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 (1)
下集卷之十 (1)
1. 總論
吳澄曰:今人一見失血,便自認為虛損。醫家一見失血,亦便認為虛損。印定滋陰降火一法,以為不傳之秘,此日吾徽俗之大弊也。殊不知失血之候,此虛損諸症中之一症也。滋降之法,此諸治法中之一法也。虛損亦有不失血,非謂失血必虛損也。失血亦有宜於滋降,非謂滋降專止失血也。
人之稟受,各有不同,臟腑陰陽,亦多偏勝。古人著書立言,原為補偏救弊而作。丹溪之法,為陽亢陰微,陰虛火泛者而設,蓋亦補當時之偏,救當時之弊,立此一法。非謂虛損門中,人人症症盡皆如是,而舍此別無他法。非謂丹溪之主治,不論何症何因,而只此一法,余不他及也。
白話文:
吳澄說道:如今人們一見到失血,就認定自己身體虛損。醫生們一見到失血,也認定是身體虛損。他們把滋陰降火的方法奉為不傳之秘,這是我們徽州地區最大的弊端。殊不知,失血只是虛損諸症中的一種症狀。滋陰降火的方法,也只是治療方法中的一種。虛損也可能不伴隨失血,不能說失血就一定代表身體虛損。失血也可能需要滋陰降火的方法治療,不能說滋陰降火的方法只針對失血。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臟腑陰陽的偏盛情況也不一樣。古人寫書立言,本來是為了彌補偏失,救治弊端而寫的。丹溪的醫法,是針對陽氣亢盛、陰氣不足、陰虛火旺的人而創立的,只是為了補救當時的偏失弊端,並非是說虛損門中,每個人遇到的症狀都一樣,只有這一種方法可治。也並非說丹溪的治療方法,不論什麼症狀什麼病因,都只用這一種方法,其他的都不管。
後人師之,而不善學之,遂致誤人。非丹溪立法之不善,乃學丹溪者之不善也。天地有陰陽四時,發育萬物,收養生息,不可缺一。若以滋降之法為可廢,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也。嗚乎!可予之與滋陰嘵嘵者,為學丹溪而不善學丹溪者發也,非與丹溪為仇也。果使陰虧內熱,虛火上泛,脈數失血等症,則滋降之法,萬不可廢,其可訾乎?
白話文:
後人學習丹溪先生的醫學理論,卻沒有用心鑽研,結果反而誤導了病人。這不是丹溪先生立法的問題,而是學習丹溪先生理論的人沒有學好。天地間有陰陽,有四季,它們孕育萬物,滋養生息,缺一不可。如果認為滋陰降火的方法可以廢除,就等於說有秋冬而無春夏。唉!我之所以批評那些一味滋陰降火的人,是因為他們雖然學了丹溪先生的理論,卻沒有學精,並非要跟丹溪先生作對。如果病人真的出現陰虛內熱、虛火上炎、脈數失血等症狀,滋陰降火的方法就絕對不可廢棄,怎麼能輕易批評呢?
2. 失血類虛損
今人偶爾失血,便作虛勞醫治,不知其中有傷寒、傷暑,有勞力,有跌僕損傷,有過服補藥,有嘔吐損破胃脘,有惱怒傷肝,有混塘洗浴過暖而成,有受熱逼,有受損傷太過,皆非房勞腎虛吐血之比。若誤用癆瘵寒涼之藥,明非虛勞,而逼為虛勞,以致損脾敗胃,多不可救。
澄按:今時之人,每遇失血之症,醫家病家,不究原因,不辨脈症,眾口一辭,群為勞怯,開手便用二地、二冬、黃柏、知母、沙參、貝母之類,受逼而成。在醫者猶自喜有先見之明,能預料病;病者甘受滋陰降火之害,寧死無怨。不知皆是藥餌做成,本非廬山面目也。古人云:不藥得中醫。信哉!
白話文:
現代人只要稍微失血,就馬上當成虛勞來醫治,卻不知道失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傷寒、中暑、勞累過度、跌倒受傷、過度服用補藥、嘔吐損傷胃部、生氣傷肝、洗熱水澡過度、受熱逼迫、受傷過度等等,這些跟房事勞累、腎虛吐血完全不同。如果誤用治療癆瘵的寒涼藥物,明明不是虛勞,卻強行當成虛勞來治,結果會損傷脾胃,很多時候都無法挽回。
3. 嘔吐純血
嘔吐純血,自胃而出,亦要分陰陽虛實寒熱,勞心勞力,酒色過度,怒氣傷肝,三時感冒,夏月受暑,冒雨著濕等症。症雖相同,治法不一,必察其所兼何症而辨別之。若初劑一誤,貽害匪輕,不可不慎也。
澄按:血有咳血、嗽血、咯血、吐血、嗆血、嘔血、唾血,有痰涎帶血,有噴成升斗,有帶血絲、血點、血塊、血條之不同。又有五運六氣,司天在泉;飲食煎炒,椒、薑、蔥、蒜;或誤食辛竄煿炙動血之品,菸酒太過;又有好食滾熱之湯飲,跌打之損傷;或食急哽破咽喉、胃脘,或誤服草藥食毒傷;或衣衾太過,壅熱咽道;或飛絲蟲魚,誤入口中,如此等因,曷能枚舉,皆能令人失血。
豈必印定內傷虛損,而後失血,一切雜症,則無此患乎?倘內絡不傷,即真虛損,亦有不失血者矣。
白話文:
嘔吐鮮血,直接從胃裡出來,也要根據是陰虛陽虛、實證虛證、寒證熱證來區分。過度勞心勞力,沉溺酒色,怒氣傷肝,季節交替感冒,夏季中暑,淋雨受寒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症狀。雖然症狀相同,但治療方法卻不盡相同,必須觀察病人同時伴隨的症狀,才能準確辨別。如果一開始就用錯藥,後果不堪設想,不可不謹慎。
4. 腸胃本無血
《臟腑性鑑》云,孫思邈曰:腸胃本無血。此一句可作失血病的極妙供案。予初閱方書,失血分五臟,驗症治病,井然有理。及深究內景臟腑,方書之言,亦是隔靴抓癢。凡人自喉至胃,及大小腸而抵直腸,何曾有血?然血周流於皮裡膜外經脈間,故云腸胃本無血也。殊不知吐血等病,血從何來?予悟得有一吸一滲之道,質諸高明。
一吸一滲,昭然可據。偶見一戲術,空壇中用火焚片紙在內,遠覆水上,如龍之取水,其水即時吸進。可知腸胃本無血,內之火一盛,血即吸入,是從內吸而有血也,血雖多易治。此吸之道理,以證思邈之言信乎。格物致知,身心性命之學,醫儒共貫也。又悟得一滲之說,於臘月舟次用火爐,舟人再三求免,何也?恐隔沙朽木,而又水因火引,易滲於內。凡人色欲憂煎,經脈血熱,滲入腸胃,是從外慘而有血也,血雖少而難治。
白話文:
《臟腑性鑑》中的孫思邈曾經說過:“腸胃本身並沒有血液。”這句話可以作為治療失血病症的一個很好的參考案例。當我初次閱讀藥方書籍的時候,發現它們把失血分成五種不同的情況,並且根據症狀進行治療,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深入研究身體內部器官和藥方書籍所描述的情況後,才發現這些都是表面功夫而已。因為人的咽喉、胃部以及大、小腸直到直腸都根本不存在血液。然而血液卻會循環到皮膚下面的肌肉組織之間,所以纔有了“腸胃原本就沒有血液”的這種說法。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像嘔血這樣的疾病,血液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我看來,其中存在著一個吸收和滲透的道理,這個觀點已經得到了很多高手的認同。有一次我看到了一種神奇的魔法表演,在一個空蕩蕩的大廳中央燃燒一片薄紙,然後把它放在離水面很近的地方,就像一條龍正在吸取水分一樣,那杯水很快就被吸了進去。由此可以看出,“腸胃原本就沒有血液”,但是一旦體內的火氣旺盛起來,血液就會被吸引進入體內,這樣就可以讓血液增多而且容易治療。這個原理可以用來證明孫思邈的話是可信的。通過對事物的研究和知識的理解,能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生命價值,這是醫生與儒家共同追求的理念。我又想到了另一種滲透理論,
吸與滲者,在上則從口出,在下則從便出。吸則降火,滲則滋陰。降火易,滋陰難,一悟瞭然矣。
澄按:腸胃本無血。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傷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總能傷之,非皆因火也。信如所喻,空壇覆火,爐在舟中,以明一吸一滲之理,則凡吐血者,非因於火,則不吸不滲也。信如所言,一用滋陰,一用降火,則凡吐血者,舍滋陰降火之外,別無他法也。
此亦一偏之見,適足以滋時人之弊耳。如專指內傷吐血而言,則古人有用血脫益氣之法,炮姜吸血歸經之法。理中湯最能清胃脘之血,八味丸引火歸原之法,是何說也?要之,主張滋降,則此喻似明,若概以失血之原推之,則拘泥而不能貫通矣。
白話文:
人體的吸與滲,在上半身就從嘴巴吐出來,在下半身就從排泄物排出。吸能降火,滲能滋陰。降火容易,滋陰難,明白這個道理就清楚了。
有人認為,腸胃原本沒有血,陽絡受損血就會外溢,陰絡受損血就會內溢。造成損傷的原因,可以是內因、外因,或是內外因兼具,不一定是火氣過旺。就像比喻中提到的,空壇覆火、爐在舟中,藉此說明吸與滲的道理,所以凡是吐血,並不是都因為火氣旺,也可能是不吸不滲。
有人主張凡是吐血,就應該滋陰降火,這也是一種偏見,只適合治一時之弊。如果專指內傷吐血而言,古人有血脫益氣、炮姜吸血歸經等方法。理中湯能清胃脘之血,八味丸能引火歸原,這些方法都是古人經驗之談,又如何解釋呢?總之,主張滋陰降火,這個比喻看似明瞭,但如果把這個道理套用在所有失血的情況,就顯得過於拘泥,無法全面理解。
5. 腸胃本無血辨
吳澄曰:腸胃多氣多血之經也。孫真人云本無血者,蓋自咽喉至胃,及大小腸而抵直腸,其中細膩光滑,總無半點血也。其有血者何?陰陽二絡溢出也。其陰陽二絡若何?蓋經脈十有二,絡脈十有五,凡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經者,徑也,經脈流行,氣血疏通,徑路往來,以榮華一身者也。
絡者,血絡也,經之支派旁出者也。人有十二經,以拘制十二絡,餘三絡者,陰絡、陽絡、脾之大絡也。陰絡者,陰蹻之路也。陽絡者,陽蹻之路也。此三絡者,在奇經八脈之中,不伏十二經拘束也。其不伏拘束若何?聖人計設溝渠,通利水道,以防不測。忽然天降猛雨,溝渠滿溢,聖人不能復設計,仍從滂沛橫流。
白話文:
吳澄說:腸胃是氣血匯聚最多的經脈。孫真人說原本腸胃中沒有血,因為從咽喉到胃,再到大小腸以及直腸,裡面光滑細膩,根本沒有半點血。那為什麼會有血呢?是因為陰陽二絡溢出的緣故。那麼陰陽二絡是什麼呢?人體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總共二十七條,氣血相隨上下流通。經脈,指的是主要的脈絡,經脈運行,氣血暢通,就像道路一樣,往來流動,滋養全身。
絡脈,指的是血絡,是經脈的支脈旁生出來。人體有十二經脈,約束著十二絡脈,另外還有三條絡脈:陰絡、陽絡和脾之大絡。陰絡,是陰蹻脈的支脈;陽絡,是陽蹻脈的支脈。這三條絡脈屬於奇經八脈,不受十二經脈的約束。為什麼不受約束呢?就像聖人設計溝渠,疏通水道,用來預防意外。假如突然下起暴雨,溝渠滿溢,聖人無法再設計新的溝渠,只能任由雨水橫流。
譬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其溢出若何?蓋邪之傷人也,因其陰傷則入陰,因其陽傷則入陽,先舍於絡脈,留而不去,乃入於經。陽絡者,主血脈之陽;陰絡者,主血脈之陰。陽主上則吐衄,陰主下則便血。陽主腑,則凡血之出於六腑者,陽主之。陰主臟,則凡血之出於五臟者,陰主之。
是陰亦吐衄,而陽亦便血也。絡通乎經,經通乎臟腑。是以五臟六腑之中,腸胃四圍,皮裡膜外之處,有經有絡,條理貫通,中含氣血,循環不息,而並無血溢出者,何也?其絡在三焦之中,於膈膜脂膏之內,五臟六腑之隙,水穀流化之關,同氣融會於其間,熏蒸膈膜,發達皮膚肉分,運行上下四旁,各隨其所屬部分,而注其中。膈膜細衣,如紙之薄,間隔腸胃之中,只通其氣,而運行其血,不可損傷也。
白話文:
當經絡裡的血液充盈滿溢,導致經脈無法束縛住時,這些溢出的血液會往哪裡去呢?這是因為外邪傷害人體,如果傷到陰氣就會進入陰經,傷到陽氣就會進入陽經。邪氣首先會停留在經絡中,如果久留不去,就會進一步進入經脈。陽經主導著血脈的陽氣,陰經主導著血脈的陰氣。陽氣主導著上半身,因此陽經受邪氣侵犯會導致吐血或鼻出血;陰氣主導著下半身,因此陰經受邪氣侵犯會導致便血。陽氣主導著六腑,所以六腑出血是由陽氣所主導;陰氣主導著五臟,所以五臟出血是由陰氣所主導。
因此,陰經也能夠導致吐血或鼻出血,而陽經也能夠導致便血。經絡與經脈相通,經脈又與臟腑相連。因此,五臟六腑、腸胃周圍、皮下膜外等部位,都佈滿著經絡與經脈,它們相互貫通,並且包含著氣血,循環不息,但為何這些部位不會出現血溢出的情況呢?因為經絡存在於三焦之中,位於膈膜、脂肪和五臟六腑之間的空隙,水谷流化的關口,以及氣血匯聚的地方。這些經絡滋潤著膈膜,發育著皮膚和肌肉,並在上下四方循環流動,根據各自所屬的部位,將氣血輸送到這些部位。膈膜就像薄薄的紙一樣,隔開著腸胃,只允許氣通過,但血則需要通過經絡運行,不可損傷。
一有所傷,則震動其衣,而鼓破其紙,中無間隔,氣不運行,血無所附,而洋溢乎腸胃矣。既溢於腸胃,若有窠臼焉,盈滿而後出,出而又溢,溢而又出,撮一身之血,皆聚於此,如水之泛漲,朝宗於大海也。其吐有甚不甚者,由絡之傷有多有寡也。其色之有鮮黯者,由血之出有寒有熱,有新有瘀也。
其有噴成升斗者,此乃血隨氣出,無有統攝也。然此數者,皆出於腸胃,傷在六腑,猶易治也。若夫咯血、唾血、咳血、嗆血,痰涎帶血絲、血點者,所吐雖不多,而傷則在臟也,在五臟則難治矣。其外損吐血者,邪氣深入,攻通血絡也。其內損吐血者,經脈空虛,絡血透進也。
白話文:
人一旦受傷,就會震動衣物,鼓破紙張,內部沒有阻隔,氣無法運行,血無處附著,便會溢滿腸胃。溢滿腸胃後,就像有容器一樣,裝滿了就會溢出來,溢出來又繼續溢出來,將全身的血都聚集在這裡,就像水泛濫一樣,朝著大海奔流而去。吐血的嚴重程度不一,是因為受傷的血管大小不同。吐血的顏色有鮮紅和暗紅,是因為血的性質有寒有熱,有新鮮血也有淤血。
有些人噴出的血量可以裝滿升斗,這是因為血隨著氣一起噴出來,沒有任何束縛。但是這些情況都是從腸胃出來的,傷在六腑,比較容易治療。但如果是咯血、唾血、咳血、嗆血,痰液裡帶血絲、血點,即使吐出的血不多,但傷到的是臟器,傷到五臟就難以治療了。外傷引起的吐血,是邪氣深入,攻破血管造成的。內傷引起的吐血,是經脈空虛,導致血液滲漏造成的。
惟血脫者,非益氣不救。其餘各症,不補塞其攻通之竅不止也。其補塞之法若何?血溢出膜外,在腸胃之間,得溫則平,宜甘溫補塞之劑,非寒涼收澀之謂也。雖然亦不可執焉,寒則溫之,熱則清之,瘀則消之,堅則削之,有外邪則去之,有壅滯則開之,虛則補之,實則泄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
如此則調和其氣血,氣煦血濡,腸胃完固,二絡不傷,則光滑細膩,周密如故,自無失血之症矣。
或問胃中之血,溢出主吐衄,則腸中當主便血,豈亦溢出上竅乎?此說亦近似有理。若如此分辨,則陽絡專主胃,陰絡專主腸矣。殊不知陰蹻之脈,起於然骨,至內踝直上陰股,入陰間,上循胸,入缺盆,過出人迎,入頄眥,合於太陽。陽蹻如此,《靈樞·脈度》如此也。觀其上循胸,出人迎,與胃經相會。惟脈絡有以相通,故血得從斯而至。
白話文:
對於血虛脫落的情況,單純補益氣血是無法完全治癒的。其他各種病症,不疏通阻塞的關竅,也無法真正痊癒。如何疏通阻塞呢?若血液溢出膜外,停留在腸胃之間,可以用溫熱的藥物使之平和,適合使用甘溫補塞的藥方,而不是寒涼收澀的藥物。雖然如此,也不能一味地執著於某一種方法,寒則溫之,熱則清之,瘀則消之,堅則削之,有外邪則去之,有壅滯則開之,虛則補之,實則泄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
這樣就能調和氣血,氣血運行順暢,腸胃強健,經絡不受損傷,肌膚光滑細膩,恢復原狀,自然就不會再出現失血的症狀了。
有人會問,胃中的血液溢出會導致吐血或鼻出血,那麼腸中的血液溢出就應該導致便血,難道也是溢出到上竅嗎?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這樣分辨的話,陽絡就專管胃,陰絡就專管腸了。殊不知陰蹻脈從足跟骨開始,沿著內踝向上至陰股,進入陰部,向上循行至胸部,進入缺盆,穿過人迎,到達眼角,與太陽經相合。陽蹻也是如此,《靈樞·脈度》中也是這樣記載的。從經絡走向來看,陰蹻脈上循胸部,經過人迎,與胃經相交匯。正是因為經脈互相連通,所以血液才能從一個部位流到另一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