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1)
上集卷之十七 (1)
1. 痰證例方
二陳湯,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陳皮,半夏(各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
加丁香,治嘔吐吞酸,胃脘痛。加蒼朮,治嘔吐清水如注。加黃芩,治熱痰。加桂、附,治寒痰、痰瘧、厥冷。
李士材曰:肥人多濕,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濕;陳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氣;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濕之功;甘草佐陳皮,同致調和之力。
六君子湯,治一切中氣虛弱生痰。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一錢),陳皮,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柯韻伯曰: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飲,因而肌膚消瘦,喘咳嘔噦,諸症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氣分之總方也,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
諸氣既治,病安從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矣。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而膹郁可開也。四君得四輔而補力培宣,四輔有四君而元氣大振,相須而益彰者乎。
茯苓湯
茯苓,白朮(各五錢,炒)
—方有白芍,名白朮散。
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
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五分)
上為末,薑汁為丸。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硃砂消痰丸
膽星(五錢),硃砂(二錢,另研),麝香(二分,另研)
上為末。臨臥薑湯調下。
五飲湯,治五飲最效。
旋覆花,人參,橘紅,枳實,白朮,茯苓,厚朴,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心,白芍,甘草(各等份)
每兩分二服。姜十片,水二鍾煎服。因酒成飲,加葛花、砂仁。
白朮丸,治濕痰咳嗽。
南星,半夏(各一兩),白朮(一兩五錢)
蒸餅為丸,薑湯下四錢。
川芎丸,消風化痰,清利上膈。
川芎,薄荷(各七兩),桔梗(十兩),甘草(三兩五錢),防風(二錢五分),細辛(五錢)
上為細末,蜜丸,每丸重三分。每服一丸,臨臥細茶下。
防風丸,治一切痰。
防風,川芎,天麻,甘草(各二兩),硃砂(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荊芥湯下。
利金湯,治氣壅之痰。
桔梗,貝母,陳皮(各三錢),枳殼(一錢五分),茯苓(二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不拘時服。
潤肺湯
白話文:
痰證例方
二陳湯: 治療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組成:陳皮、半夏(各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水二鍾,薑三片。
加減:加丁香,治嘔吐吞酸、胃脘痛;加蒼朮,治嘔吐清水如注;加黃芩,治熱痰;加桂枝、附子,治寒痰、痰瘧、厥冷。
李士材說明:肥胖的人多濕,濕邪夾雜熱邪而生痰,熱邪推動氣機逆流向上。半夏辛味,能通利二便而祛除濕邪;陳皮辛味,能通暢三焦而理氣;茯苓輔助半夏,共同發揮燥濕功效;甘草輔助陳皮,共同達到調和的作用。
六君子湯: 治療一切中氣虛弱所致的痰證。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一錢)、陳皮、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減:加木香、砂仁,名為香砂六君子湯。
柯韻伯說明:經書說:體質強壯的人,氣機運行則病癒,體質虛弱的人,氣機停滯則生病。人體處於氣機流通之中,依靠氣機而生存,而氣機的根本在於胃氣。食物由陰入,滋養陽氣,晝夜循環,周流於內外。如果氣機運行不暢,就會有痰飲積聚,出現脹滿不食,或生痰飲,進而肌膚消瘦,喘咳嘔吐等症狀,最終危及生命。四君子湯是治療氣虛的總方,人參補充元氣,白朮健脾益氣,茯苓利水滲濕,甘草調和諸藥。
諸氣已治,病從何來?然而要撥亂反正,也不能不加調理,必須加入行氣的藥物來輔助,這樣補益藥物就不會滯澀而不通,所以加入陳皮以疏通肺金的逆氣,半夏以疏通脾土的濕氣,這樣痰飲就能去除。加木香以疏通三焦的瘀滯之氣,加砂仁以溫通脾腎的元氣,這樣氣機鬱結就能得以疏通。四君子湯得四輔藥而補益之力大增,四輔藥有四君子湯而元氣大振,互相輔助,功效更加顯著。
茯苓湯:
組成:茯苓、白朮(各五錢,炒)。
加減:方中加白芍,名為白朮散。
指迷茯苓丸: 治療中脘留滯的痰飲,伴有臂痛難舉,手足不能轉動。
組成: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五分)。
用法:研末,薑汁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薑湯送服。
硃砂消痰丸:
組成:膽星(五錢)、硃砂(二錢,另研)、麝香(二分,另研)。
用法:研末。睡前用薑湯送服。
五飲湯: 治療各種痰飲,療效最佳。
組成:旋覆花、人參、橘紅、枳實、白朮、茯苓、厚朴、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枝、白芍、甘草(各等份)。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薑十片,水二鍾煎服。因飲酒而引起的痰飲,可加葛花、砂仁。
白朮丸: 治療濕痰咳嗽。
組成:南星、半夏(各一兩)、白朮(一兩五錢)。
用法:用蒸餅做成丸劑,薑湯送服四錢。
川芎丸: 消風化痰,清利上焦。
組成:川芎、薄荷(各七兩)、桔梗(十兩)、甘草(三兩五錢)、防風(二錢五分)、細辛(五錢)。
用法:研細末,蜜丸,每丸重三分。每次服用一丸,睡前用淡茶送服。
防風丸: 治療一切痰證。
組成:防風、川芎、天麻、甘草(各二兩)、硃砂(五錢)。
用法:研末,煉蜜丸,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一丸,荊芥湯送服。
利金湯: 治療氣機阻滯引起的痰證。
組成:桔梗、貝母、陳皮(各三錢)、枳殼(一錢五分)、茯苓(二錢)、甘草(五分)。
用法:水二鍾,薑五片,不拘時服用。
潤肺湯: (內容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