘草,肉桂,桑皮,腹皮,羌活,紫蘇,生薑,燈草,大棗

水煎服。

七情交感丹

香附(童便浸七日,曬乾,醋炒黃,一斤),茯神(去心、皮,人乳浸,日曬夜露七日夜,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空心滾湯細嚼一丸。

越鞠丸,統治諸郁。

香附,蒼朮,川芎,山梔,神麯

為末,水泛成丸,如綠豆大,白湯下百丸。

四磨湯,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人參,烏藥,沉香,檳榔

等份,濃磨,煎三四沸,溫服。

—方,去人參,加枳實、木香,名五磨飲子,治氣厥。

七氣湯,治七情氣鬱。

半夏,厚朴,茯苓,紫蘇

加薑、棗煎。

四七湯,治七情氣鬱。

人參,官桂,半夏,甘草

加姜煎。

心腹痛,加玄胡索。

化肝煎,治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症。

青皮,陳皮,白芍(各二錢),丹皮,梔子,澤瀉(各一錢五分),土貝母(二三錢)

寒熱加柴胡,下血加地榆。

逍遙飲,治思郁過度,致傷心脾衝任之源,氣血日枯。

當歸(二三錢),白芍(一錢五分),熟地(三五錢),棗仁(二錢),茯神(一錢五分),遠志(三五分),陳皮(八分),炙草(一錢)

氣虛加人參。

解肝煎,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症。

陳皮,半夏,厚朴,茯苓(各一錢五分),蘇葉,白芍(各一錢),砂仁(七分),姜(三五片)

白話文:

郁證例方

逍遙散適用於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潮熱、往來寒熱、口乾便澀、月經不調等症。組成藥物為: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加煨薑、薄荷煎服。

趙羽皇認為,肝臟容易急躁,需用甘味藥物緩解。肝性急躁易怒,氣機上行則順暢,下行則鬱結,鬱結則肝火動而致諸症。肝鬱表現為:上則頭暈耳鳴、目赤;中則胸悶脅痛、吞酸;下則少腹疼痛、疝氣、小便不利;外則寒熱往來,類似瘧疾卻非瘧疾。這些症狀都是肝鬱的表現。肝鬱的原因有二:一是血少不能滋養肝臟;二是肝臟如同木氣,需土氣滋養,水氣灌溉。中氣虛則土氣不能上升滋養肝木,陰血少則肝木缺水滋潤而枯竭。方中白朮、茯苓助土氣以升木;當歸、白芍益血以養肝;丹皮清解裡熱;梔子清下焦火;柴胡則一方面通達厥陰,一方面升發陽氣,如同經書所說「木鬱達之,柴胡其要矣」。

加味歸脾湯:在歸脾湯的基础上加丹皮、梔子。

補心丸:能養心神,治療心氣不足,功效與歸脾湯、補脾湯相當。用於治療七情內傷導致的鬱證,不僅補心,還能兼補五臟,不會出現偏勝的弊端。組成藥物為:人參、川歸、牛膝、黃耆、木通、麥冬、遠志、石菖蒲、香附、天冬、花粉、白朮、貝母、熟地、茯神、地骨皮。製成細末,以大棗肉為丸,酒或圓眼湯送服,每次五七十丸。

分氣飲:組成藥物為:木通、青皮、半夏、陳皮、茯苓、甘草、肉桂、桑皮、腹皮、羌活、紫蘇、生薑、燈草、大棗,水煎服。

七情交感丹:組成藥物為:香附(童便浸泡七日,曬乾,醋炒黃,一斤)、茯神(去心皮,人乳浸泡,日曬夜露七日,四兩)。製成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小,空腹用滾燙開水送服,每次一丸,細嚼慢咽。

越鞠丸:主治各種鬱證。組成藥物為:香附、蒼朮、川芎、山梔、神麴,製成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小,白開水送服,每次百丸。

四磨湯:治療七情導致的氣逆、上氣喘急、胸悶不食。組成藥物為:人參、烏藥、沉香、檳榔,等量研磨,煎煮三四沸,溫服。去人參,加枳實、木香,名為五磨飲子,治療氣厥。

七氣湯:治療七情導致的氣鬱。組成藥物為:半夏、厚朴、茯苓、紫蘇,加薑、棗煎服。

四七湯:治療七情導致的氣鬱。組成藥物為:人參、官桂、半夏、甘草,加薑煎服。心腹疼痛者,加玄胡索。

化肝煎:治療怒氣傷肝,導致氣逆動火,出現煩熱、脅痛脹滿、出血等症狀。組成藥物為:青皮、陳皮、白芍(各二錢)、丹皮、梔子、澤瀉(各一錢五分)、土貝母(二三錢)。寒熱者加柴胡,出血者加地榆。

逍遙飲:治療思慮過度,導致傷及心脾衝任,氣血日漸枯竭。組成藥物為:當歸(二三錢)、白芍(一錢五分)、熟地(三五錢)、棗仁(二錢)、茯神(一錢五分)、遠志(三五分)、陳皮(八分)、炙甘草(一錢)。氣虛者加人參。

解肝煎:治療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症。組成藥物為:陳皮、半夏、厚朴、茯苓(各一錢五分)、蘇葉、白芍(各一錢)、砂仁(七分)、薑(三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