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六 (1)

1. 李東垣治虛損法

吳澄曰:東垣治虛損之法,專主乎升。蓋為虛損門中氣虛下陷者而立法,非概為治虛勞者設也。蓋陰虛於下,法不宜升,而陽虛於下者,更不宜升。假令勞倦內傷,而不發補中益氣之論,則內傷外感之辨不明,殺人多矣。此亦虛損門中一大闕略事也。惟不當升而升之,則陽氣偏盛,而變為火矣,非東垣之法也。

2. 脾胃論

古之至人,窮陰陽之造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元氣、穀氣、營氣、衛氣、清氣、春升生髮之氣,此六者,以穀氣上行,皆胃氣之別稱也。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之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理異。

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甘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劑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3. 勞倦所傷論

《調經》篇云:陰虛生內熱。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舉痛論》云:勞則氣耗,勞則喘息,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

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者是也。《金匱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矣。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瘥,以黃耆建中湯治之。

此亦溫之之意也。夫上古聖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百歲乃去,此謂治未病也。今時之人,去聖人久遠則不然。飲食失節,起居失宜,妄作勞役,形氣俱傷,而胃氣、元氣散解,不能滋榮百脈,灌溉臟腑,衛護周身之所致也。故蒼天之氣貴清靜,陽氣惡煩勞。

噫!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可不慎歟?

4. 飲食所傷論

《陰陽應象論》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痹論》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脾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也,食也。飲者水也,無形之氣也。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肺。病則為喘咳,為腫滿,為水瀉。輕則當發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如重而蓄積為滿者,芫花、大戟、甘遂、牽牛之屬利下之,此其治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

如《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又云:食傷太陰、厥陰,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或嘔吐,或痞滿,或下利腸澼,當分寒熱輕重而治之。輕則內消,重則除下。如傷寒物者,半夏、神麯、乾薑、三稜、廣朮、巴豆之類主之。如傷熱物者,枳實、白朮、青皮、麥糵、黃連、大黃之類主之。

亦有宜吐者。《陰陽應象論》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屬主之。然而不可過劑,過劑則反傷脾胃。蓋先因飲食自傷,又加之以藥過,故腸胃復傷,而氣不能化,食愈難消矣,漸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凡毒治病,不宜過之,此聖人之深戒矣。

5. 脾胃虛弱論

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故或熱厥而陰虛,或寒而氣虛,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視物𥉂𥉂無所見,小便頻數,大便難而結秘。

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或急縮,臍下周圍如繩束之,急甚則如刀刺,腹難舒伸;胸中閉塞,時顯嘔噦,或有痰咳,口沃白沫,舌強;腰背髀眼皆痛,頭痛時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飽,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陰氣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黃耆人參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