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八 (3)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八 (3)

1. 積痰例方

沉香消化丸,治癆瘵痰熱壅甚。

青礞石(金色),南星,茯苓,枳殼(二兩),枳實(五錢),明礬(火煅煉,飛細),半夏,陳皮(二兩),薄荷(一兩),黃芩(一兩),豬牙皂角(炙,去皮弦,二兩),沉香(五錢)

上為細末,和勻,薑汁浸,神麯攪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臨臥飴糖拌吞嚼。噙太平丸。二藥並服,痰嗽除根。

太平丸,治癆瘵久嗽,肺痿肺癰,並皆噙服除根。

天冬(二兩),知母(二兩),生地(五錢),當歸(五錢),阿膠(五錢),麥冬(二兩),貝母(二兩),熟地(五錢),杏仁(二兩),款冬花(二兩),蒲黃(一兩),京墨(一兩),白蜜(四兩),薄荷(一兩),桔梗(一兩),黃連(五錢),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和勻,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後下諸藥末攪勻,再上火,入麝香,二三沸,丸如彈子大。每日三食後,細嚼一丸,濃煎薄荷湯,緩緩送下,次噙一丸。臥時如痰盛,先服消化丸,再服此丸。

茯苓丸,治痰停中脘。

半夏曲(二兩),茯苓(一兩,乳拌),枳殼(五錢,麩炒),風化硝(二錢五分,如一時未易成,用硝撒竹盤中,置當風處即干,如芷硝利用)

薑汁糊丸,薑湯下。

沉香礞石滾痰丸,治一切老痰積痰。

青礞石(一兩),大黃,黃芩,沉香(各五錢)

上四味為細末,水丸川椒大。量人大小用之,用溫水一口送,下咽即便仰臥,令藥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飲食,勿起身、言語行動,待藥氣自胃口漸下二腸,然後再動飲食。服後喉間稠黏,壅塞不行者,乃藥力相攻,痰氣泛上也,少頃藥力到,自然寧貼。服之得法,效如影響。

予六弟思泉,在山東夏津時,有癆瘵吐痰不止,苦無藥餌,帶有滾痰丸,嫌其太猛,令彼每早以牛肉湯吞之,其痰漸少,其嗽漸止,其症漸平,歸與予言,予曰:此亦攻補相兼之法也。

抑痰丸

瓜蔞仁(一兩),半夏(二錢),貝母(三錢)

為細末,炊餅為丸,薑湯下。

炊餅丸,退實熱虛勞濕痰。

鱉甲,龜板,側柏葉,半夏,瓜蔞仁,黃連,黃柏

炊餅為丸。

四珍丸,治濕痰發熱。

黃芩,黃連,香附,蒼朮(各等份)

上為末,瓜蔞瓤為丸。

三聖丸,治虛勞兀兀,噁心欲吐並喘。

半夏(一兩),檳榔,雄黃(各二錢)

薑湯下。

小陷胸丸,治癆瘵濕痰發熱。

黃連,半夏,瓜蔞仁

人參半夏丸,此太無專治虛損,一切痰症。

人參,茯苓,南星,半夏,乾薑,蛤粉,白礬,藿香,薄荷,寒水石

水丸。

補陰丸,陰虛有痰,膈上不清。

龜板(一兩五錢),黃柏(一兩五錢),乾薑(二錢),陳皮(五錢),牛膝(二兩)

《外臺》仙方,虛損痰多,咳嗽不止。

芫花(二兩),乾薑(二兩)

共為末。

五味子(三兩),紫菀(三兩),款冬花(三兩)

三味熬膏,入前末,加蜜三升。

白話文:

[積痰治療方]

【沉香消化丸】,主治肺結核或長期虛弱導致的痰熱壅塞。

配方包括金色青礞石、南星、茯苓、枳殼(二兩)、枳實(五錢)、煅煉過的明礬(需細磨)、半夏、陳皮(二兩)、薄荷(一兩)、黃芩(一兩)、炙過的豬牙皁角(去皮去絃,二兩)、沉香(五錢)。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薑汁浸泡,加入神麯攪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粒,睡前搭配糖漿咀嚼吞下,同時含服太平丸。兩種藥物一同服用,能根除痰嗽。

【太平丸】,主治長期咳嗽,肺萎縮或肺膿瘍,可消除根本病因。

配方包括天冬(二兩)、知母(二兩)、生地(五錢)、當歸(五錢)、阿膠(五錢)、麥冬(二兩)、貝母(二兩)、熟地(五錢)、杏仁(二兩)、款冬花(二兩)、蒲黃(一兩)、京墨(一兩)、白蜜(四兩)、薄荷(一兩)、桔梗(一兩)、黃連(五錢)、麝香(少量)。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先將白蜜在銀石器中煉熟,再加入藥末攪拌,最後放入麝香,煮至沸騰二三次,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日三餐後,細嚼一丸,用濃煎的薄荷湯緩慢送下,接著含服一丸。若晚上痰液增多,先服用消化丸,再服用此丸。

【茯苓丸】,主治痰滯中脘。

配方包括半夏曲(二兩)、茯苓(一兩,與乳品混合)、炒過的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五分,若不易風乾,可將硝撒在竹盤中,放置於通風處即可風乾)。用薑汁和薑湯製成藥丸。

【沉香礞石滾痰丸】,主治各種老痰、積痰。

配方包括青礞石(一兩)、大黃、黃芩、沉香(各五錢)。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水製成藥丸,大小如川椒。根據患者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用溫水送服,吞下後立即躺下,讓藥物慢慢下降。半日內不可飲食,避免起身、說話、活動,待藥物從胃部逐漸降至腸道,再進食。服用後,喉嚨可能感覺黏稠,這是藥物與痰氣相抗,使痰氣上湧的現象,稍後藥力發揮,症狀會自然消失。服用方法正確,效果立竿見影。

【抑痰丸】

配方包括瓜蔞仁(一兩)、半夏(二錢)、貝母(三錢)。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製成炊餅丸,用薑湯送服。

【炊餅丸】,主治實熱虛勞濕痰。

配方包括鱉甲、龜板、側柏葉、半夏、瓜蔞仁、黃連、黃柏。製成炊餅丸。

【四珍丸】,主治濕痰發熱。

配方包括黃芩、黃連、香附、蒼朮(各等份)。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瓜蔞瓤製成藥丸。

【三聖丸】,主治虛勞乏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

配方包括半夏(一兩)、檳榔、雄黃(各二錢)。用薑湯送服。

【小陷胸丸】,主治肺結核或長期虛弱導致的濕痰發熱。

配方包括黃連、半夏、瓜蔞仁。

【人參半夏丸】,主治虛損及各種痰症。

配方包括人參、茯苓、南星、半夏、乾薑、蛤粉、白礬、藿香、薄荷、寒水石。用水製成藥丸。

【補陰丸】,主治陰虛有痰,膈上不清。

配方包括龜板(一兩五錢)、黃柏(一兩五錢)、乾薑(二錢)、陳皮(五錢)、牛膝(二兩)。

【《外臺》仙方】,主治虛損、痰多、咳嗽不止。

配方包括芫花(二兩)、乾薑(二兩)。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

配方包括五味子(三兩)、紫菀(三兩)、款冬花(三兩)。這三種材料熬成膏狀,加入前面的細末,再加入三升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