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五 (5)

1. 咳嗽例方

上為末,煉蜜丸,噙化。

止嗽散,諸般咳嗽。

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兩),陳皮(一斤)

上為末,每服三錢。

團魚丸,久嗽不止。

貝母,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各四錢),大團魚(一個,重十二兩)

上藥與團魚同煮熟,取肉連汁食之。將藥渣焙乾為末,用魚骨煮汁一盞,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麥冬煎湯送下。

鱉甲丸,治勞嗽虛症,及鼻流清涕,耳作蟬聲,眼見黑花,一切虛症。

五味子(二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兩)

為末蜜丸,空心下。

柴胡散,治虛羸瘦,面黃無力,減食盜汗,咳嗽不止。

柴胡,知母,鱉甲(各一兩),五味子(五錢),地骨皮(一兩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烏梅二個,青蒿五葉,水煎。

九仙散,治一切咳嗽不已。

人參,款冬花,桔梗,桑皮,五味子,阿膠,貝母,烏梅(各五分),御米殼(二錢,蜜炙),生薑(一片),大棗(二枚)

劫嗽丸,治久嗽失氣,失音者,宜此斂之。新咳不宜用。

訶子肉,百藥煎,荊芥穗(等份)

為細末蜜丸,噙化。

官青方,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黃氣結。

蘇梗(一錢),杏仁,蘇子,鬱金(各三錢),前胡(二錢),薄荷,梔子,連翹(各一錢),半夏(二錢),海石(一錢),瓜蔞(三錢)

貝母丸,消痰熱,潤肺止嗽,乃治標之妙劑。

貝母一兩為末,用砂糖或蜜和丸龍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貝母一兩,宜加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佐之尤妙。如無百藥煎,即醋炒文蛤一錢亦可,或粟殼亦可酌用。

白話文:

咳嗽例方

止嗽散,治療各種咳嗽。

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兩斤),甘草(十二兩),陳皮(一斤),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

團魚丸,治療久咳不止。

貝母、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各四錢),大團魚(一條,重十二兩)。將藥材與團魚一起煮熟,食用魚肉和湯汁。將藥渣焙乾磨成粉末,用魚骨熬汁一碗,與藥粉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麥冬煎湯送服。

鱉甲丸,治療因勞累引起的虛症咳嗽,以及鼻涕清稀、耳鳴如蟬鳴、眼前發黑等各種虛症。

五味子(二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兩),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空腹服用。

柴胡散,治療體虛消瘦、面色萎黃無力、食慾減退、盜汗、咳嗽不止。

柴胡、知母、鱉甲(各一兩),五味子(五錢),地骨皮(一兩五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搭配兩個烏梅、五片青蒿,水煎服用。

九仙散,治療各種久咳不愈。

人參、款冬花、桔梗、桑皮、五味子、阿膠、貝母、烏梅(各五分),麥芽殼(二錢,蜜炙),生薑(一片),大棗(兩枚)。

劫嗽丸,治療久咳導致氣虛、失聲,適用於收斂肺氣。新發生的咳嗽不宜使用。

訶子肉、百藥煎、荊芥穗(等量),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藥,含服。

官青方,治療咳嗽咯血不止,痰黃氣滯。

蘇梗(一錢),杏仁、蘇子、鬱金(各三錢),前胡(二錢),薄荷、梔子、連翹(各一錢),半夏(二錢),海石(一錢),瓜蔞(三錢)。

貝母丸,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是治療咳嗽的有效藥物。

貝母一兩磨成粉末,用砂糖或蜂蜜製成龍眼大小的丸藥,可以含服、嚼服。如果要治療久咳,每用貝母一兩,可以加入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效果更好。如果沒有百藥煎,可以用醋炒文蛤一錢代替,或酌量使用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