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一 (5)

1. 風勞例方

清健方,治風勞咳嗽,失血痰黃,氣結神驗方。

桔梗(三錢),杏仁(三錢),蘇子(三錢或蘇梗),鬱金(三錢),前胡(二錢),薄荷(一錢),梔子(一錢),海石(一錢),半夏(一錢),瓜蔞霜(三錢)

一味黃芩散,風勞膚如火燎,重按不熱,日西更甚,喘嗽,灑淅寒熱,目赤心煩。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清健方,用來治療風勞咳嗽、失血痰黃、氣結等症狀,非常有效。方子包含桔梗、杏仁、蘇子、鬱金、前胡、薄荷、梔子、海石、半夏、瓜蔞霜等藥材。另外,還可以搭配黃芩散,用於治療風勞、皮膚發熱、按壓不熱、傍晚加重的症狀,以及喘咳、寒熱交替、眼睛紅腫、心煩等。

黃芩一兩濃煎服下。

李士材治驗方,治驗見前醫案。

薄荷(二錢五分),桔梗(一錢),蘇子(一錢),甘草(一錢),人參(八分),橘紅(八分),茯苓(八分),麥冬(二錢)

秦艽鱉甲散,治風勞骨蒸,午後壯熱,肌肉消瘦,咳嗽,舌紅頰赤,盜汗目倦,脈來細數。

柴胡(一兩),秦艽(五錢),鱉甲(一兩),當歸(五錢),青蒿(五葉),知母(五錢),烏梅(一個),地骨皮(一兩),汗多加黃。

白話文:

服用黃芩一兩,濃煎後喝下。

李士材的治驗方,治驗見前醫案。

薄荷二錢五分,桔梗一錢,蘇子一錢,甘草一錢,人參八分,橘紅八分,茯苓八分,麥冬二錢。

秦艽鱉甲散,用來治療風勞骨蒸,午後發熱,肌肉消瘦,咳嗽,舌頭紅、臉頰紅,盜汗、眼睛疲倦,脈搏細數。

柴胡一兩,秦艽五錢,鱉甲一兩,當歸五錢,青蒿五葉,知母五錢,烏梅一個,地骨皮一兩,如果出汗多就加黃芩。

柴前梅連散,治風勞骨蒸,久而不愈,咳嗽吐血,盜汗遺精,脈來弦數,此方主之。

柴胡,前胡,胡黃連(各一錢),豬脊髓(一條),烏梅(一個),韭白(五分),豬膽汁(一個),童便(二盞)

按:烏梅酸斂,似非所宜,然引諸藥入骨除蒸,加韭白以嚮導,此亦補中有發,散中有收之意。

人參柴胡散,治邪客經絡,午前發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有盜汗,及婦人虛勞骨蒸尤宜。(即人參清肌散。)

白話文:

柴前梅連散

功效: 治療風勞骨蒸,久治不愈,伴隨咳嗽吐血、盜汗遺精等症狀,脈象弦數者。

藥方組成:

  • 柴胡、前胡、黃連(各一錢)
  • 豬脊髓(一條)
  • 烏梅(一個)
  • 韭白(五分)
  • 豬膽汁(一個)
  • 童便(二盞)

方解:

烏梅性酸收斂,看似與本方治法不符,但它能引導諸藥入骨,去除骨蒸。加入韭白,能引導藥性上行,起到補中有發、散中有收的作用。

人參柴胡散

功效: 治療邪氣侵入經絡,導致午前發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間盜汗等症狀,尤其適合治療婦女虛勞骨蒸。

註解: 人參柴胡散等同於人參清肌散。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柴胡,乾葛,赤芍藥(各等份)

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三枚,水煎,乘熱服。

許學士云:但有勞症,皆可服,熱退即止。大抵透骨,葛根第一,柴胡次之。一方有黃芩五錢。

白朮除濕湯,治午後發熱,背惡風,四肢沉困,小便色黃。又治汗後發熱。

人參,赤芩,甘草,柴胡(一錢),白朮(一兩),生地,地骨皮,知母,澤瀉(七錢)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柴胡、乾葛、赤芍藥(各等份),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三枚,水煎,趁熱服用。許學士說:只要有勞症,都可以服用,退燒後就停止。大抵透骨,葛根第一,柴胡其次。有些方子會加黃芩五錢。白朮除濕湯用於治療午後發熱、背部怕風、四肢沉重、小便顏色黃等症狀,也可治療汗後發熱。人參、赤芩、甘草、柴胡(一錢)、白朮(一兩)、生地、地骨皮、知母、澤瀉(七錢)。

每服五錢。如有刺痛,加當歸七錢;小便利,苓、瀉減半。

人參地骨皮散,治午後發熱惡風,四肢沉困,小便色黃。又治汗後發熱。

地骨皮,人參,柴胡,生地(各一兩五錢),茯苓(五錢),知母,石膏(各一兩),生薑(三片)

臟中積冷,營中熱,按之不足,舉之有餘,陰不足而陽有餘也。

人參散,治邪熱客於經絡,痰嗽煩熱,頭痛目昏,盜汗倦怠,一切血熱虛勞。

即人參柴胡散,每藥一兩,加黃芩五錢。每服三錢,加薑、棗煎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如果有刺痛,就加當歸七錢;如果小便次數頻繁,茯苓、澤瀉就減半。

人參地骨皮散,用於治療下午發熱怕風,四肢沉重無力,小便顏色發黃。也可以治療出汗後發熱。

地骨皮、人參、柴胡、生地黃(各一兩五錢),茯苓(五錢),知母、石膏(各一兩),生薑(三片)。

內臟積聚著寒氣,營氣卻很熱,按壓身體時感到軟弱無力,抬起身體時卻感到有力,這是陰氣不足而陽氣過盛的表現。

人參散,用於治療邪熱入侵經絡,痰咳煩躁發熱,頭痛頭昏,盜汗倦怠,以及一切因血熱導致的虛勞。

就是人參柴胡散,每味藥各一兩,再加黃芩五錢。每次服用三錢,加薑、棗煎服。

按:喻嘉言云:此邪淺在經絡,未深入臟腑,雖用柴、葛之輕,全藉耆、參之力,以達其邪。又恐邪入痰隊,用茯苓、半夏,兼動其痰;合之歸、芍、黃芩,並治其血中之熱。止用三錢為劑,蓋方成知約,庶敢用柴、葛耳。此叔微一種苦心,特為發之。

參歸散,治風勞骨蒸。

人參,秦艽,柴胡,北細辛,鱉甲(各五錢),前胡,當歸,川常山,茯苓,甘草(各七錢五分),烏梅(二個),地骨皮(五錢)

參耆散,治勞嗽氣喘,咯血聲啞,潮熱盜汗。

白話文:

喻嘉言說,這病邪淺在經絡,尚未深入臟腑,雖然用柴胡、葛根等輕藥,但主要依靠人參、黃芪的力量,才能達到驅除病邪的效果。又擔心病邪會化為痰,因此加入茯苓、半夏,兼顧化痰;再加上歸脾、芍藥、黃芩,一起治療血熱。藥方只用三錢,是因為方子組成已經精簡,才能勉強使用柴胡、葛根。這是叔微的一番苦心,特地說出來。

參歸散,用於治療風勞骨蒸。

藥方:人參、秦艽、柴胡、北細辛、鱉甲(各五錢)、前胡、當歸、川常山、茯苓、甘草(各七錢五分)、烏梅(二個)、地骨皮(五錢)

參耆散,用於治療勞嗽氣喘、咯血聲啞、潮熱盜汗。

柴胡,阿膠,黃耆,茯苓,紫菀,當歸,川芎,半夏,貝母,枳殼,桔梗,秦艽,甘草(各五錢),羌活,防風,五味子,人參,鱉甲(各二錢五分),桑皮,款冬花(各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五分,薑、棗煎,食後服。

人參荊芥散,治血風勞。

白話文:

柴胡、阿膠、黃耆、茯苓、紫菀、當歸、川芎、半夏、貝母、枳殼、桔梗、秦艽、甘草(各五錢)、羌活、防風、五味子、人參、鱉甲(各二錢五分)、桑皮、款冬花(各二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五分,用薑、棗煎煮,飯後服用。

這個藥方叫做人參荊芥散,可以治療血風勞。

人參,白朮,熟地,酸棗仁(炒),鱉甲(童便炙),羚羊角,枳殼,柴胡,荊芥(各五分),防風,甘草(炙),川芎,當歸,桂心(三分)

加姜煎。

加味十全大補湯,治體虛挾外感發熱,漸成癆瘵。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耆,肉桂,柴胡,鱉甲,青蒿,胡連

白話文:

人參、白朮、熟地、酸棗仁(炒)、鱉甲(童便炙)、羚羊角、枳殼、柴胡、荊芥(各五分)、防風、甘草(炙)、川芎、當歸、桂心(三分),加薑煎服。此方名為加味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體虛伴隨外感發熱,逐漸發展成癆瘵的病症。此外,還有另一個方子,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耆、肉桂、柴胡、鱉甲、青蒿、胡連等藥材。

地仙散,凡患勞怯,且不必補,只先退潮熱,調理可愈。此方退熱如神。

地骨皮(二錢),薄荷葉,北防風(各一錢五分),甘草梢,烏梅肉(七分五釐)

水煎,午後燉服。

按:前方皆用輕清和解,如柴胡、乾葛、防風、秦艽、薄荷之品,用之無不效驗,但熱退則止。若無邪熱,服之熱必愈甚,亦宜急止。

清骨散,治骨蒸勞熱。

銀柴胡(一錢五分),胡黃連,秦艽,鱉甲,青蒿,地骨皮,知母(各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地仙散,凡是患有勞累虛弱的人,不必急著進補,只需要先退去潮熱,調理之後就可以痊癒。此方退熱效果極佳。

地骨皮(二錢),薄荷葉(一錢五分),北防風(一錢五分),甘草梢(七分五釐),烏梅肉(七分五釐)

用水煎煮,下午燉煮後服用。

按:此方藥材皆使用清涼和解的藥材,比如柴胡、乾葛、防風、秦艽、薄荷等,用這些藥材治療效果都很好,但熱退之後就應該停服。如果體內沒有邪熱,服用此方反而會加重熱症,應立即停止服用。

清骨散,用於治療骨蒸勞熱。

銀柴胡(一錢五分),胡黃連(一錢),秦艽(一錢),鱉甲(一錢),青蒿(一錢),地骨皮(一錢),知母(一錢),甘草(五分)

枳殼地骨皮散,治風勞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少力多困,盜汗。

地骨皮,秦艽,柴胡,枳殼,知母,當歸,鱉甲,烏梅(一個),桃柳頭(七個),生薑(三片)

按:今時之弊,皆喜滋補,如此等方,置之不用,以致不起者甚眾。若有一二明達者用之,不惟病家不合其意,即旁人亦多謗議,畏治不服,及行怨責,甘死不悔,良可悲哉!

黃耆鱉甲散,治男女客熱,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或日晡發熱。

黃耆,鱉甲,天冬(五錢),秦艽,柴胡,茯苓,地骨皮(三錢),知母,生地,甘草,桑白皮(三錢五分),人參,桔梗,肉桂(一錢五分)

白話文:

枳殼地骨皮散,用於治療風勞骨蒸,體溫升高,肌肉消瘦,體力虛弱,容易感到疲倦,盜汗等症狀。

藥材包括:地骨皮、秦艽、柴胡、枳殼、知母、當歸、鱉甲、烏梅(一個)、桃柳頭(七個)、生薑(三片)。

現在的風氣,都喜歡滋補身體,像這種清熱解毒的方子,卻被冷落一旁,導致很多病症得不到治療。如果有人懂得使用這個方子,不僅病人可能不接受,旁人也多半會批評指責,畏懼治療,不願意配合,甚至怨恨責怪醫生,寧願等死也不悔改,實在令人悲哀!

黃耆鱉甲散,用於治療男女客熱,五心煩熱,四肢無力,咳嗽咽喉乾燥,自汗食慾不振,或下午發熱等症狀。

藥材包括:黃耆、鱉甲、天冬(五錢)、秦艽、柴胡、茯苓、地骨皮(三錢)、知母、生地、甘草、桑白皮(三錢五分)、人參、桔梗、肉桂(一錢五分)。

按:此方黃龍湯、紫菀湯、建中湯、地骨皮散四方合而為一,補虛兼止嗽止汗,退熱退蒸之劑也。

秦艽扶羸湯,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熱,或勞嗽聲啞不出,體虛自汗,四肢怠惰。

秦艽(一兩半),柴胡(二兩),鱉甲,人參(各一兩半),當歸(一兩一分),紫菀,半夏,甘草(各一兩),地骨皮(一兩半)

加薑、棗、烏梅煎。

白話文:

按: 此方「黃龍湯」、「紫菀湯」、「建中湯」、「地骨皮散」四方合而為一,具有補虛兼止咳止汗,退熱退蒸的功效。

[秦艽扶羸湯],主治肺痿骨蒸,症狀可寒可熱,或因勞累引起咳嗽,聲音嘶啞,發不出聲,體虛易出汗,四肢無力。

組成: 秦艽(一兩半),柴胡(二兩),鱉甲,人參(各一兩半),當歸(一兩一分),紫菀,半夏,甘草(各一兩),地骨皮(一兩半)。

用法: 加薑、棗,用烏梅煎煮。

按:昔人云:熱在骨髓,非柴胡不除,取其升清宣暢之氣,用之累效。今人概棄不用,嫌其升散,非虛家所宜。不知風邪誤用滋補,侵入骨髓,蒸熱不退,非此輕清之品,何能透出?況又有扶羸之藥,何害乎?

太無柴胡散,治虛勞羸瘦,面黃無力,食減盜汗,咳嗽不止。

柴胡,知母,鱉甲,地骨皮,五味子

上為末,每服三錢,烏梅二個,青蒿五葉,水煎調下。

神驗柴胡散,治大人小兒,骨蒸夜熱,如蒸甚者,不過十數日見效。

土柴胡(不拘多少,去蘆洗淨,炙黃色,不令太焦,亦不須用銀州者)

白話文:

古人認為,骨髓裡的熱氣,只有柴胡能清除,因為它能升清宣暢,效果顯著。現在有些人卻完全不用柴胡,嫌它升散,不適合虛弱的人。他們不知道,風寒誤用滋補藥物,會侵入骨髓,造成蒸熱不退,只有像柴胡這樣輕清的藥物才能透出寒邪。而且,方劑裡還有扶正補虛的藥物,何來危害之說?

「太無柴胡散」專治虛勞羸瘦、面黃無力、食慾減退、盜汗、咳嗽不止的病症。

藥方:柴胡、知母、鱉甲、地骨皮、五味子。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再加烏梅兩個、青蒿五葉,用水煎服。

「神驗柴胡散」專治大人小孩骨蒸夜熱,如同被蒸籠蒸烤的症狀,一般十幾天就能見效。

土柴胡用量不拘,去蘆根洗淨,用文火炙至黃色,不要過於焦黑,也不必用銀州產的。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地骨皮指面大二片,同煎至七分,食後溫服。如虛損,但空心服補藥後,再食後煎下數服,時時呷之。

薄荷(二錢五分),人參(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一錢),蘇子(一錢),甘草(一錢),橘紅(八分),茯苓(八分)

李士材治吳孝廉,喘咳吐血,十餘年弗已,脈浮而濡,風邪客肺,兩劑效,三月而拔其根。

肺熱久嗽,痰內吐出有小白泡,當於肺中泄火。

枇杷葉,木通,紫菀,杏仁,款冬花,大黃(減半),桑白皮(等份)

白話文:

藥方中,每次取藥末二錢,用水一盞,加入地骨皮兩片,一起煎煮至七分,飯後溫熱服用。如果身體虛損,則可以在服用補藥後,再空腹服用此藥,連續服用幾劑,並隨時少量飲用。

藥方組成:薄荷二錢五分,人參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一錢,蘇子一錢,甘草一錢,橘紅八分,茯苓八分。

李士材醫生治療吳孝廉的咳嗽、咳血症,已持續十餘年未愈,脈象浮而濡,是風寒入侵肺部所致。服用兩劑藥後見效,三月後根治。

對於肺熱久咳,痰液中帶有白色泡沫的症狀,應以清肺泄火為治。

藥方組成:枇杷葉、木通、紫菀、杏仁、款冬花、大黃(減半)、桑白皮(等份)。

蜜丸如櫻桃大,夜臥時或食後,噙化一丸。

風勞咳嗽,風勞日久,咳嗽吐痰,潮熱,此方主之。

荊芥,秦艽,白前,桔梗,甘草,紫菀,百部,橘紅,當歸,赤芍,桑葉

風火刑肺,風邪久郁,火克肺金,咳嗽不止。

桔梗,蘇梗,半夏,麥冬,紫菀,橘紅,茯苓,甘草

乾咳無痰,脈浮弦而數,乾咳無痰,午後潮熱,飲食減少,四肢倦怠,痰鬱火邪之症。

桔梗,枳殼,貝母,杏仁,黃柏(酒炒),青黛,瓜蔞仁,膽星,竹瀝

白話文:

蜜丸的大小像櫻桃一樣,可以在晚上睡覺前或飯後含服一丸,慢慢化開。

風寒引起的咳嗽,風寒久留體內,造成咳嗽、咳痰、發熱,這個藥方可以治療。

藥方:荊芥、秦艽、白前、桔梗、甘草、紫菀、百部、橘紅、當歸、赤芍、桑葉

風火灼傷肺部,風邪長期停留在體內,火氣攻克肺金,導致咳嗽不止。

藥方:桔梗、蘇梗、半夏、麥冬、紫菀、橘紅、茯苓、甘草

乾咳無痰,脈搏浮而弦,而且跳動很快,乾咳無痰,下午發熱,食慾不振,四肢乏力,這是痰火郁結的症狀。

藥方:桔梗、枳殼、貝母、杏仁、黃柏(酒炒)、青黛、瓜蔞仁、膽星、竹瀝

以上三方,自驗得效。

河車如聖丹

紫河車(一具,酒洗淨),青蒿(一斗五升,入童便熬),童便(三斗)

熬童便減至二斗,去青蒿,再熬至一斗,再入紫河車煮爛,蓮粉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按:杏仁翁云:凡虛損中諸症,務要得紫河車,取效甚速。入血藥中則補血,入氣藥中則補氣,入去熱藥中則退藥。又治癲癇健忘,怔忡失志之症,及恍惚驚怖,神不守舍,多言不定,此藥大能安心養血定神。又治骨蒸傳屍,數種虛勞邪熱,滋陰補陽,乃養壽之聖藥也。予用此屢驗。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方,我親自驗證過,確實有效。

河車如聖丹

紫河車(一具,用酒洗淨),青蒿(一斗五升,放入童尿中熬煮),童尿(三斗)

熬煮童尿至二斗,去除青蒿,再熬煮至一斗,加入紫河車煮爛,用蓮粉收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

**按:**杏仁翁說:凡是因虛損導致的各種疾病,務必要使用紫河車,效果非常快。它可以加入補血藥中補血,加入補氣藥中補氣,加入退熱藥中退熱。還可以治療癲癇、健忘、心悸失志,以及神志恍惚、驚恐不安、胡言亂語等症狀,此藥可以安心養血、安定神志。還可以治療骨蒸潮熱、各種虛勞邪熱,滋陰補陽,是養生的聖藥。我用這個藥方多次驗證過,效果很好。

地黃煎丸,透邪解勞,生肌活血。

生地汁,杏仁汁,藕汁,鵝梨汁,生薑汁,薄荷汁(各一升),法酒,沙蜜(四兩)

以上慢火熬膏,入後藥:

柴胡,秦艽,桂枝(二兩),熟地(四兩),木香,枳殼,山藥,茯苓,遠志,人參,白朮,柏子仁(一兩),麝香

上為末,丸如梧桐子大,甘草湯下。

白話文:

這個配方是用來治療疾病的。它包括了生地、杏仁、蓮藕、雪梨、生薑、薄荷等材料,以及法國葡萄酒和蜂蜜。這些材料被放在一個鍋裡慢慢加熱煮成糖漿狀物質。然後加入一些草本植物:柴胡、秦艽、桂枝、熟地、木香、枳實、山藥、茯苓、遠志、人參、白朮和柏子仁。最後,所有成分都被磨碎並製成像梧桐樹種子大小的藥丸,並且需要用甘草茶送服。這個藥方可以透過排除體內的毒素來緩解疲勞,並且能夠促進肌肉生長並激活血液循環。

百勞豬肚丸,治諸虛百損、風勞極效。發熱咳嗽吐痰,或飲食日減,或吐紅,或肌肉化為痰,大肉消瘦。投以涼藥,每至脾胃受傷,而成泄瀉不救之症;投以溫劑,每至咳嗽不止,而失音莫逭。清之不可,補之不能,良醫束手。此方不熱不寒,調和五臟,輔正祛邪,使水火各安其位。如初起病時,屢奏神效,服者稱為靈丹。

真茅山蒼朮(二十四兩,米泔水浸七日夜,每夜換水一次。去皮切,或二三分厚,曬乾,四兩。取肥大者用),真廣陳皮(四兩,去筋膜、蒂,切成片,烘乾,四兩),紫肥厚朴(十二兩,去粗皮,薑汁拌炒),真鮮肥仙茅(四兩,清水浸,用竹刀刮去皮,銅刀切二分厚,米泔水浸去赤汁,烘乾,二兩),不油杏仁(三兩,去皮尖,淨干,二兩),新鮮骨碎補(三斤,用竹刀割去黃黑毛,銅刀切成二分厚,烘乾,二兩)

白話文:

百勞豬肚丸

百勞豬肚丸,用於治療各種虛損、風勞,效果顯著。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咳痰,或食慾不振,或吐血,或肌肉消瘦成痰,體重減輕。若使用寒涼藥物,則易傷脾胃,導致腹瀉難以治療;若使用溫熱藥物,則易使咳嗽加劇,甚至失聲。病症既不能清熱,也不能補益,令良醫束手無策。

此方藥性不寒不熱,能調和五臟,扶正祛邪,使陰陽平衡,各司其職。尤其在病初起時,效果顯著,服用者稱之為靈丹妙藥。

藥材:

  • 真茅山蒼朮(二十四兩,用米泔水浸泡七天七夜,每天換水一次,去皮切片,每片約二三分厚,曬乾,取四兩。選用肥大者。)
  • 真廣陳皮(四兩,去筋膜、蒂,切片,烘乾,取四兩。)
  • 紫肥厚朴(十二兩,去粗皮,用薑汁拌炒。)
  • 真鮮肥仙茅(四兩,清水浸泡,用竹刀刮去皮,銅刀切成二分厚,再用米泔水浸泡去除赤汁,烘乾,取二兩。)
  • 不油杏仁(三兩,去皮尖,洗淨曬乾,取二兩。)
  • 新鮮骨碎補(三斤,用竹刀刮去黃黑毛,銅刀切成二分厚,烘乾,取二兩。)

以上六味,分為四制:一用人乳,一用薑汁,一用童便,一用陳酒,拌過一宿,烘曬乾,為末,同入後藥:

北五味(二兩),枸杞子(八兩),川貝母(二兩,去心),白果肉(四兩,煮熟去心),百勞花(二兩,水拌蒸搗)

以上六味,乾溼同搗為泥,烘曬,同前藥為末,聽用。

原枝大淮地(四兩,酒煮爛,搗如泥),紅棗肉(一斤,臨用煮熟,去皮核搗),核桃肉(四兩,臨用搗極細末),蓮子肉(一斤,打碎去心,微炒為末)

白話文:

以上六味藥材,分成四種方法處理:第一種用人乳浸泡,第二種用薑汁浸泡,第三種用童子尿浸泡,第四種用陳年酒浸泡,然後將藥材浸泡一夜後,烘乾研磨成粉末,再與其他藥材混合在一起。

接下來是北五味藥材的處理方法:

北五味子(二兩),枸杞子(八兩),川貝母(二兩,去心),白果肉(四兩,煮熟去心),百勞花(二兩,用水拌勻蒸熟後搗碎)。

將以上六味藥材,無論是乾的還是濕的,一起搗碎成泥狀,然後烘乾,再與之前混合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即可服用。

最後是另外幾味藥材的處理方法:

原枝大淮地黃(四兩,用酒煮至軟爛,搗成泥狀),紅棗肉(一斤,臨用時煮熟,去皮核搗碎),核桃肉(四兩,臨用時搗成極細的粉末),蓮子肉(一斤,打碎去心,微炒後研磨成粉末)。

用雄豬肚一具,不見水,以刀刮一小孔,傾去穢物,用酒洗淨,不聞穢氣為度。將蓮肉粉入內二三兩,陳酒一斤入內,將線縫好,再酒煮極爛為度,將前藥共搗干槌如泥。若干,加豬肚湯及棗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晚服三錢。

全鱉丸,治勞熱吐血喘嗽。

柴胡(二錢),川芎(一兩),當歸,阿膠(五錢),杏仁,知母,貝母(三兩)

上為粗末。用活鱉一個,生宰去頭,用酒五升,並藥與血同浸一宿,厚紙密封,次早慢火同煮極爛,候香熟,取鱉肉,令病者隨意食之。只留鱉甲,併骨並藥,焙乾為末,以浸藥酒汁調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時米飲下。

白話文:

準備一個雄豬肚,不用水洗,用刀刮開一個小孔,倒掉裡面的髒東西,用酒洗乾淨,直到沒有腥味。放入二到三兩蓮肉粉和一斤陳酒,縫好豬肚,用酒煮到非常爛。把所有藥材一起搗成泥狀,加入豬肚湯和紅棗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天早晚服用三錢,可治勞熱吐血喘嗽。

另一種方子是全鱉丸,也治勞熱吐血喘嗽。將柴胡兩錢、川芎一兩、當歸、阿膠五錢、杏仁、知母、貝母三兩研成粗末。取一隻活鱉,宰殺後去除頭部,用五升酒將藥材和鱉血一起浸泡一夜,用厚紙封好,第二天用小火慢慢煮到非常爛,等到香味飄出,取出鱉肉讓病人隨意食用。剩下的鱉甲、骨頭和藥材一起焙乾研磨成粉末,用浸藥酒調和米粉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米湯送服。

團魚丸,治久嗽不止,漸成癆瘵。

貝母(去心),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四兩),大團魚(一個,重十二兩以上者,去腸)

上藥與魚同煮熟,取肉連汁食之。將藥渣焙乾為末,用魚骨煮汁一盞,和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麥冬湯下,日三服。

全鴨丸,治男婦外邪不清,內傷積瘀,咳嗽蒸熱失血。

十大功勞(十兩),川地骨皮(十兩),六月雪根(六兩),白色白勞花(六兩)

白話文:

團魚丸用於治療長期咳嗽不止,逐漸發展成肺癆的病症。將貝母(去心)、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去皮尖及雙仁,共四兩)、大團魚(一個,重量超過十二兩,去腸)一起與魚同煮熟,食用魚肉和湯汁。將藥渣焙乾研磨成粉末,用魚骨熬煮一碗湯,與藥粉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麥冬湯送服,每日三次。

全鴨丸用於治療男女因外邪入侵、內傷積瘀,導致咳嗽、發熱、失血的病症。使用十大功勞(十兩)、川地骨皮(十兩)、六月雪根(六兩)、白色白勞花(六兩)作為藥材。

竹刀切碎,焙乾為末,入鴨搗為丸。

老鴨(一隻,七八九十年者佳,一二三四年者無用。認法:掌厚,嘴多黑點,上齶層多,口邊鋸齒,平眼陷進)

不用銅鐵器殺,干鉗毛不見水,酒洗,挖去肚內等物,再以無油新砂鍋,酒、水煨極爛,取骨打碎,同藥肉炙乾,搗為丸。

烏雞丸,治風勞骨蒸勞熱如神。

地骨皮,小青草(珍珠草也),六月雪根,柴胡,胡黃連,苡仁米

上用烏骨雞一隻,撏毛,酒洗淨,將藥塞肚內,線縫,酒與水各半煮熟,任病者啖肉。其骨炒燥,和藥磨細,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未申時白水下三錢。

白話文:

把竹片切成碎片,烘烤至乾燥後研磨成粉末,加入鴨肉搗爛製成藥丸。選擇一隻年齡在七到九年之間的老鴨爲宜,而一年或兩年齡的老鴨則不適合使用。識別方法包括手掌較厚、嘴巴上有黑色斑點、口腔內有多層牙齒以及眼睛凹陷等特點。不要使用銅鐵器具來殺鴨,並且要確保羽毛沒有沾染水分。將鴨清洗乾淨並去除內部器官,然後放入無油脂的新砂鍋裏,倒入適量的酒和水進行燉煮直至非常軟爛爲止。取出骨頭並將其敲碎,與藥物一起烘乾後再搗爛製作成藥丸。

烏雞丸是一種治療風勞骨蒸熱症的有效方劑。配方中的藥材有地骨皮、小青草(即珍珠草),六月雪根、柴胡、胡黃連和薏苡仁米。選用一隻烏骨雞,拔掉羽毛並用水洗淨,將上述藥材填滿雞肉腹腔,縫合起來,然後用一半酒和一半水烹製成熟食。讓患者食用雞肉,剩下的骨骼可以曬乾並與藥品混合研磨成細粉狀,最後煉化蜂蜜做成像梧桐籽大小的藥丸,在下午三點左右服用三次即可。

仙傳神秘藥肚子,治養胃清熱,補虛透骨祛風,並脾胃不足者。其效甚神,其功甚大。

用雄豬肚一個,不見水,酒洗淨,用白馬骨粗大根不見水洗,以布拭淨,大槌敲碎,裝入肚內令滿,密縫,以淡砂鍋盛之,病人吃酒三碗,水五碗,置水鍋內,隔水煮之,罐口用厚綿紙三層封固,於紙上置黏米一撮,米爛肚亦熟矣。令病人坐於旁,以聞其香氣。若病人慾思食,除肚內藥,以銅刀切碎,乘熱帶湯與食之。

不喜食湯,聽其所好。或一二次食完亦可。隨魆地叫人將白馬骨悄悄埋土內,勿令人知之。埋後病人即思睡,任其自然。半年者食半個即愈,一年者食一個,二三年照數食之。倘半年喜食一個者,聽其所愛,不必執泥。如不能食者,胃氣已損,並漏底之症,皆不治也。患人醒時要大便,另以淨桶,解下如泥非泥,似血非血,穢惡異常,當以深坑埋之,勿令人感此惡毒。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胃病的神奇偏方,可以清熱養胃,補虛透骨祛風,還能調理脾胃虛弱。方法是將一個雄豬肚洗淨,裝滿敲碎的白馬骨,用淡砂鍋隔水煮,用厚綿紙封口,並用黏米測試熟度。病人聞香氣,想吃時就將豬肚裡的藥切碎,趁熱吃。不喜食湯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一次或多次吃完。吃完後,將白馬骨悄悄埋土,病人會想睡覺,任其自然。半年病程吃半個,一年病程吃一個,依此類推。如果半年病程的人想吃一個,也隨其意,不必強求。如果病人吃不下,就代表胃氣損傷,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病人醒來後會大便,解出來的糞便像泥非泥、似血非血,非常惡臭,要深埋,不可讓他人接觸。

忌椒,蒜,煎炒,鮮發,生冷等物。

以上數方,皆取有氣血之屬,以培補吾身之真元,非純靠草根樹皮之比,況又兼以透邪退熱,去瘀續勞。正所謂祛邪而不傷脾肺,補養而不致留邪,斯為兩得之矣。

白話文:

避免食用辣椒、大蒜、油炸食物、新鮮發酵食品和生冷食物。這些配方都是為了增強身體的能量,而不是單純依靠藥材來治療疾病,而且還可以幫助排除毒素、降低體溫以及消除疲勞。這種方法既可以去除病原而又不會損傷脾胃,同時也可以滋養身體而沒有留下疾病的風險,這是一種雙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