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八 (1)

1. 總論

吳澄曰:人身之氣血,循環不息,內外相通。有內之症,而或及乎外者;有外之症,而連及乎內者,總以氣血之強弱為虛實也。嘗見瘡瘍門中,不顧根本,而以追蝕攻毒為事,以致潰膿不止,日久成漏,變為虛勞者有之。夫勞損,內症也;瘡瘍,外症也,日久成瘻,是外之症而連及乎內矣。

經曰:陷脈為瘻,留連肉腠是也。夫毒氣流注經絡,或誤為刀針所傷,艾火所灸,故陷脈而氣血漏泄,或生於頸項四肢,及腰背胸脅之處。其本體實而素強,為外因所得者,治之易愈。若本體素弱,精血不足之人,纏綿日久,淹滯歲月,膿水無休,最為可慮。蓋榮衛循環,周流無間,脈有所陷不行,必侵入內,極至骨髓,滲泄人之精血,走漏人之真氣,雖曰外疾,其實癆瘵之候也。

白話文:

吳澄曰:人身之氣血,循環不息,內外相通。有內之症,而或及乎外者;有外之症,而連及乎內者,總以氣血之強弱為虛實也。

吳澄說:人體的氣血,不斷循環流動,內外互相聯繫。有的內在疾病,會影響到外在表現;有的外在疾病,也會連帶影響到內在,總歸來說,氣血的強弱決定了虛實的狀態。

嘗見瘡瘍門中,不顧根本,而以追蝕攻毒為事,以致潰膿不止,日久成漏,變為虛勞者有之。夫勞損,內症也;瘡瘍,外症也,日久成瘻,是外之症而連及乎內矣。

我曾經見過一些治瘡瘍的人,不顧疾病的根本,只一味地追逐蝕除毒素,結果導致膿水不斷潰出,時間久了形成漏孔,最終變成虛勞。勞損是內在疾病,瘡瘍是外在疾病,時間久了形成瘻管,這就是外在疾病影響到內在的例子。

經曰:陷脈為瘻,留連肉腠是也。夫毒氣流注經絡,或誤為刀針所傷,艾火所灸,故陷脈而氣血漏泄,或生於頸項四肢,及腰背胸脅之處。

經書上說:「陷脈就是瘻管,毒氣停留在肌肉腠理的結果。」毒氣流注經絡,有時被誤認為刀針傷或艾灸的傷害,因此造成陷脈,氣血漏泄,瘻管可能會長在頸項、四肢,以及腰背、胸脅等部位。

其本體實而素強,為外因所得者,治之易愈。若本體素弱,精血不足之人,纏綿日久,淹滯歲月,膿水無休,最為可慮。

如果身體本質強壯,是外在因素造成的疾病,治療起來容易痊癒。但如果身體本質虛弱,精血不足,疾病纏綿日久,拖延多年,膿水不斷流出,那就非常令人擔憂。

蓋榮衛循環,周流無間,脈有所陷不行,必侵入內,極至骨髓,滲泄人之精血,走漏人之真氣,雖曰外疾,其實癆瘵之候也。

因為營衛之氣循環流動,無時無刻不在運行,脈絡一旦出現阻礙,氣血就會滲入內部,最終到達骨髓,耗損人體精血,散失人體真氣,雖然說是外在疾病,但實際上卻是癆瘵的徵兆。

2. 九漏

—曰狼漏。始發於頸,腫,無頭有根,起於缺盆之上,延連耳根腫大。此得之憂患,氣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空青主之,商陸為之佐。

二曰鼠漏。始發於頸,無頭尾,如鼷鼠,使人寒熱脫肉。此得之食,有鼠毒不去,其根在胃。貍骨主之,知母為之佐。

三曰螻蛄漏。始發於頸項,狀如腫。此得之食瓜果,實毒不去,其根在大腸。荏子主之,桔梗為之佐。

四曰蠱漏,始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相連,已潰,此得之飲流水中,有風毒不去,其根在脾。雄黃主之,黃芩為之佐。又名蜂漏。

白話文:

狼漏一開始從脖子長出腫塊,沒有頭部,有根部,從鎖骨上方開始,蔓延到耳根腫大。這是因為憂愁煩惱,氣往上走無法往下,根源在肝(或肺)。空青可以主治,商陸可以輔助。

鼠漏一開始從脖子長出腫塊,沒有頭尾,形狀像老鼠,會讓人發冷發熱,肉體消瘦。這是因為吃了有老鼠毒素的食物,毒素無法排出,根源在胃。貍骨可以主治,知母可以輔助。

螻蛄漏一開始從脖子到肩膀長出腫塊,形狀像腫瘤。這是因為吃了瓜果,果實的毒素無法排出,根源在大腸。荏子可以主治,桔梗可以輔助。

蠱漏一開始從脖子長出腫塊,瘰癧在三四個地方連在一起,已經潰爛。這是因為喝了有風毒的流水,毒素無法排出,根源在脾。雄黃可以主治,黃芩可以輔助。蠱漏又叫做蜂漏。

五曰蚍蜉漏。始發於頸,初得如傷寒。此得之食中有蚍蜉毒下去,其根在腎。礬石主之,防風為之使。

六曰蠐螬漏。始發於項下,無頭尾,如棗核塊,累累生皮中,使人寒熱心滿。此得之因喜怒哭泣,其根在心。礬石主之,白朮為之佐。

七曰浮沮漏。始發於頸,如兩指,使人寒熱欲臥。此得之因思慮憂愁,其根在膽。地膽主之,甘草為之佐。

八曰瘰癧漏。始發頸,有根,初痛苦,令人寒熱。此得之因新沐濕結,發汗流於頸所致,其根在腎。雌黃主之,芍藥為之佐。

白話文:

第五種漏症叫做蚍蜉漏,一開始發病於頸部,剛開始的症狀像傷寒。這是因為吃進了含有蚍蜉毒的食物,毒素往下走,根源在腎臟。用礬石主治,防風為輔藥。

第六種漏症叫做蠐螬漏,一開始發病於項下,沒有頭尾,像棗核一樣,一塊一塊地長在皮肉裡,讓人感到寒熱,胸口鬱悶。這是因為喜怒哀樂、哭泣所導致,根源在心臟。用礬石主治,白朮為輔藥。

第七種漏症叫做浮沮漏,一開始發病於頸部,像兩個手指那麼大,讓人感到寒熱,想要躺下休息。這是因為思慮過度、憂愁所導致,根源在膽囊。用地膽主治,甘草為輔藥。

第八種漏症叫做瘰癧漏,一開始發病於頸部,有根,剛開始很痛苦,讓人感到寒熱。這是因為新洗完澡之後,濕氣凝結,汗水流到頸部所致,根源在腎臟。用雌黃主治,芍藥為輔藥。

九曰轉脈漏。始發於頸,濯濯脈轉,若驚惕,身振寒熱。此得之因驚臥失枕,其根在小腸。(一作心。),斑蝥主之,白芷為之佐。

論曰:夫九漏之為病者,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何氣使生?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堤留於脈而不去者也。鼠瘻之本,根皆在臟,其末上出於頸腋之下。其浮於脈中,而未著於肌膚,而外為膿血者易去。去之奈何?曰:請從其末,引其本,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已。

決其死生奈何?曰:及其目,視其中有赤脈從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白話文:

轉脈漏這種病,一開始會出現在頸部,脈搏跳動異常,像是驚慌失措,身體還會發抖、忽冷忽熱。這是因為睡覺時驚嚇,沒有枕頭造成的,病根在小腸(或心臟)。可以用斑蝥治療,白芷作為輔助藥材。

古人說,九漏這種病,會造成頸部和腋窩出現寒熱瘰癧,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是因為鼠瘻的寒熱毒氣,在脈絡中停留不去造成的。鼠瘻的病根在臟腑,末端會從頸部和腋窩下方冒出來。如果毒氣只是浮在脈絡中,還沒深入肌膚,而且外觀只是膿血,就比較容易治癒。要怎麼治呢?應該從末端引導病根,讓它逐漸消失,就能消除寒熱,只要仔細遵循醫囑,慢慢治療,就能痊癒。如果病灶小如麥粒,只要一針就能感知,三針就能痊癒。

要怎麼判斷病人能否活下來呢?可以觀察他的眼睛,看裡面是否有紅色脈絡從上下貫穿瞳孔,如果看到一條脈絡,就會在一年內死亡;看到一條半脈絡,就會在一歲半內死亡;看到兩條脈絡,就會在兩年內死亡;看到兩條半脈絡,就會在兩年半內死亡;看到三條脈絡,就會在三年內死亡。如果紅色脈絡沒有貫穿瞳孔,就可以治療。

3. 附骨疽漏變成虛損

有因勞傷筋骨,而殘損其脈者;有恃酒力入房,而困鑠其陰者;有憂思鬱怒,而留結其氣者;有風邪寒濕,而腠滯其經者。凡人於環跳穴處,無故痠痛,久而不愈者,便恐附骨生疽,速當因症調治,不可遲也。蓋其初起,不過少陽經一點逆滯,遏而不散,則以漸而壅,壅則腫,腫則潰,至其延漫,則三陰三陽,無不連及,而全腿俱潰。然此症無非元氣大虧,不能運行,故致留滯而不散,而後至決裂,誠危症也。

若潰後脈和,雖見困弱之甚,只以大補氣血為主,皆可保全。若潰後脈反洪芤,而煩躁不寧,發熱口渴,則必不可治。

薛氏云:大抵此症,雖腫有淺深,感有輕重,其所受皆因真氣虛弱,邪氣得以深襲。若真氣壯實,邪氣焉能為患也?故附骨疽及鶴膝風症,惟腎虛者多患之。前人用附子以溫補腎氣,而又能行藥勢散寒邪也。

白話文:

有些人因為勞損筋骨而傷了筋脈,有些人因為過度飲酒縱慾而耗損了腎氣,有些人因為憂慮、鬱悶、生氣而導致氣血不通,有些人因為風寒濕邪入侵而阻塞了經絡。如果有人在環跳穴附近莫名其妙地酸痛,而且久治不愈,就要小心可能是附骨疽,應及早根據症狀進行治療,不可延誤。因為剛開始只是少陽經脈有一點逆滯,如果不能及時疏通,就會逐漸積聚,積聚就會腫脹,腫脹就會潰爛,如果任其蔓延,就會波及三陰三陽,整條腿都可能潰爛。這類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元氣虧虛,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氣血停滯而無法散開,最終導致潰爛,非常危險。

如果潰爛後脈象平和,即使身體非常虛弱,只要以補氣血為主,就能痊癒。但如果潰爛後脈象反常地洪大而虛浮,患者還感到煩躁不安,發熱口渴,那就無藥可救了。

薛氏說:附骨疽的腫脹程度和感染程度可能不同,但根本原因都是真氣虛弱,導致邪氣趁虛而入。如果真氣充足,邪氣就無法侵犯。因此,附骨疽和鶴膝風大多發生在腎虛的人身上。古人使用附子來溫補腎氣,也能促進藥力散寒邪。

澄按:凡病皆以真氣為主。素稟強壯,身體健旺,偶有所感,元氣足以勝邪,自無容身之地,無論內外各症,藥易奏效,治易收功也。惟腎虛之人,真氣不足,每遇一症纏綿,藥難奏功,日久月深,膿水清稀,而內則咳嗽吐痰,潮熱,食少泄瀉,終歸虛勞之癥結局矣。

白話文:

澄按: 凡是疾病的發生,都以人體的真氣為根本。若天生體質強健,身體健康,偶爾遇到一些病症,元氣充足足以抵禦外邪,外邪自然無處可藏,無論內外各種疾病,用藥容易奏效,治療也容易取得成效。

但是,對於腎虛之人,真氣不足,每次遇到疾病就容易纏綿難癒,藥物難以奏效。久而久之,體內膿水稀薄,並且伴隨咳嗽吐痰、潮熱、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最終會走向虛勞的結局。

4. 鶴膝風變漏

鶴膝風,乃調攝失宜,虧損足三陰經,風邪乘虛而入,以致肌肉日瘦,內熱減食,膝大腿細,經久不消,則極陰生陽,潰而出水,或為漏證。宜服內塞散,及附子餅灸之。或脈大,或發渴者,俱不治,以其真氣虛而邪氣實也。

白話文:

鶴膝風是因調養失當,損傷足三陰經,導致風寒趁虛而入,進而引起肌肉日漸消瘦、體內有熱、食慾不振,膝蓋和大腿變細,久治不愈,最終陰氣過盛轉為陽氣,導致水腫或漏泄。應該服用內塞散和附子餅灸治。若脈搏強勁或口渴,則無法治療,因為這表示身體虛弱而邪氣盛行。

5. 多骨疽

多骨疽者,由瘡瘍久潰,氣血不能營於患處,邪氣陷襲,久則爛筋腐骨而脫出,屬足三陰經虧損之症也。用補中益氣湯,以固根本。若陰火發熱者,佐以六味,壯水之主,以鎮陽光。陽氣虛寒者,佐以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外以附子餅、蔥熨法,祛散寒邪,補接陽氣,則骨自脫,瘡自斂也。

若腎氣虧損,其骨漸腫,荏苒歲月,潰而出骨,亦用前法。若投以克伐之劑,復傷真氣,鮮有不誤者矣。

白話文:

患有多骨疽者,是因為瘡瘍久久潰爛,氣血無法滋養患處,邪氣趁虛而入,時間久了就會腐爛筋骨,導致骨頭脫落。這屬於足三陰經虧損的症狀。

應當使用補中益氣湯來固本培元。如果患者陰火旺盛,伴隨發熱症狀,可佐以六味地黃丸,滋陰降火,以鎮壓陽氣過盛。如果陽氣虛寒,可佐以八味丸,補益腎陽,消除陰寒。

外用附子餅和蔥熨法,驅散寒邪,補充陽氣,就能讓骨頭自然脫落,瘡口自然癒合。

如果患者腎氣虧損,骨頭漸漸腫大,經過漫長的時間後,潰爛露出骨頭,也可用以上方法治療。如果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反而會損傷正氣,極易造成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