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 (7)
上集卷之二 (7)
1. 附吳師朗增方
四精膏,治虛損羸瘦不足等症。
童便,白蜜,人乳,酒釀
上四味熬膏。不拘時挑服。
天真丸,治一切亡血過多,形槁肢羸,飲食不進,腸胃滑泄,津液枯竭。久服生血益氣,暖胃駐顏。
精羊肉(去筋膜脂皮,劈開入末藥),肉蓯蓉(濕者,十兩),當歸(十二兩,酒洗),山藥(濕者,十兩),天冬(一斤)
上四味為末,用無灰酒四瓶,煮令酒干,入水二斗煮爛,再入後藥末。
黃耆五兩,人參三兩,白朮二兩,為末。
糯米飯作餅,焙乾和丸。溫酒下。用蒸餅杵丸亦可。
喻嘉言曰:此方可謂長於用補矣。人參、羊肉同功,而蓯蓉、山藥為男子之佳珍,合之當歸養榮,黃耆益衛,天冬保肺,白朮健脾,而其製法尤精,允當補方之首。
七寶美髯丹,治氣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症。
何首烏(大者,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曬),白茯苓(乳拌)牛膝(酒浸,同首烏蒸三次),當歸(酒洗),枸杞(酒浸),菟絲子(各八兩,酒浸蒸),破故紙(黑芝麻拌炒,四兩,淨)
蜜丸。鹽湯或酒下。並忌鐵器。
(金液五精丸),能補虛助陽,壯神氣,暖丹田,增顏色,和五臟,潤六腑,除煩熱,治淋濁,消積塊,暖子宮。
秋石(十兩,金精),白茯苓(二兩,木精),蓮肉(八兩,水精),川椒(二兩,火精),小茴香(五兩,土精)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或椒鹽湯下,乾物壓之。
鳳髓膏
人參(四兩),山藥(四兩),白茯苓(四兩),胡桃肉(四兩),杏仁(四兩),酥油(四兩),白沙蜜(一斤)
上將人參三味為細末,次將桃、杏仁搗一處,再將油、蜜化開,磁器內攪勻,竹葉封固,大鍋內五七分水煮沸成膏。每服三錢,好酒下。
接命膏
人乳(二盞),甜梨汁(一盞)
上二味,頃入錫銀鏇中,入湯鍋內燉滾,有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五更後服,能消痰補虛,其功不能盡述。
白話文:
附吳師朗增方
四精膏,治療虛損、消瘦、體質虛弱等症狀。
以童尿、蜂蜜、人奶、酒糟熬製成膏。不限時間服用。
天真丸,治療各種因失血過多引起的症狀,例如形體消瘦、四肢無力、食慾不振、腸胃滑瀉、津液枯竭等。長期服用可以補血益氣,溫暖胃腸,養顏美容。
將精羊肉(去除筋膜、脂肪、皮,切碎研磨成粉)、肉蓯蓉(新鮮的,十兩)、當歸(十二兩,用酒洗淨)、山藥(新鮮的,十兩)、天冬(一斤)研磨成粉末。用無灰酒四瓶煎煮至酒乾,加入兩斗水煮爛,再加入上述藥粉。
另將黃耆五兩、人參三兩、白朮二兩研磨成粉末。
用糯米飯做成餅,烘乾後與藥粉混合製成丸藥。溫酒送服。也可以用蒸熟的餅搗碎後製成丸藥。
喻嘉言說:這個方子補益的功效非常好。人參、羊肉功效相似,而肉蓯蓉、山藥是男子滋補的佳品,再配合當歸養血、黃耆益氣、天冬潤肺、白朮健脾,其製法也十分精妙,堪稱補益方劑中的佼佼者。
七寶美髯丹,治療氣血不足、體弱、關節疼痛、腎虛不育、消渴、尿頻、遺精、崩漏、癰瘡腫毒等症狀。
將何首烏(大的,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與黑豆拌勻,九蒸九曬)、白茯苓(與牛奶拌勻)、牛膝(用酒浸泡,與何首烏一起蒸三次)、當歸(用酒洗淨)、枸杞(用酒浸泡)、菟絲子(各八兩,用酒浸泡後蒸)、破故紙(與黑芝麻拌炒,四兩,淨)製成蜜丸。用鹽湯或酒送服。忌用鐵器。
(金液五精丸),可以補虛助陽,增強精神氣力,溫暖丹田,改善膚色,調和五臟,滋潤六腑,消除煩熱,治療淋濁,消散積塊,溫暖子宮。
將秋石(十兩,金精)、白茯苓(二兩,木精)、蓮子肉(八兩,水精)、川椒(二兩,火精)、小茴香(五兩,土精)研磨成粉末,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酒送服,或用椒鹽湯送服,服用後壓服一些乾物。
鳳髓膏
將人參(四兩)、山藥(四兩)、白茯苓(四兩)研磨成細粉,然後將胡桃肉(四兩)、杏仁(四兩)搗碎,再將酥油(四兩)、蜂蜜(一斤)融化,放入瓷器中攪拌均勻,用竹葉封好,放入大鍋中,加水至鍋的五到七分滿,煮沸成膏。每次服用三錢,用好酒送服。
接命膏
將人奶(二盞)、甜梨汁(一盞)放入錫或銀製的容器中,放入湯鍋中燉煮至沸騰,出現黃色泡沫並打開鍋蓋為度。每天清晨五點後服用,可以化痰補虛,其功效難以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