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七 (1)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七 (1)

1. 總論

吳澄曰:外損之症,皆由客邪所傷,不行解散,偏用滋補,畏忌發表,致成虛損。今屢散不休,不知解托、補托之法,走泄真元,亦成虛損。此皆一偏之見也。夫有虛當補,有邪當散,此一定之理,良工亦不能廢其繩墨也。然醫貴權衡,過猶不及。倘拘泥之士,偏執不可滋補之法,而專從事於發表散邪,寧無犯實實虛虛之戒乎?愈表愈虧,邪終不出,則又有屢散成勞者。

白話文:

吳澄說:外傷的症狀,都是因為外邪侵襲所致,不去散邪,偏用滋補,害怕發散,就會導致虛損。現在屢次散邪卻不痊癒,是因為不懂得解表、補虛的技巧,導致真氣外泄,也造成虛損。這都是偏執一端的看法。

凡是有虛就要補,有邪就要散,這是醫治疾病的根本原則,即使是良醫也不能違背這個道理。但是醫術講究權衡,過猶不及。假如拘泥於偏執的醫者,執意認為不能滋補,而專注於發散邪氣,難道不違背實則虛、虛則實的醫學戒律嗎?

過於發散,就會越來越虛弱,邪氣最終無法去除,就會出現屢次散邪反而耗損元氣的現象。

2. 屢散成勞

新咳有痰者,屬外感,宜隨時解散;無痰者,是火熱,只宜清之。久嗽有痰者,燥脾化濕;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宜開鬱行氣,潤燥化痰。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風寒,疏散之外,又行疏散,別無他法,牢不可破,總以散邪為主。殊不知邪已傳裡,屢散走失正氣,不虛而虛,不損而損,遂成勞症而病成矣。

又有一種形寒飲冷,新咳稠痰,固宜濕中散濕。若夫動氣火炎,久咳無痰,當清潤治之。治者不究其原,印定傷風,屢用辛溫之劑,遂致發熱自汗,食少,咳嗽不止,而成癆瘵不救之症。

白話文:

剛開始咳嗽有痰,屬於外感,應該及時用藥散寒解表;沒有痰的,是火熱上炎,只需清熱降火。咳嗽很久有痰,是脾虛濕困;沒有痰的,是肺熱陰虛。因為外感久了會鬱積成熱,內傷久了會火熱旺盛,都需要疏解鬱氣,滋潤燥邪,化痰止咳。現在的人只知道肺主皮毛,一遇到外感風寒,就只用疏散的藥物,沒有其他方法,固執己見,總以散邪為主要手段。卻不知道邪氣已經入侵內部,反复使用散邪的藥物,會耗損正氣,導致虛弱,最終形成勞損而病入膏肓。

還有一種人,畏寒怕冷,剛開始咳嗽痰多粘稠,確實應該以散寒祛濕為主。但如果出現氣血逆亂,火熱旺盛,咳嗽很久卻沒有痰,就應該清熱潤肺治療。治療時不能只看表面,認定是傷風,一味使用辛溫的藥物,這樣會導致發熱出汗,食慾減退,咳嗽不止,最終形成癆瘵難以救治的病症。

澄按:肺為嬌臟,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則邪留而不去。若以輕揚之劑投之,則腠理疏通,無復有變虛損之患矣。醫者不察,誤用滋陰降火之劑,未免閉門留寇,在內興災,以致咳嗽失血吐痰之症見矣,此誤補之為患也。若邪已入里,與表何干?而猶然疏之散之,寧不走泄正氣,耗喪真元乎?是又誤散之為患也。

雖然猶有說焉,予下集中總以祛邪為急,治法中總以托散為先,至於滋陰降火之法,明辨與有外邪者不合,得無有偏於是,而蹈屢散之弊乎!不知其非也。醫貴中和,不宜偏倚,無使有太過不及之虞。用藥之法,如將大兵,相時度勢,運用一心,或散或補,各適其宜。余非不知滋陰降火之法而故違之,見今時之醫,用之者甚多,今時之病,死之者甚眾,亟而辨之,抑亦不得已耳。概見外損之症,十皆八九;而真陰真陽虧損者,十中二三,皆外邪未清做成者多。

白話文:

肺臟非常嬌弱,負責管理皮膚和毛髮,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如果不能及時疏散外邪,邪氣就會滯留體內,久久不散。如果用輕揚的藥物治療,就能疏通毛孔,避免虛損的風險。有些醫生不了解這個道理,誤用滋陰降火的藥物,等於關門留賊,讓邪氣在體內肆虐,最終導致咳嗽、咳血、吐痰等症狀,這就是誤補的危害。

如果邪氣已經深入內部,與表層部位無關,仍然用疏散的方法治療,豈不是會耗費正氣,損害真元嗎?這就是誤散的危害。

雖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但我認為,在治療疾病時,首要任務是驅除外邪,治療方法也應以疏散為主。滋陰降火的方法,對於有外邪入侵的人來說並不合適,如果一味追求疏散,就容易導致過度疏散的弊端。

醫術講究中庸之道,不可偏執,要避免過度或不足。用藥的方法就像指揮大軍,要根據時機和形勢,運用靈活的策略,有時疏散,有時滋補,各取所需。我並不是故意不使用滋陰降火的方法,而是看到現在很多醫生都濫用這種方法,導致患者死亡的案例也很多,所以才迫切地想要澄清這個問題。

總體而言,外傷疾病佔了大部分,真正因陰陽虧損而生病的,只佔少數,而這些陰陽虧損大多也是由外邪未清造成的。

故分門別出,補散兼施,皆古人之陳法,非獨創之新奇,與外邪入內,印定傷風,屢散不休者不同。噫!後之學者,得是書而變通焉,勿執一途,以蹈斯弊,則幸甚矣。

白話文:

因此,把病症分成不同的類型,同時使用滋補和疏散的方法治療,這些都是古人的方法,並不是我自己創新出來的新奇療法。這跟外面傳染來的疾病進入人體,造成感冒不斷的情況有所不同。唉!日後學習的人,得到這本書要懂得變化應用,不要只固守一種路徑,以免重蹈覆轍,那就好了。

3. 論散法

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散;一切陰虛者,皆宜補陰發散;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散;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散;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散。感重而體實者,散之當重,宜麻黃湯之屬;感輕而體虛者,散之當輕,宜參蘇飲之屬。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地土不同,用藥迥別。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法治之。

但師古人之意,不可盡泥古人之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可耳。

澄按:散方之制,散表邪也。風寒在表不散,邪何以出?然散之之法,亦難言矣。當散而不散者,謂之失汗;不當散而散者,謂之誤汗;當散而屢散不休者,謂之過汗;當散而散之太峻者,謂之亡陽。如元氣虛弱之體,感冒風寒,雖有表症,亦不可屢散、峻散,以傷其元,只宜和解,或兼補兼托,達邪外出。

白話文:

所有陽氣虛弱的人,都應該用補益中氣、發散邪氣的方法治療;所有陰氣虛弱的人,都應該用補益陰氣、發散邪氣的方法治療;身體有熱症的人,都應該用清熱涼血、發散邪氣的方法治療;身體有寒症的人,都應該用溫經散寒、發散邪氣的方法治療;食物積滯的人,則應該用消食導滯、發散邪氣的方法治療。如果感受外邪比較嚴重、體質比較強壯,發散邪氣時應該用比較重的藥物,例如麻黃湯;如果感受外邪比較輕微、體質比較虛弱,發散邪氣時應該用比較輕的藥物,例如參蘇飲。

此外,東南地區和西北地區不同,地理環境和土壤性質不同,用藥也應該有所區別。對於同時存在陰虛陽虛、挾寒挾熱、食積等病症的人,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按照醫學理論進行治療。

雖然要學習古人的醫術,但不能完全照搬古人的方劑,應該根據具體的病情和時間變化,靈活調整治療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發散的目的是驅散表邪。如果風寒外邪停留在體表,不予發散,邪氣就無法排出。但是,發散的方法也需要謹慎。不應該發散的時候發散,叫做失汗;不應該發散的時候發散,叫做誤汗;應該發散的時候反覆發散,叫做過汗;應該發散的時候發散得太過猛烈,叫做亡陽。如果體質虛弱,患了風寒感冒,即使有表症,也不能過度發散,更不能用猛烈的藥物,以免傷及元氣,應該採用和解的方法,或者同時補益和托邪,讓邪氣慢慢排出。

若概以表散治之,一表不已則再表,再表不已,則屢屢表之,汗出淋漓,邪終不解,而津液為之虧竭,真元為之重傷矣。

白話文:

如果只是用表面解表的方法來治療,一次不夠就再次使用,再次使用還不夠,就反覆地進行解表,最後會導致大量出汗但病邪仍然無法解除,而且身體的津液也會因此耗盡,本質(即正氣)也受到嚴重損傷。

4. 柯韻伯論散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治風者,不患無以祛之,而患無以御之;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何則?發散太過,玄府不閉故也。昧者不知托表固里之法,遍試風藥以祛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邪氣留連,終無解期矣。

澄按:人但知補之為補,而不知補之為散。人但知風邪之不去,而不知風邪之復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古人之方,但師其意。或不得其法,不以其方,不知其經,不達其變,以致邪漸入深,乘虛內陷。將欲補之,邪仍未盡,將欲散之,體弱難勝,畏首畏尾,則難兩顧矣。

白話文:

疾病之所以會入侵,是因為身體虛弱,所以治療風寒,不必擔心沒有藥物驅散它,而是擔心沒有辦法抵禦它;不怕風寒一時消失,而是怕它再次回來。為什麼呢?因為過度發散,導致毛孔無法閉合。愚昧之人不懂得固護表皮、滋養內裡的道理,一味地使用風藥驅散風寒,風寒消退是自然,再次入侵也是自然,邪氣反复纏繞,最終沒有痊癒的期限。

我認為,人們只知道補益就是補益,卻不知道補益也是一種散發。人們只知道風寒沒有消退,卻不知道風寒還會再次入侵。運用補散的奧妙,全在於用心思考。古代的藥方,只可以學習其精神,如果不懂得方法,不按藥方,不了解經絡,不掌握變化,就會導致邪氣逐漸深入,趁虛而入。想要補益,但邪氣未盡,想要散發,身體虛弱難以承受,顧此失彼,就難以兩全其美了。

5. 屢散榮衛俱傷

人之一身,惟陰陽二氣,而陽氣猶為綱領。若體氣虛弱,屢散無休,必傷榮衛,則榮者不能榮於中,衛者不能衛於外,舊感之邪未出,新感之邪復入。況且汗多亡陽,陽去而陰不能獨留,則汗液既竭於外,心氣必慊於內,以致陰陽兩虛,而成虛勞不治之症。

澄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虛也,而後邪入之。虛而冒邪,是虛中夾邪也,不知解托、補托,而惟散邪是務,則過散液竭,榮衛俱傷。再誤滋補,邪潛內伏,變為風勞,呼天求救,亦已晚矣。

白話文:

人體是由陰陽二氣構成,而陽氣是維持生命運行的關鍵。如果體質虛弱,陽氣不斷散失,就會損傷人體的榮衛,導致氣血不能正常運作,無法抵抗外邪。舊病未癒,又容易感染新病。而且,大量流汗會損耗陽氣,陽氣不足,陰氣無法獨存,就會導致體液流失,心氣虛弱,最終造成陰陽兩虛,形成難以治癒的虛勞。

需要注意的是,事物腐敗才會滋生蟲子,人體虛弱才會容易感染邪氣。虛弱狀態下感染邪氣,是虛中夾邪,如果不注意扶正祛邪,只一味地散邪,就會導致體液過度流失,榮衛受損。如果再錯誤地滋補身體,邪氣就會潛伏於內,轉化為風勞,到時候呼天喊地也無濟於事。

6. 內傷兼外感

東垣《脾胃論·內傷外感辨》深明飢飽勞逸發熱等症,俱是內傷,悉類外感,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外感多而內傷少者,溫補中而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加減出入。如內傷兼傷寒者,以本方加麻黃;兼傷風者,加桂枝;兼傷暑者,本方加黃連;兼傷濕者,本方加羌活,實萬世無窮之利。東垣實發明陽虛發熱之一門也。

然世間真陰虛而發熱者,十之六七,亦與傷寒無異,反不論及,何哉?今之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書,治法已窮,奈何?豈知丹溪發明之外,尚有不盡之旨。趙氏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湯,大劑一服即愈。

白話文: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認為飢餓、飽食、勞累、休息不足等引起的發熱,都是內傷,表現類似外感,因此要避免使用汗下法。他認為內傷多於外感,只需溫補,不需要發散。如果外感多於內傷,則在溫補的基礎上,稍微加些發散藥,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根據情況加減藥物。比如,內傷兼傷寒,就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麻黃;兼傷風,就加桂枝;兼傷暑,就加黃連;兼傷濕,就加羌活。這種方法真是萬世無窮的益處。李東垣實際上開創了陽虛發熱的治療方法。

然而,世上真正陰虛發熱的患者,十之六七,也和傷寒無異,卻沒有被提及,這是為什麼呢?現在的人,一看到發熱,就說是傷寒,一定要用發散法,結果發散過度而死亡,就說《傷寒論》的治療方法已經窮盡,怎麼辦?難道不知道丹溪所開創的治療方法之外,還有很多未盡之旨嗎?趙氏曾經遇到過陰虛發熱的患者,表現為大熱、面赤、口渴煩躁,用六味地黃湯,大劑量一服就治癒了。

澄按:潔古枳朮丸,東垣改為補中益氣湯,以治陽氣不足,虛邪外侵。加減主治,啟後世無窮之悟端。趙氏改用六味地黃湯,而不用白虎、承氣,以治陰虛之裡熱,而不治陰虛之外邪。張景岳又制補陰益氣煎,以治陰氣不足,虛邪外侵。一以治陰,一以治陽,一治陰虛邪熱,一治陰虛內熱,皆以迴護內傷元氣為主也。

白話文:

澄按:潔古所用[枳朮丸],東垣改為補中[益氣湯],用來治療陽氣不足,虛邪外侵。加減主治,啟發後世無限的悟性。趙氏則改用六味[地黃湯],而不使用白虎湯、承氣湯,用來治療陰虛的裡熱,而不治陰虛的外邪。張景岳又制[補陰益氣煎],用來治療陰氣不足,虛邪外侵。一個治陰,一個治陽,一個治陰虛邪熱,一個治陰虛內熱,都以迴護內傷元氣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