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五 (1)
下集卷之五 (1)
1. 經旨
經曰: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脾惡濕。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濕則濡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白話文:
經書上說,濕氣過盛,就會克制脾土,寒水受到外邪侵襲,就會導致腎病。風氣過盛,就會克制脾土,濕土受到外邪侵襲,就會導致脾病。
脾臟最怕濕氣,脾臟被濕氣所困,就應該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來燥濕,並且避免潮濕的地方,衣服也不要濕著。
如果吃得多但氣虛,可能是因為失血,而濕氣會停留在下焦。
天氣寒冷,毛孔就會閉合,濕氣無法散發,水分就會流向下方的膀胱,形成尿液和氣。
濕氣會導致身體虛弱,秋天受了濕氣,冬天就會咳嗽。
陽氣容易受風邪侵襲,陰氣容易受濕氣侵襲。受風邪的人,上半身先出現症狀;受濕氣的人,下半身先出現症狀。
2. 脈法
浮緩而濡而小者,外濕。
沉緩而細而微者,內濕。
遲緩為寒濕。
洪緩為濕熱。
弦緩為風濕。
脈緊為寒,脈長為濕。
白話文:
浮緩、濡小的脈象代表外部有溼氣。沈緩、細微的脈象代表內部有溼氣。慢且緩的脈象加上冷感表示是寒冷型溼氣。大且緩的脈象表示是溼熱型溼氣。弦形且緩的脈象表示是有風溼的情況。脈搏收縮表示受到寒冷影響,長度則與溼氣有關聯。
3. 總論
吳澄曰:虛勞失血之症,暑熱燥火,固應有之,而濕亦何有類虛損也?蓋六氣之中,皆能傷人,皆有相似,而惟濕之一症,令人難測。如陰邪小,人感之,不知不覺,及其既也,或兼風,或挾寒挾暑,兼之長夏濕熱用事,損傷元氣,倦怠嗜臥,精神不足,煩熱咳嗽,有似虛損之症。夫濕能傷脾,脾土一虧,百病根源發軔於此,豈獨外損乎?
白話文:
吳澄說:虛勞失血的病症,暑熱燥火,本就應該會有,但濕氣又怎麼會像虛損呢?這是因為六氣之中,都能傷人,都有相似之處,唯獨濕氣的病症,讓人難以捉摸。如同陰邪之氣微弱,人感染了,卻渾然不知,等到病發了,就可能夾雜著風邪,或者夾雜著寒邪或暑邪。再加上長夏時節濕熱盛行,損傷元氣,就會出現倦怠嗜睡,精神不足,煩熱咳嗽,這些症狀都類似於虛損的病症。濕氣能傷脾,脾土一旦虧損,百病的根源就會由此而生,豈止是外在的損傷呢?
4. 濕勞
諸濕為土,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潤,秋涼則復乾燥。濕本不自生,因乎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通,停滯而生水濕也。凡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症。經云:明知標本,正行無間是也。世俗不詳《內經》之旨,但執滋補之說,怫鬱轉加,而病愈甚。當求病之所在,以平為期而已。戴人有言曰:養生與攻病不同。近世人以補劑治病,宜乎難望其效。
澄按:濕多生水腫脹滿,泄瀉濕痹,脾胃之症。今類虛損者,以其火熱怫鬱,精液不能宣通,脾虛受濕,氣血凝泫水穀道路,生痰上湧,不生肌肉,而為失血潮熱自汗之症。
白話文:
濕氣的本質如同泥土,而火熱能使濕土滋生,因此夏天炎熱時萬物滋潤,秋天涼爽後則變得乾燥。濕氣本身並不會自行產生,而是因為火熱鬱結,導致水液無法順利流通,停滯而形成濕氣。大部分疾病都是由火熱引發,而火熱也常作為併發症出現。《內經》說:「明白病症的標本,就能正確治療,毫不間斷。」然而世俗之人不了解《內經》的精髓,只執著於滋補的觀念,導致火熱鬱結加重,病情反而加劇。應當找出病因所在,以平衡為治療目標。戴人曾經說過:「養生和治療疾病的原則不同。」近世之人用補劑治療疾病,效果自然難以期待。
濕氣過盛會造成水腫、脹滿、腹瀉、濕痹等症狀,影響脾胃功能。如今許多虛損的人,其實是火熱鬱結,精液無法順暢流通,脾虛受濕,氣血凝結阻礙水穀的運化,導致痰液上湧,無法生長肌肉,並且出現失血、潮熱、自汗等症狀。
5. 濕鬱吐血
外感雨濕,鬱於經絡,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於胃,胃滿亦吐血,宜服除濕湯。
澄按:除濕湯治冒雨吐血,理中湯治傷胃吐血,皆用乾薑為君。丹溪治大吐血不止,亦用乾薑一味為末,童便調服,從治之法。可見乾薑亦為治吐血要藥也。
白話文:
如果是因为淋雨受寒,导致湿气郁结经络,进而引起鼻出血,甚至血流入胃,胃部胀满并呕吐鲜血,那就应该服用除湿汤。
值得注意的是,除湿汤治疗淋雨导致的吐血,理中汤治疗胃损伤导致的吐血,这两种方剂都以干姜为主药。丹溪先生治疗大吐血不止,也用单味干姜研末,用童尿调服,从中可以看出干姜也是治疗吐血的重要药物。
6. 挾濕吐血
《卮言》云:古人言諸見血非寒症,皆以血為熱迫,遂至妄行,然皆復有所挾也,或挾風,或挾濕,或挾氣,又有藥石而發者,其本皆熱。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則梔子、黃芩、黃連、白芍、犀角、蒲黃,而濟以生地、丹皮之類。胃血古人有胃風湯,正是以陽明火邪為風所煽,而血為之動,中間有桂,取其能伐木也。
若蒼朮、地榆、白芍之類,而濟以火劑。大腸血,以手陽明火邪,為風為濕也。治以火劑風劑,風能勝濕也,如黃芩、黃連、白芍、柏皮、荊芥、防風、羌活之類,兼用雞冠花,則又從類之義也。
白話文:
《卮言》中說:古人認為凡是見血的病症,都不是寒症,皆是因為熱邪逼迫,導致血液妄行,但這些病症往往伴隨著其他因素,或挾帶風邪,或挾帶濕邪,或挾帶氣邪,還有因為藥石而發的。其根本原因都是熱邪。治療上中下不同的部位,要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是上部見血,要使用梔子、黃芩、黃連、白芍、犀角、蒲黃等藥物,並佐以生地、丹皮等藥。
胃血,古人有胃風湯,正是因為陽明經的火邪被風邪煽動,導致血液躁動不安,中間加入桂枝,是為了用它來克制木氣。
如果是下部見血,要使用蒼朮、地榆、白芍等藥物,並佐以火劑。
大腸出血,是手陽明經的火邪,被風邪和濕邪所影響。治療要使用火劑和風劑,風能勝濕,如黃芩、黃連、白芍、柏皮、荊芥、防風、羌活等藥物,可以兼用雞冠花,因為雞冠花具有類似的功效。
7. 濕必相兼
濕陰邪也,如柔媚小人,善於逢迎,使人家國已移,而人莫覺其非。其傷於人也,日積月累,不輕發動,必兼風兼暑,兼寒兼熱,引而後發,洋溢上下中外,無處不到。
澄按:濕之潛伏於人身也,多在於已午之月,其變動而出也,多在於夏秋之間。是以一歲之中,每當收肅之令,其兼風者,則為風濕;其兼熱者,則為濕熱;其兼寒者,則為寒濕;有兼暑,則暑濕。傷於外者,坐臥卑地,冒雨著濕。傷於內者,生冷酒面,恣縱無度,則脾胃受傷,不能制濕。
蓋濕必兼熱,熱多兼濕,如長夏暑熱,萬物潤溽,非必大雨時行,而後生濕也。是以秋病多於四時,皆外邪勾引,相兼而出,或變時行,或為瘧痢,種種之症,令人難測。其初仍外感也,治之不善,累久神疲,留而不去,則痰血咳嗽,潮熱泄瀉,則又有濕勞之症矣。
白話文:
濕氣就像一個柔媚的小人,善於逢迎討好,不知不覺地侵蝕著人體,讓人們慢慢失去抵抗力。它不像風寒那样容易發作,而是日積月累,潛藏在體內,直到遇到風、暑、寒、熱等其他外邪才會爆發,遍布全身,無處不在。
濕氣多在午月(農曆五月)潛伏人體,到了夏秋季節,才開始變動發作。一年之中,到了收斂肅殺的季節,濕氣與風結合就變成風濕,與熱結合就變成濕熱,與寒結合就變成寒濕,與暑結合就變成暑濕。
濕氣的入侵,可能是因為外在因素,例如坐臥潮濕的地面,淋雨著涼,也可能是內在因素,例如食用生冷食物、飲酒過度,導致脾胃受損,無法控制濕氣。
濕氣通常會伴隨著熱氣,而熱氣也常伴隨著濕氣。就像夏季的長熱,萬物滋潤,即使不下雨,也會產生濕氣。因此,秋季的疾病往往比其他季節更多,都是因為外邪相互勾引,結合而成的,例如時行感冒、瘧疾、痢疾等,各種症状難以捉摸。
濕氣初期屬於外感,如果治療不當,長期下來,就會導致神疲乏力,濕氣留而不去,進而引发痰血咳嗽、潮熱泄瀉,形成湿劳等慢性病症。
8. 濕痰類虛損
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而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之泰,是為平人。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變症不測,有類虛損。
澄按:虛損未有無痰者也,痰皆由於脾之不健運所生。脾皆由於濕之所浸淫而致,故津液既凝聚為痰,不復周潤三焦,而成咳嗽潮熱泄瀉,飲食減少,毛髮焦,精神倦,四肢軟,全似虛損,而不知濕痰之為害也。
白話文:
脾臟具有坤土的靜態之德,同時也具有乾燥健運的特性,因此能使心肺之陽氣下降,肝腎之陰氣上升,形成天地調和的狀態,這就是健康之人。然而,如今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事勞損導致虛弱,脾土的陰氣受損,運化轉輸的功能失調,導致天地失衡。清濁之氣混淆,經絡阻塞,鬱積化熱,熱氣停留變成濕氣,症狀變化莫測,類似虛損。
需要注意的是,虛損不一定伴隨痰症,痰都是因為脾臟運化功能不健所致。脾臟因濕氣浸淫而受損,導致津液凝聚成痰,無法滋潤三焦,進而出現咳嗽、潮熱、腹瀉、食慾不振、毛髮乾枯、精神疲倦、四肢無力等症狀,看似虛損,卻不知是濕痰作祟。
9. 脾胃論
東垣曰:夫脾胃虛弱,遇六七月間,河漲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行步不正,腳欹眼黑欲倒,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則亡津液,亡津液則七神無所依。經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者,庚大腸所主,三伏之義,為庚金受困也。
若亡津液,汗大泄,濕令亢盛,則清肅之氣亡,燥金受囚,風木無可以制,故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一身盡痛。亢則害,承乃制是也。孫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大腸,益五臟之元氣。壬膀胱之寒,已絕於已,癸腎水已絕於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
白話文:
李東垣說:脾胃虛弱的人,在六七月間,河水暴漲,雨水連綿,萬物滋潤,人容易出汗,衣服濕透,身體沉重,呼吸短促,嚴重時四肢無力,走路不穩,腳軟眼花,想倒下,這是腎水和膀胱都枯竭的表現,必須緊急治療。要滋養肺氣,以補充腎水的源頭,還要讓大腸不受邪熱入侵,避免大量出汗。汗出太多會損失津液,津液不足,精氣神就無處依附。《黃帝內經》說:「津液相互滋生,精氣神自然產生。」大腸主津液,三伏天是金氣受困的時節。
如果損失津液,大量出汗,濕氣過盛,則清肅之氣消失,燥金被困,風木無法制約,因此風濕相互搏擊,骨節疼痛,全身痠痛。過盛就會有害,所以需要抑制它。孫思邈說:五月常服用五味子,可以瀉除丙火,滋補大腸,增強五臟元氣。壬膀胱的寒氣,已經在五月時消失,癸腎水的寒氣也已經在午時消失,現在又遇到濕氣旺盛,助長熱邪,西方和北方的寒氣清涼之氣都消失了。
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冬、五味子生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之苦寒,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聖人制定法令:夏季養生要補益,應該補益人體先天之精氣,而不是補益燥熱之火。因為夏季炎熱容易損傷元氣,導致人體虛弱,所以人們在夏季應該食用寒涼的食物。
針對夏季熱傷元氣,可以用人參、麥冬、五味子來滋補元氣。脈象代表人體的元氣,人參甘甜,可以補益元氣,並瀉去熱火。麥冬苦寒,可以補益人體的水分之源,並清熱肅燥肺金。五味子酸味,可以瀉火,滋補脾胃和大腸,並補益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