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六 (1)

1. 李東垣治虛損法

吳澄曰:東垣治虛損之法,專主乎升。蓋為虛損門中氣虛下陷者而立法,非概為治虛勞者設也。蓋陰虛於下,法不宜升,而陽虛於下者,更不宜升。假令勞倦內傷,而不發補中益氣之論,則內傷外感之辨不明,殺人多矣。此亦虛損門中一大闕略事也。惟不當升而升之,則陽氣偏盛,而變為火矣,非東垣之法也。

白話文:

吳澄說:東垣先生治療虛損的方法,專注於「升」的原則。因為他針對的是虛損門中氣虛下陷的患者而制定,並不是概括性地用來治療所有虛勞病症的。一般來說,陰虛在下,就不適合用「升」的方法;而陽虛在下,更不適合用「升」的方法。假設患者勞倦內傷,卻不採用「補中益氣」的理論,那麼就無法明確辨別內傷與外感,導致很多人因此喪命。這也是虛損門中一個很大的疏漏。如果在不適合「升」的情況下硬要「升」,則會導致陽氣過盛,轉化為火,這就不是東垣先生的治療方法了。

2. 脾胃論

古之至人,窮陰陽之造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元氣、穀氣、營氣、衛氣、清氣、春升生髮之氣,此六者,以穀氣上行,皆胃氣之別稱也。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之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理異。

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白話文:

古代的聖人,深刻地理解陰陽的造化,深入探究生死之界,著成《內經》,其中都說明人以胃氣為本。因為人靠吸收水穀之氣而生存,所謂元氣、穀氣、營氣、衛氣、清氣、春升生髮之氣,這六種氣,都是由穀氣上行而來的,可以說是胃氣的不同稱呼。如果穀氣不能上升,就影響生長,沒有陽氣來保護營衛,不能抵禦風寒,就會產生寒熱,這都是脾胃之氣不足所導致的。然而,這與外感風寒的症狀雖然相似,但病理卻不同。

內傷脾胃是傷了其氣,外感風寒是傷了其形。傷外屬於有餘,有餘者就應該瀉之;傷內屬於不足,不足者就應該補之。汗、下、吐、克,都是瀉法;溫、和、調、養,都是補法。如果內傷不足的病症,誤認為外感有餘的病症,反而用瀉法,就會更加虛弱。《難經》說:實則實之,虛則虛之,損其不足而益其有餘,這樣做就會導致病人死亡,是醫生的過失。

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甘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劑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那麼該怎麼辦呢?回答是:只有用甜而溫和的藥物來滋養他的脾胃,提升他身體中的陽氣,同時使用甜而冷涼的藥物來降火才會好轉。《黃帝內經》說:“疲倦的人要保暖,受損傷的人也要保暖。”因為甘甜且溫暖能夠消除嚴重的高燒,最忌諱的是使用苦味且寒冷的藥物去洩掉胃部的津液。現在有“補中益氣湯”這個方子可以使用。

3. 勞倦所傷論

《調經》篇云:陰虛生內熱。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舉痛論》云:勞則氣耗,勞則喘息,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

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者是也。《金匱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矣。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瘥,以黃耆建中湯治之。

白話文:

《調經》篇中說:陰虛會導致內熱。岐伯說:當人過度勞累時,身體精氣衰弱,飲食精華無法充分吸收,上焦(心肺)運化不暢,下脘(胃脘)不通,就會導致胃氣熱。熱氣向上熏蒸胸部,所以會出現內熱的症狀。

《舉痛論》中說:勞累會消耗氣血,導致喘息,並且出汗,內外皆虛,所以氣血耗損。喜怒無常,作息不規律,過度勞傷,都會損耗氣血。氣血衰弱,就會導致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就會乘虛而入,損傷脾土。

脾臟主宰四肢,所以病人會感到身體困乏無力,氣短無力運動,懶得說話,行動時喘不過氣,體表發熱,自汗不止,心煩意亂。在患病期間,應當保持心神安寧,靜坐養氣。用甘寒藥物瀉火,用酸味藥物收斂散氣,用甘溫藥物補益中氣。經書上說:「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就是這個道理。

《金匱要略》中說:平常人脈象大而有力,這也是勞累的表現;脈象極虛,也是勞累的表現。勞累所致的病症,脈象浮大,手足發熱,春夏季節病情加重,秋冬季節減輕,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治療。

此亦溫之之意也。夫上古聖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百歲乃去,此謂治未病也。今時之人,去聖人久遠則不然。飲食失節,起居失宜,妄作勞役,形氣俱傷,而胃氣、元氣散解,不能滋榮百脈,灌溉臟腑,衛護周身之所致也。故蒼天之氣貴清靜,陽氣惡煩勞。

噫!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可不慎歟?

白話文:

這也是溫養的意思。古代聖人,飲食有規律,作息有常規,不胡亂勞作,身體與精神相合,活到百歲才離開,這就是所謂的「治未病」。

如今的人,離聖人時代久遠,就不同了。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胡亂勞作,身體和元氣都受損傷,胃氣、元氣散失,無法滋養全身脈絡,灌溉臟腑,保護周身,這就是原因。所以,上天的氣息貴在清靜,陽氣忌諱勞累。

唉!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難道不應該謹慎嗎?

4. 飲食所傷論

《陰陽應象論》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痹論》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脾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也,食也。飲者水也,無形之氣也。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肺。病則為喘咳,為腫滿,為水瀉。輕則當發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如重而蓄積為滿者,芫花、大戟、甘遂、牽牛之屬利下之,此其治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裡說:食物的寒熱屬性,若人體感受了就會傷害六腑。《痹論》裡說:陰氣若靜止則藏於內,若躁動則會消亡。飲食過度,脾胃就會受傷。

這些說法其實是混淆在一起的。我們應該分開來看:飲食分為飲和食兩部分。飲是指水,是無形的氣;食是指食物,是有形的血。

過度飲水會導致氣逆,喝冰冷的飲品會傷肺。疾病表現為喘咳、腫脹、水瀉。輕症可用發汗利尿的方法,讓上下分消濕氣,例如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等。如果病情嚴重,濕氣積聚導致腹滿,則可用芫花、大戟、甘遂、牽牛等藥物利下,這就是治療方法。

食物是有形的,是形成血液的來源。

如《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又云:食傷太陰、厥陰,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或嘔吐,或痞滿,或下利腸澼,當分寒熱輕重而治之。輕則內消,重則除下。如傷寒物者,半夏、神麯、乾薑、三稜、廣朮、巴豆之類主之。如傷熱物者,枳實、白朮、青皮、麥糵、黃連、大黃之類主之。

亦有宜吐者。《陰陽應象論》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屬主之。然而不可過劑,過劑則反傷脾胃。蓋先因飲食自傷,又加之以藥過,故腸胃復傷,而氣不能化,食愈難消矣,漸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凡毒治病,不宜過之,此聖人之深戒矣。

白話文:

正如《生氣通天論》中所說:因為吃得太飽,筋脈鬆弛,腸道失調,就會導致痔瘡。又說:如果飲食傷了脾胃的太陰、厥陰,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兩倍、三倍,可能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應該根據寒熱輕重來治療。輕者可以用內消法,重者則要除下。如果是傷了寒涼的食物,可以用半夏、神麴、乾薑、三稜、廣朮、巴豆等藥物治療。如果是傷了熱性的食物,可以用枳實、白朮、青皮、麥芽、黃連、大黃等藥物治療。

也有一些情況需要催吐。《陰陽應象論》中說:上焦有病,要順勢而為之。瓜蒂散之類的藥物可以起到催吐的作用。但不可過量,過量會反傷脾胃。因為本來就是飲食不當導致的損傷,又用藥過量,再次傷及腸胃,導致氣機不能運化,食物更加難以消化,逐漸變得虛弱。所以《五常政大論》中說:劇毒藥物治病,要減去六分之五;小毒藥物治病,要減去七分之六。凡是使用毒藥治病,都不宜過量,這是聖人給我們的深刻告誡。

5. 脾胃虛弱論

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故或熱厥而陰虛,或寒而氣虛,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視物𥉂𥉂無所見,小便頻數,大便難而結秘。

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或急縮,臍下周圍如繩束之,急甚則如刀刺,腹難舒伸;胸中閉塞,時顯嘔噦,或有痰咳,口沃白沫,舌強;腰背髀眼皆痛,頭痛時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飽,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陰氣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黃耆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脾胃虛弱的人,氣血不足,容易在夏天炎熱的天氣下損傷元氣,導致精神萎靡、嗜睡、四肢無力、精神不濟、腿腳軟弱。早晚寒涼,陽氣尚未旺盛,而白天又熱得像火一樣,導致陰陽氣血都不足。因此,有些人會出現熱厥,表現為陰虛,有些人則會出現寒厥,表現為氣虛。此外,他們還可能出現口淡無味、眼冒金星、視物模糊、頻尿、便秘、胃脘痛、兩脅痛或緊縮、臍周疼痛如繩索捆綁、嚴重時痛如刀刺、腹部難以伸展、胸悶、噁心嘔吐、痰咳、口吐白沫、舌頭僵硬、腰背、大腿、膝蓋疼痛、頭痛發作、食慾不振、食後即飽、沒有食慾、自汗明顯,就像陰氣覆蓋在皮膚上一樣。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夏天炎熱的天氣加重了原有的病症。黃耆人參湯可以治療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