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三 (3)

1. 肺癰肺痿例方

二冬湯,咳嗽,火盛水虧,痰涎腥穢,將成癰痿。

天冬,麥冬,生地,熟地,款冬花,桔梗,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參,瓜蔞仁

團參飲子,久嗽肺虛成癰痿。

紫團參,紫菀茸,款冬花,烏梅

白話文:

二冬湯用於治療咳嗽,症狀表現為火氣旺盛,津液虧損,痰液腥臭,有發展成癰疽或痿病的趨勢。藥物包括天冬、麥冬、生地、熟地、款冬花、桔梗、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參、瓜蔞仁。

團參飲子則用於治療久咳導致肺虛,並發展成癰疽或痿病的患者。藥物包括紫團參、紫菀茸、款冬花、烏梅。

參朮補脾湯,治肺疽,脾氣虧損,久咳膿血,或中滿不食,必服此藥,補脾土以生肺金,否則不治。

人參,白朮(各二兩),黃耆(二錢五分),茯苓,當歸,陳皮(各一錢),北五味(四分),桔梗(六分),炙甘草(五分),麥冬(七分)

薑、棗煎服。

參耆補肺湯,治肺腎不足,虛火上炎,痰壅,或吐膿血。

白話文:

參術補脾湯,可以治療肺部化膿,脾氣虛損,長期咳嗽吐膿血,或是腹部飽滿不想吃飯的症狀。一定要服用此藥,因為補脾土才能生肺金,否則就無法治癒。

藥方如下:人參、白朮各兩錢,黃耆二錢五分,茯苓、當歸、陳皮各一錢,北五味四分,桔梗六分,炙甘草五分,麥冬七分,

用薑、棗煎服。

參耆補肺湯,可以治療肺腎虛弱,虛火上升,痰多,或是吐膿血的症狀。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陳皮,茯苓(各一錢),山藥,山萸(各二錢),五味子,炙甘草,熟地(各一錢五分),麥冬,丹皮(各八分)

薑、棗煎。

麥冬平肺飲,治肺癰初起,咳嗽氣急,胸中隱痛,嘔吐膿痰。

人參,麥冬,赤芍,檳榔,赤苓,陳皮,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分)

人參五味子湯,治氣血勞傷,咳膿咯血,寒熱往來,夜出盜汗,羸瘦困乏,一切虛損之症。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陳皮、茯苓各一錢,山藥、山萸各二錢,五味子、炙甘草、熟地各一錢五分,麥冬、丹皮各八分,用薑、棗煎服。此方名為麥冬平肺飲,用於治療肺癰初期,症狀為咳嗽氣急、胸中隱痛、嘔吐膿痰。

人參、麥冬、赤芍、檳榔、赤苓、陳皮、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分。此方名為人參五味子湯,用於治療氣血勞傷,症狀為咳膿咯血、寒熱往來、夜出盜汗、羸瘦困乏,以及一切虛損之症。

人參,五味子,前胡,陳皮,白朮,桔梗,當歸,茯苓,熟地,甘草(各一錢),黃耆,地骨皮,枳殼,柴胡,桑白皮(各五分)

紫菀茸湯,治膏粱厚味,飲食過度,或煎炒法酒,致傷肺氣,咳嗽咽乾,吐痰唾血,喘急脅痛,不得安臥。

紫菀茸,犀角,炙甘草,人參(各五分),桑葉(用經霜者佳),款冬花,百合,杏仁,阿膠,貝母,半夏,蒲黃(生,各八分)

白話文:

人參、五味子、前胡、陳皮、白朮、桔梗、當歸、茯苓、熟地、甘草各一錢,黃耆、地骨皮、枳殼、柴胡、桑白皮各五分,組成紫菀茸湯,用於治療因飲食過度、嗜食膏粱厚味、煎炒法酒等導致的肺氣受損,出現咳嗽咽乾、吐痰唾血、喘急脅痛、難以安臥的症状。

紫菀茸、犀角、炙甘草、人參各五分,桑葉(以經霜者為佳)、款冬花、百合、杏仁、阿膠、貝母、半夏、蒲黃(生)各八分,亦可作為治療上述症状的藥方。

清金寧肺丸,治肺癰,咳嗽日久,濃痰不盡,身熱虛羸,漸成癆瘵。

陳皮,茯苓,桔梗,貝母,人參,黃芩(各五錢),麥冬,川芎,地骨皮,銀柴胡,胡連(各六錢),當歸,五味子,天冬,生地(酒浸,搗膏),熟地(搗膏),白朮(各一兩),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肺癰方,治肺癰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愈。

桔梗,金銀花,黃耆,白及(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苡仁(五錢),貝母,甜葶藶(各八分)

白話文:

清金寧肺丸:治療肺部感染、長期咳嗽、咳出黏稠痰液但未完全清除、身體發燒且虛弱,逐漸形成慢性疾病。成分包括:橘紅果實、茯苓、桔梗、貝母、人參、黃芩、麥門冬、川芎、地骨皮、銀柴胡、胡蘿蔔素、五味子、天門冬、生地黃(用酒浸泡後打成糊狀)、熟地黃(打成糊狀)、白朮、甘草。 製法是把這些材料磨成細粉,然後加入蜂蜜做成像梧桐樹籽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70 隻。 肺癰方:治療肺部感染,如果還沒有形成膿包就能消除它,已經形成了膿包就會破裂,已經破裂了就容易康復。成分包括:桔梗、忍冬藤、黃芪、白芨、橘紅果實、甘草、薏米、貝母和苦杏仁。

姜煎服。

初起加防風,去黃耆;潰後加人參;久不斂,加合歡皮。

金鯉湯,治肺癰已成未成,胸中隱痛,咯吐膿血。

金色活鯉魚(一尾,約四兩重),貝母(一錢)

先將鯉魚連鱗割去肚腸,勿經水氣,用貝母細末摻在魚肚內,線扎之。用上白童子小便半大碗,將魚浸童便內,重湯燉煮,魚眼突出為度,浸入童便內燉熱,肉與童便作二三次,一日食盡一服,其功甚捷。

內補黃耆湯,治癰毒內虛,毒不起化,及潰後諸虛迭見。

白話文:

「取乾姜煎煮飲用。

在病初時加入防風,去掉黃耆;在潰瘍形成後加入人參;若長期未能收口,則加入合歡皮。

『金鯉湯』,用於治療肺癰已經形成或尚未形成的病症,胸中隱隱作痛,咳嗽並咳出膿血。

所需材料為金色活鯉魚一條(約四兩重)和貝母一錢。

首先將鯉魚連著魚鱗切開腹部,但不要讓其沾到水氣,然後將貝母的細末撒入魚腹內,再用線縫好。使用半碗上等的純淨童子尿,將魚浸泡其中,以重湯慢火煮至魚眼凸出為止,再將魚和童子尿一起煮熱,這樣反覆進行兩三次,一天內將一劑全部食用完畢,其療效非常迅速。

『內補黃耆湯』,用於治療因內虛而導致的癰毒不能化解,以及潰瘍後出現的各種虛弱症狀。」

黃耆,麥冬(各一兩),人參,熟地,茯苓,甘草(各七分),白芍,當歸,川芎,遠志,官桂(各五分)

薑、棗煎。

知母茯苓湯,治肺痿喘嗽,吐痰涎,或自汗盜汗,往來寒熱。

茯苓,黃芩(各一錢),知母,甘草,桔梗,薄荷,人參,五味子,柴胡,半夏,川芎,款冬花,白朮,阿膠,麥冬(各六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加童便一杯,食後溫服。

桔梗湯,治咳唾膿痰中有血,胸膈兩脅作痛,煩悶作渴,或出臭濁,已成肺癰。

白話文:

黃耆、麥冬各一兩,人參、熟地、茯苓、甘草各七分,白芍、當歸、川芎、遠志、官桂各五分,用薑、棗煎煮。

知母茯苓湯可用於治療肺痿喘嗽、吐痰涎、自汗盜汗、往來寒熱等症狀。

茯苓、黃芩各一錢,知母、甘草、桔梗、薄荷、人參、五味子、柴胡、半夏、川芎、款冬花、白朮、阿膠、麥冬各六分,加水二鍾、薑三片煎煮八分,再加入童便一杯,飯後溫服。

桔梗湯可用於治療咳唾膿痰帶血、胸膈兩脅疼痛、煩悶口渴、或排出臭濁膿痰,已成肺癰的症狀。

桔梗,貝母,當歸,瓜蔞仁,枳殼,苡仁,桑皮(各一兩),百合(五錢),五味子,知母,地骨皮,甜葶藶(炒),甘草節(五錢),防己(一兩),黃耆(一兩半),杏仁(五錢)

合歡飲,治肺癰久不斂口。

合歡皮,白蘞

二味同煎服。

合歡皮,即夜合樹皮也,開花如蒲公英、小薊之類。

葶藶散,治過食炙煿,或飲酒過度,致肺熱氣壅,喘急不臥,及肺癰濁膿吐臭,胸膈脹滿不食者,並服之。

白話文:

桔梗、貝母、當歸、瓜蔞仁、枳殼、苡仁、桑皮各一兩,百合五錢,五味子、知母、地骨皮、炒甜葶藶、甘草節五錢、防己一兩、黃耆一兩半、杏仁五錢,合稱「合歡飲」,用於治療肺癰久不癒合。

另外,合歡皮和白蘞兩種藥材一起煎服,合歡皮就是夜合樹的樹皮,花朵形狀像蒲公英和小薊。

「葶藶散」則是用於治療因過食炙烤食物或飲酒過度導致肺熱氣壅,出現喘急難臥、肺癰膿液腥臭、胸悶腹脹不思飲食等症狀。

甜葶藶,桔梗,瓜蔞仁,升麻,苡仁,桑白皮,葛根(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姜(五片)

白話文:

這是一種古方藥材組合:

  • 甜葶藶:一種植物,具有一些治療功效。
  • 桔梗:也稱為桔梗花,常被用於中藥配方中,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咳等作用。
  • 瓜蔞仁:又名冬瓜子或南瓜籽,有潤肺化痰的作用。
  • 升麻:一種常用的中草藥,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能量和免疫力。
  • 苕仁:即薏米,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 桑白皮:取自桑樹的果實外層,可清熱降火、滋陰生津。
  • 葛根:常用於改善肝臟功能及增強消化系統健康。
  • 炙甘草:經過炮製後的甘草,可以調節其他藥物的效果並緩解苦味。

以上八種材料每樣都使用了一兩金錢。另外還需加入五份生薑和半量的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