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 (2)
下集卷之十 (2)
1. 掙破胃系失血
勞力太過,喘且汗出,忽心口痛,口鼻出血,此傷及內膜,並肺胃系傷損掙破也。倘用涼藥、黑藥,愈止愈出,卒至胃損咳嗽而死。急用人參末、飛羅面,童便調下最佳。或用調理脾肺藥,加人參、阿膠,以豬肝煮熟,蘸白及末食之;或白及末,童便調下亦可。蓋白及能填注損處故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過度勞累,導致呼吸急促、出汗、突然心口疼痛、流鼻血,這就表示內膜受損,並且肺胃系統也受傷破裂。如果使用涼性藥物或黑藥,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最終導致胃部損傷、咳嗽而死。應該緊急服用人參末和飛羅面,用童尿調和服用效果最佳。也可以使用調理脾肺的藥物,加入人參和阿膠,用豬肝煮熟,蘸白及末食用;或者直接用白及末和童尿調和服用。因為白及可以填補受損的地方。
2. 飲食傷胃吐血
楊仁齋云:飲食傷胃,胃虛不能傳化,其氣上逆,亦能吐衄。宜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通用。
白話文:
古人說:「飲食過量或不當會損傷脾胃,使脾胃功能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造成胃氣上逆,引發嘔血和鼻出血等症狀。可以使用木香理中湯或者甘草乾薑湯來治療。」
3. 失血證治
傷於腑者,則血滲入腸胃濁道,在上從咽出,在下從二便出。
傷於臟者,則血溢出胸中清道,在上從喉出,在下從精竅出。
夫血藏於臟內,行於脈中,軀殼之中,並不可得而見也。非有損傷,不能為病。而損之道有三:一曰熱傷,熱則逼血而妄行,犀角地黃湯。二曰勞傷,勞則氣耗而不攝,救肺飲、養榮湯。三曰努傷,努則擊破血絡,芎歸飲。
白話文:
如果傷及臟腑,血液就會滲入腸胃等濁氣流通的管道,向上會從喉嚨吐出,向下會從大小便排出。
如果傷及內臟,血液就會溢出胸腔等清氣流通的管道,向上會從喉嚨吐出,向下會從精竅排出。
血液存在於內臟,流動於血管,身體內部無法直接看到。除非受到損傷,否則不會生病。而造成損傷的原因有三:一是熱傷,熱氣會逼迫血液妄行,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治療;二是勞傷,勞累會耗損氣血,無法攝血,可以用救肺飲和養榮湯治療;三是努傷,用力過度會破壞血管,可以用芎歸飲治療。
4. 熱傷主方
犀角地黃湯
犀角(一兩),地黃(八兩),白芍(三兩),甘草
熱甚,加黃芩、黃連。因怒嘔吐,加柴胡、梔子。唾血,加元參、黃柏、知母。咯血,加天冬、麥冬。嗽血,加知母、貝母。痰涎壅上氣促,陣陣急嗽,鬱金丸。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是由犀角、地黃、白芍、甘草組成,其中犀角用量為一兩,地黃用量為八兩,白芍用量為三兩,甘草適量。如果熱症嚴重,可加黃芩、黃連;因怒而嘔吐者,可加柴胡、梔子;唾血者,可加元參、黃柏、知母;咯血者,可加天冬、麥冬;嗽血者,可加知母、貝母;痰涎壅上氣促,陣陣急嗽者,可服用鬱金丸。
5. 勞傷主方
救肺飲
人參(七分),胡麻仁(一錢,研),真阿膠(八分),桑葉(三錢),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枇杷葉,甘草(一錢),石膏(一錢五分),加鬱金末。
氣虛不見火象,人參養榮加麥冬。痰多,加貝母、瓜蔞仁。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白話文:
救肺飲是由人參、胡麻仁、阿膠、桑葉、麥冬、杏仁、枇杷葉、甘草、石膏和鬱金組成。適用於氣虛體弱,無明顯熱象的患者,可加入人參和麥冬補氣滋陰。若患者痰多,可加貝母和瓜蔞仁化痰;若患者血虛,可加生地養血;若患者熱症嚴重,可加入犀角和羚羊角清熱解毒。
6. 努傷主方
芎歸飲,努傷脈絡,持重傷力,及嘔血,跌打損傷,令人大吐者主之。
當歸,川芎
有積瘀,加大黃,或桃仁、紅花、鬱金、黃酒。
熱傷吐血不已,則熱已隨血減,然氣亦隨血亡,當益氣攝血。氣虛當倍用人參,血虛當倍用熟地。
白話文:
芎歸飲的應用
芎歸飲適用於以下症狀:
- 努傷脈絡(用力過度損傷血管)
- 持重傷力(重物壓傷導致的損傷)
- 嘔血(吐出鮮血)
- 跌打損傷(跌倒或撞擊造成的損傷)
- 跌打損傷後大量嘔吐
藥方組成:
- 當歸
- 川芎
加减藥:
- 若有積瘀(瘀血阻滯),可加入大黃,或桃仁、紅花、鬱金、黃酒。
- 若因熱傷導致吐血不止,則熱已随血減退,但氣血也隨之耗損,需益氣攝血。
- 氣虛者,應加倍使用人參。
- 血虛者,應加倍使用熟地。
7. 精竅出血
精竅出血,因忍精不泄,提氣採戰;或年老竭欲,諸藥不效;或溺之後,血成塊塞竅,莖中塞痛欲死。用木通濃煎湯服珀珠丸。
珀珠丸
琥珀(一錢),硃砂(五分),真珠(五分),滑石面(六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如果精液從尿道口流出且伴有疼痛感,可能是因為在性行為中強行忍住射精、提肛收縮等動作所造成的損傷,或是年紀大了身體機能衰退導致性功能減退,使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又或者是在排尿後出現血液凝結堵塞尿道的情況,造成陰莖劇烈疼痛甚至有生命危險。 可以服用由【木通】熬煮而成的濃稠水溶液來搭配【珀珠丸】一起食用。【珀珠丸】是由【琥珀】一分、【硃砂】半分、【真珠】半分、【滑石麪粉】四兩和【甘草】一分組成的一種中藥方劑。
8. 溺竅出血
小便熱,用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葉,加牛膝、鬱金。便結,用八正散,木通、車前子、萹蓄、大黃、滑石、梔子、瞿麥、甘草梢,加牛膝、鬱金。
白話文:
若小便發熱,可服用導赤散,此方由生地、木通、甘草、竹葉組成,再加入牛膝和鬱金。若大便不通,可服用八正散,此方由木通、車前子、萹蓄、大黃、滑石、梔子、瞿麥、甘草梢組成,再加入牛膝和鬱金。
9. 三種吐血
孫真人:《千金》云:吐血有三種:有內衄、有肺疽、有傷胃。
—內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從鼻孔出,是近從心肺間津液出,還流入胃中,或如羹汁,或如切𧗐,血凝停胃中,因即滿悶便吐,或至數斗至一石者是也。得之於勞倦飲食過常也。
—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一合一升半升是也。
—傷胃者,因飲食大飽之後,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使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因傷裂胃口。胃口吐血,色鮮正赤,腹亦絞痛,自汗出。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
或問胃中三種內衄,皆從胃中而出,與經絡無涉也。予曰:若不損破血絡膈膜,則血何由至胃中?三種內衄,皆從陰陽二絡而來也。
白話文:
孫真人《千金》云:吐血有三種:有內衄、有肺疽、有傷胃。
**—內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從鼻孔出,而是從心肺之間的津液流出,再流入胃中,像羹汁或切碎的肉一樣,血凝固停留在胃中,因此感到滿悶就吐,有時能吐出數斗甚至一石之多。這是由於勞累過度、飲食過於頻繁所致。
**—肺疽者,**可能是飲酒之後,毒氣積聚,感到滿悶而吐血,吐出來的量可能是一合、一升或半升。
**—傷胃者,**由於飲食過飽,胃中寒冷,無法消化,便感到煩悶,強行嘔吐,導致食物和氣體一起衝擊胃壁,傷裂了胃口。胃口吐血,顏色鮮紅,腹部也會絞痛,並伴隨自汗。如果脈象緊而數,則難以治癒。
**有人問:**胃中三種內衄,都從胃中吐出,與經絡無關。
**孫真人答曰:**如果沒有損傷血絡和膈膜,血怎麼會流到胃中呢?三種內衄,都是從陰陽二絡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