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1)
上集卷之三 (1)
1. 上集卷之三
2. 張仲景《金匱》治虛損法
吳澄曰:張仲景,醫中之聖也。其治虛損之法,以行陽固陰為主,而補中安腎,分別用之。故特立此二大法,可為萬世之標準。
白話文:
吳澄說:張仲景是醫學界的聖人。他治療體虛損耗的方法,主要強調調整體內陽氣,鞏固體內陰氣,並且補充中氣,安定腎臟功能,這些方法會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因此,他特別確立了這兩大治療原則,可以作為後世萬代的醫療標準。
3. 血痹虛勞病脈症
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裡虛也。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痠削不能行。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徐注曰:此概言虛勞中,虛陽盛真陰虛者,故以脈之浮大邊者為主。而間有沉弦微緊者,證仍露陰虛之象也。謂男子平人無病可責,而脈大或極虛,皆是勞證常脈。
若面色薄,是陽精所降也。陽精所降,則虛燥隨之,故渴甚,則陰虛火動而亡血,加以元氣不繼而喘,心氣不足而悸,脈反不沉而浮。《內經》曰:浮者血虛,故曰裡虛也。
若脈虛沉弦,似非浮大邊之陰虛者矣。然使無寒熱,非風寒之驟感矣。短氣裡急,仍是元氣內虛也。小便不利,腎不能主出也。面色白,血不能榮也。時目瞑,陰火不耐動也。兼衄,陰火迫清道之血也。少腹滿,腎不治也。非下元勞極,何以使然?
若脈大既為勞矣,更加浮,其症則手足煩,蓋陰既不足,而虛陽復熾也。於是春夏助其陽則劇,秋冬助其陰則瘥。陰既虛,則陰寒,無元陽以固之,而精自出。腎主下焦,虛久則痠削不能行矣。
若男子脈浮弱而澀,浮弱主虛陽用事,澀則水虧,可必其無子。為精氣清冷,有浮上之陽,無生陰之陽也。
若慣於失精者,則腎虛。少腹為腎之府,虛則亡陰而弦急。陰頭,肝腎之標,虛則無陽而寒。目為肝木,資於腎水,肝腎同源,虛則失養而眩。發為腎之華,虛則榮脫而落。是使脈得極虛芤遲,則挾虛挾寒,不能固氣而清穀,不能固血而血亡,不能固精而精失。然失精之家,脈復不一。
苟得諸芤動微緊,是男子以陰虛而挾火則失精,女子以陰虛而挾火則夢交。主以桂枝龍骨牡蠣湯者,蓋陰虛之人,大概當助腎,故以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薑、棗和中上焦之榮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寧心之龍骨、牡蠣為補陰之主。若天雄散,恐失精家有中焦陽虛,變上方而加天雄、白朮。
後世竟失此意,而竟一味滋陰,真仲景罪人乎!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白話文:
血痹虛勞病脈症
一般男性,脈搏有力為勞累所致,脈搏極弱也是勞累的表現。男性面色蒼白,主要表現為口渴、失血、突然氣喘心悸,脈搏浮弱,表示體內虛弱。男性脈搏虛弱、沉按有力、弦細,沒有寒熱症狀,氣短腹痛,小便不利,面色蒼白,時而眼瞼下垂,伴隨鼻出血,下腹部脹滿,這是勞累所致。勞累致病,脈搏浮大,手腳煩躁,春夏加重,秋冬減輕,陰寒精液自行流出,酸痛難以行走。男性脈搏浮弱而澀滯,則為不育,精氣清冷。
經常遺精的人,下腹部弦急疼痛,陰莖冰冷,頭暈眼花,頭髮脫落。脈搏極度虛弱、浮大而遲緩,表示清穀、失血、遺精。脈搏浮大,略微緊弦,男性則遺精,女性則夢遺,可用桂枝龍骨牡蠣湯治療。
徐氏註解:這段文字概括了虛勞中虛陽亢盛,真陰不足的病症,因此以脈搏浮大為主要表現。但偶爾也有脈搏沉按有力、略微緊弦的情況,病情依然反映陰虛的症狀。意思是說,男性平時沒有疾病,但脈搏有力或極度虛弱,都是勞累的常見脈象。
如果面色蒼白,是陽精下泄的表現。陽精下泄,則虛燥隨之而來,所以口渴嚴重,陰虛火旺而導致失血,加上元氣不足而氣喘,心氣不足而心悸,脈搏反而不沉而浮。《內經》說:脈搏浮弱表示血虛,所以說是體內虛弱。
如果脈搏虛弱、沉按有力、弦細,似乎不是陰虛的脈象。但是沒有寒熱症狀,也不是風寒突然入侵。氣短腹痛,仍然是元氣內虛。小便不利,是腎臟不能主導排尿。面色蒼白,是血液不能滋養顏面。時而眼瞼下垂,是陰火不能耐受活動。伴隨鼻出血,是陰火迫使清道之血外洩。下腹部脹滿,是腎臟功能失調。如果不是下焦勞累到極點,怎麼會這樣呢?
如果脈搏有力已經是勞累的表現,再加上浮弱,症狀就會出現手腳煩躁,因為陰氣已經不足,而虛陽又亢盛。因此,春夏助長陽氣則病情加重,秋冬助長陰氣則病情減輕。陰氣不足,則陰寒,沒有元陽來固攝,精液就會自行流出。腎臟主導下焦,虛弱久了就會酸痛難以行走。
如果男性脈搏浮弱而澀滯,浮弱表示虛陽亢盛,澀滯表示津液不足,肯定是不育。這是因為精氣清冷,有浮於上部的陽氣,卻沒有滋生陰氣的陽氣。
如果習慣性遺精,就是腎虛。下腹部是腎臟的府舍,虛弱就會陰精不足而弦急疼痛。陰莖是肝腎的標誌,虛弱就會陽氣不足而冰冷。眼睛屬於肝木,依靠腎水滋養,肝腎同源,虛弱就會失養而頭暈。頭髮是腎臟的華彩,虛弱就會榮養脫落而脫髮。因此,脈搏極度虛弱、浮大而遲緩,就是虛弱和寒冷夾雜,不能固攝元氣而導致清穀,不能固攝血液而導致失血,不能固攝精氣而導致遺精。但是遺精的人,脈象並不一致。
如果脈搏浮大,略微緊弦,這是男性由於陰虛而挾帶火邪導致遺精,女性由於陰虛而挾帶火邪導致夢遺。使用桂枝龍骨牡蠣湯治療,是因為陰虛的人,大體上應該補益腎臟,所以用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生薑、大棗調和中焦上焦的榮衛,使陽氣能夠滋生陰氣。而以安腎寧心的龍骨、牡蠣作為補陰的主藥。如果使用天雄散,恐怕遺精的人有中焦陽虛,可以根據上方加減天雄、白朮。
後世竟然遺失了這個意思,而一味滋陰,真是辜負了仲景的醫學思想啊!
一般男性,脈搏虛弱細微,容易盜汗。五六十歲的人,疾病脈象有力,痹症沿著背部行走,像腸鳴、馬刀樣頸腫的人,都是勞累所致。脈搏沉按細微而遲緩,叫做脫氣,這種人快走就會氣喘吁籲,手腳冰冷,腹部脹滿,嚴重則會大便稀溏,飲食消化不良。脈搏弦細有力,弦細表示陰虛,有力表示浮大,陰虛表示寒邪,浮大表示虛弱,虛寒互相搏結,這叫做革。女性則會有產後出血或陰道漏下,男性則會有失血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