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5)
上集卷之十七 (5)
1. 腎虛有痰者宜補腎以引其歸臟
惟大補真元,察其腎中之陰陽而施治之。若腎中陰虛者,壯水之主;陽虛者,益火之源。如是則陰陽相濟,水充而痰自化,火足而痰自寧,不治痰而痰自不生矣。
白話文:
治療腎虛夾痰,應著重於補益腎氣,使其精氣歸於臟腑。 要仔細辨別腎臟陰陽虛實的情況來治療。如果腎陰虛,就要滋補腎陰;如果腎陽虛,就要溫補腎陽。這樣陰陽就能平衡,腎水充足,痰液自然化解;腎陽充足,痰液自然平息,根本不必直接治療痰,痰症自然就不會產生了。
2. 附:雜證各種痰
3. 中脘停痰
《活人書》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膈痞滿,類傷寒,但不頭痛,項強為異。五飲湯。
白話文:
《活人書》中提到:如果胃部(中脘)有痰積聚,會使人感到陣陣發冷和高燒,對風特別敏感且容易自發性出汗,胸部和上腹部會有脹滿不適的感覺,這些症狀與感冒類似,但是不會有頭痛和頸部僵硬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五飲湯來治療。
4. 脾經濕痰
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休,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二陳湯,六君子湯,白朮丸。
白話文:
[脾臟相關的濕痰問題] 症狀表現為脈搏緩慢、面色萎黃,身體感到沉重,非常想躺下休息且不停止,腹部有脹氣感,食物不易消化,痰質滑潤且容易咳出。對於此類情況,可以考慮使用二陳湯、六君子湯以及白朮丸這幾種藥方來進行治療。
5. 肺經燥痰
脈澀面白,上氣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利金湯,潤肺飲,人參逍遙散,觀音應夢散。
白話文:
[症狀表現]:脈象滯澀,面色蒼白,呼吸急促,時有寒熱交錯的感覺,情緒低落悲傷,痰液乾澀且不易咳出。
[治療方法]:可服用「利金湯」、「潤肺飲」、「人參逍遙散」及「觀音應夢散」等藥方來調理。
6. 肝經風痰
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閉澀,時有躁怒,其痰清而多泡。水煮金花丸,防風丸,川芎丸。
白話文:
[肝經風痰症狀]:脈搏呈現弦緊狀,臉色青黑,四肢感到脹滿悶痛,排尿和排便不順暢,常會感到焦躁易怒,痰液清澈且含有大量泡沫。
治療上可以考慮使用以下藥物:金花丸、防風丸以及川芎丸,這些藥物需用水煮製服用。
7. 心經熱痰
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小黃丸,大黃湯,小柴胡加半夏湯。
白話文:
[心臟相關的熱痰症狀]
病徵表現為脈象洪大,臉色紅赤,感到煩躁及心痛,口渴且嘴脣乾燥,經常無故發笑,痰質硬且常結成塊狀。
治療上可考慮使用的小黃丸,大黃湯,以及小柴胡湯添加半夏的處方。
8. 腎經寒痰
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薑桂丸,八味丸,胡桃理中湯。
白話文:
[腎臟受寒及痰濕問題]
脈象顯示深沉,面色晦暗,小便時感到急迫且疼痛,雙腳冰冷且血循不順,心裡常感到恐懼不安,所吐的痰呈現黑色點狀且質地較為稀薄。
建議用藥:薑桂丸、八味丸以及胡桃理中湯。這些都是用來溫補腎陽、驅除寒氣和化解痰濕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