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二 (4)

1. 補中佐以解托

補中益氣湯,遵東垣法,加以和解之藥,托邪外出。

黃耆(一錢五分),白朮(五分),陳皮(五分),當歸(五分),甘草(一錢),人參(一錢),升麻(三分),柴胡(三分)

薑、棗煎。

芎歸湯,遵丹溪法,加以和解之藥,托邪外出。

川芎(一錢),當歸(一錢)

加薑、棗。

逍遙散

柴胡,白芍,當歸,白朮,茯苓(一錢),甘草(五分),薄荷(少許)

薑、棗煎。

加味,丹皮、梔子

以上三方,隨症加解散之藥,即為補托之法。如氣分用補中益氣,血分用芎歸湯,兼郁者用逍遙散。

樂令建中湯,治臟腑虛損,身體消瘦,自汗潮熱,將成癆瘵。此藥大能退虛熱,生氣血。

前胡細辛,黃耆,人參,桂枝,陳皮,當歸,白芍,茯苓,麥冬,甘草,半夏

薑、棗煎。

大青龍湯,治太陽中風,脈浮緊,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

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薑大棗

先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煎。

柴陳煎,治傷風咳嗽,發熱痞滿多痰等症。

柴胡(二三錢),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分服。

瀉白散,治肺火,皮膚蒸熱,灑淅寒熱,日晡尤甚,喘急。

桑白皮(一錢),地骨皮(一錢),甘草(五分),粳米(百粒)

易老加黃連

涼膈散,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瘈瘲,胃熱發斑發狂,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

連翹(四兩),大黃(酒浸),芒硝,甘草(二兩),梔子,黃芩,薄荷(一兩)

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

小柴胡湯,治傷寒中風,少陽症,往來寒熱,嘔,口苦脅痛,耳聾,及春月時嗽。

柴胡(八兩),半夏,人參,甘草,黃芩(三兩),生薑,大棗

蘇子降氣湯,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嘔血,大便不利。

蘇子,半夏,前胡,厚朴,甘草,當歸,橘紅肉桂

加薑、棗煎服。

芎蘇飲,治傷風咳嗽,吐痰氣壅。

紫蘇,葛根,半夏,茯苓,陳皮,甘草,枳殼桔梗

—加杏仁、桑皮,治肺中有火。一加川芎、柴胡,治肺實有熱。一加人參、前胡、木香,治外感風寒,名為參蘇飲

升麻湯

升麻(三錢),茯神,人參,防風羌活犀角羚羊角(各一錢),官桂(三分)

柴胡飲子,解表裡陰陽交錯。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當歸,白芍(各五錢)

用水煎,溫服。

2. 方見各門

金水六君煎(見景岳治法。)

百勞丸(見風勞。)

益營內托散

補真內托散

清裡內托散(見師朗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