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上集卷之十三 (1)
1. 治案
薛立齋治陳國華,素陰虛,患咳嗽,以自知醫,用發表化痰之藥不應,用清熱化痰等藥,症愈甚。薛曰:此脾肺虛也。不信,用牛黃清心丸,更加胸腹作脹,飲食少思,足三陰虛症悉見。朝用六君加桔梗、升麻、麥冬、五味,補脾土以生肺金;夕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諸症悉愈。經云: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而金病復作。
用前藥而反助其火,吾不得知也。
又治張克明咳嗽,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口出痰涎,口乾作渴。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消化飲食;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肺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液。遂用六君加炮薑、肉果溫補脾腎,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愈。
江應宿治周三者,年近三十,潮熱咳嗽咽啞,診之六脈弦數。周故以酒豪,先年因酒後嘔血,是年又復嘔血數升,遂咳不止,百治不應,飲食遞減,煩躁喘滿,江與四物湯換生地,加貝母、丹皮、阿膠、麥冬、五味煎服,加生蔗汁一小酒杯,薑汁少許,嗽漸止。食少,再加白朮、茯苓、人參,食漸進。
夜噙太平丸,晨服六味丸加枸杞、人參、麥冬、五味為丸。兩月咳嗽全止,半年肥白如初。
生生子治閔蜃樓,患虛損咳嗽,晝輕夜重。孫曰:此症咳嗽,由肺火未清,誤服參、術太過而然。但為清肺利肺,咳可立止,止後以補心安神之劑養之,則萬全矣。麥門冬、桑白皮、白藥子、貝母、桔梗、甘草、黃芩、枳殼,十帖,咳嗽全止。惟心血不足,神不固精,以棗仁、遠志、麥冬、蓮花心、丹參調養,百日果能出戶。
李士材治張飲光,虛損發熱,乾咳呼吸喘急。始用蘇子降氣不應,乃服八味丸,喘益急。李視兩頰赤,六脈數大,此肺肝蘊熱也。以逍遙散用牡丹皮一兩,苡仁五錢,蘭葉三錢,連進兩劑,喘吸頓止。以地黃丸一料,用麥冬、五味煎膏,及龜膠為丸,至十斤而康。
白話文:
[治療案例]
薛立齋治療陳國華,他向來陰虛,患有咳嗽。由於他自己懂醫學,使用了發汗和化痰的藥物,但效果不佳,後來使用清熱化痰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薛立齋說:這是脾肺虛弱的表現。但陳國華不相信,改用牛黃清心丸,結果胸部和腹部開始脹痛,食慾下降,腳部出現三陰經絡虛弱的症狀。早晨,薛立齋讓他服用六君子湯加上桔梗、升麻、麥冬、五味子,用以補脾土以滋潤肺金;晚上,則服用八味丸,補充命門火以滋養脾土,所有症狀都得到緩解。
薛立齋也治療過張克明的咳嗽,起初使用二陳、黃芩、黃連、枳殼等藥物,但張克明出現胸口悶、氣喘,清晨大量吐痰,加用蘇子、杏仁,結果口出痰涎,口乾舌燥。薛立齋認為清晨吐痰是因為脾虛無法消化食物;胸口悶、氣喘是脾虛無法滋養肺部;口出痰涎是脾虛無法控制;口乾舌燥是脾虛無法產生津液。於是,他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肉果,溫補脾腎,再配合八味丸補充土母,病情得以改善。
江應宿治療週三,年近三十,有潮熱、咳嗽、聲音嘶啞,脈象弦數。週三曾因酗酒而嘔血,今年再次嘔血數升,咳嗽不止,多方治療無效,飲食逐漸減少,煩躁、喘息、滿脹,江應宿讓他服用四物湯換成生地,加上貝母、丹皮、阿膠、麥冬、五味子,並加入一小杯生蔗汁和少量薑汁,咳嗽漸漸停止。食慾差時,再加入白朮、茯苓、人參,食慾逐漸恢復。
夜間含服太平丸,早晨服用六味丸加上枸杞、人參、麥冬、五味子製成丸藥。兩個月後,咳嗽完全停止,半年後,身體恢復健康,皮膚白皙。
生生子治療閔蜃樓,患有虛弱損傷引起的咳嗽,白天輕微,夜晚加重。生生子認為,這是肺部熱度未消,誤服人參、白朮過多導致。只要清肺利肺,咳嗽可以立即停止,停後以補心安神的藥物調養,就可以完全康復。使用麥門冬、桑白皮、白藥子、貝母、桔梗、甘草、黃芩、枳殼,服用十帖,咳嗽完全停止。但因心血不足,精神不穩,以酸棗仁、遠志、麥冬、蓮花心、丹參調養,百天後,能夠正常出門活動。
李士材治療張飲光,虛弱損傷導致發熱,乾咳,呼吸急促。起初使用蘇子降氣,但效果不佳,改服八味丸,呼吸反而更急促。李士材觀察到他雙頰紅潤,脈象數大,這是肺肝藏熱的表現。使用逍遙散加上牡丹皮一兩,薏苡仁五錢,蘭葉三錢,連服兩劑,喘息立即停止。再使用地黃丸一料,用麥冬、五味子煎膏,加上龜膠製成丸藥,吃到十斤後,身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