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上集卷之十三 (1)
1. 治案
朱丹溪治一老人,頭目昏眩而重,手足無力,吐痰相續,脈左散大而緩,右緩大不及左,重按皆無力,飲食略減而微渴,大便四日始一行。醫投風藥。朱曰:若是至春必死。此大虛症,宜大補之。以參、耆、歸、芍、白朮、陳皮濃煎,下連柏丸三十粒。服一劑後,而精力如丁年。連柏丸,薑汁炒,姜糊為丸。冬加乾薑少許。
薛立齋治一富商,飲食起居失宜,大便於結。服潤腸等丸後,胸腹不利,飲食不甘,口乾體倦,發熱吐痰。服二陳、黃連之類,前症益甚,小便滴瀝,大便泄瀉,腹脹少食。服五苓、瞿麥之類,小便不通,體腫喘嗽。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而愈。
又治一人,咳嗽吐痰。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之類,口渴作熱。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運化;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以六君子湯加炮姜,溫補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安。
生生子治一人,心血不足,胃中有痰,下元陽氣不充,脈六部皆弱,惟右關滑。以遠志、枸杞子各四兩,巴戟、菟絲子、破故紙、山茱萸各二兩,五味子、白茯神、人參各一兩,煉蜜為丸,空心服,淡鹽湯送下三錢。外以固陽鎖金丹助之,龍齒、益智各一兩,黃柏二兩,辰砂、甘草、蓮花心各五錢,芡實粉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夜燈心湯送下一錢五分,極能固精。
白話文:
[治療案例]
朱丹溪治療了一位老者,他感到頭暈目眩且沉重,四肢乏力,持續咳嗽且有痰,左手脈搏散大且緩慢,右手脈搏雖緩大但不如左手,深度按壓都顯示無力,食慾略微下降並伴有輕微口渴,大便四天才排一次。醫生開了風藥給他。但朱丹溪說,如果照這樣下去,到春天他必然會去世。這是一種極度虛弱的病症,應該大補。於是使用了人參、黃耆、當歸、芍葯、白朮、陳皮濃煎,並配以連柏丸三十粒一同服用。服用一劑後,老人的精力恢復得像壯年一樣。連柏丸需用薑汁炒製,薑糊製成丸。冬季可加入少量乾薑。
薛立齋治療一位富商,因飲食作息不當,導致大便乾結。服用潤腸丸後,出現胸腹不適,食慾不佳,口乾疲倦,發燒及咳嗽。再服用二陳湯和黃連等藥物,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小便滴瀝,大便瀉瀉,腹部脹痛,食慾不佳。服用五苓散、瞿麥等藥物後,小便不通,身體浮腫,呼吸困難。最後使用金匱腎氣丸和補中益氣湯,病情才得以痊癒。
另外,薛立齋還治療了一位患者,咳嗽且有痰。起初使用二陳湯,黃芩、黃連、枳殼等藥物,出現胸悶氣喘,清晨大量咳痰。後加蘇子、杏仁等藥物,但口渴且有熱感。薛立齋分析:清晨咳痰,是脾虛無法運化;胸悶氣喘,脾虛無法滋養肺臟;口水自流,脾虛無法控制;口乾渴,脾虛無法產生津液。於是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溫補脾胃。再用八味丸,補充腎氣以安神。
生生子治療了一位患者,心臟血氣不足,胃中有痰,下元陽氣不足,六脈都顯得微弱,只有右關部位脈象滑。使用遠志、枸杞子各四兩,巴戟、菟絲子、破故紙、山茱萸各二兩,五味子、白茯神、人參各一兩,煉蜜製成丸,空腹服用,淡鹽湯送服三錢。另外使用固陽鎖金丹輔助治療,龍齒、益智各一兩,黃柏二兩,辰砂、甘草、蓮花心各五錢,芡實粉打糊製成丸,梧桐子大小,每晚用燈心湯送服一錢五分,極能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