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六 (5)
上集卷之十六 (5)
1. 虛勞寒熱
病之有寒也,半成於外來之邪。然亦有無邪而身發寒熱者,不可不知。無邪而身發寒熱,乃肝氣鬱而不得宣,膽氣亦隨之而鬱。木之氣既鬱滯,而心之氣自然不舒。心、肝、膽三經皆郁,則脾胃之氣不化,肺金無養,其金不剛,上少清肅之氣,下行而木寡於畏,土欲發泄而不能,於是作寒作熱,似瘧非瘧而不能止。倘用祛邪之藥,則其勢更甚,惟有舒其木氣,而寒熱自除矣。
逍遙散加白芍,暢郁湯。若外邪未清,宜葛根解托湯。
白話文:
當身體出現寒熱的症狀,一半可能是由外界的邪氣入侵所導致。然而,也有在沒有外邪的情況下,身體也會發生寒熱的情形,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白。在沒有外邪的情況下身體產生寒熱,是因為肝氣鬱結無法宣洩,膽氣也因此跟著鬱結。當木氣(肝膽)鬱滯,心氣自然就無法舒展。當心、肝、膽三條經絡都鬱結時,脾胃的運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肺部得不到滋養,肺氣就會變得薄弱,上面缺少了清肅之氣,下面的木氣(肝膽)就少了制約,脾土想要運化卻無法做到,於是就產生了寒熱的症狀,這種情況像是瘧疾又不是瘧疾,且無法停止。如果使用驅邪的藥物,情況可能會更糟,唯一的方法就是疏肝理氣,那麼寒熱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可以使用逍遙散加上白芍,或是使用暢鬱湯來治療。如果還有外邪未清除,則應使用葛根解託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