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四 (1)

1. 痰血方

丹溪方,治痰中血。

白朮(一錢五分),貝母,白芍,桑白皮,桃仁(各一錢),甘草(三分),梔子(炒,一錢二分),丹皮(一錢五分)

又方,治痰血。

橘紅,半夏,茯苓,貝母,丹皮,桃仁(各一錢),黃連,甘草大青(各五分),生薑(三片)

又方,治痰中血。

橘紅(二錢),半夏,茯苓,枳殼,黃芩,桑皮(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甘草(三分),人參(五分)

或加青黛,水煎服。

劫勞散,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紅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飲食減少。

白芍(六兩),黃耆,甘草,人參,當歸,半夏,茯苓,熟地,阿膠,五味子(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盞半,生薑二片,棗三枚,煎九分,無時溫服,日三次。陳日華云,有女及簪,病甚危,一歲之間藥無一效,得此方一服除根。

丹方,治盛夏吐紅痰,有一二聲嗽。

人參,防風(各五分),白朮(一錢五分),陳皮,茯苓(各一錢),甘草(一分),乾薑(三分),桔梗(五分)

上煎二之一,入藕汁二大合,再煎,帶熱下三黃丸。

九味二陳湯,治中氣虧敗,動運失常,郁成痰飲,雜血而出。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茯苓(八分),炙甘草(五分),陳皮,青皮(各一錢),川芎(七分),神麯(六分),半夏(八分)

水煎,溫服。

保命散,治咯痰帶血出。

白朮(二錢),貝母(一錢五分),桔梗,青皮,梔子,甘草(各七分),當歸(一錢二分),白芍(八分),丹皮,黃芩(各一錢),桃仁(七分)

水煎,溫服。

保命人參散,治咯痰帶血而出。

人參,白朮(各三錢),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橘紅(八分),枳殼,桔梗,半夏,五味子,桑皮(各七分),黃芩(一錢)

白話文:

【痰血方】

根據丹溪方,用於治療痰中帶血的情況。

  • 白朮15分,貝母、白芍、桑白皮、桃仁各10分,甘草3分,梔子炒後12分,牡丹皮15分。

另外一方,同樣用於治療痰血。

  • 陳皮、半夏、茯苓、貝母、牡丹皮、桃仁各10分,黃連、甘草、大青各5分,生薑三片。

另一方,也是治療痰中帶血。

  • 陳皮20分,半夏、茯苓、枳殼、黃芩、桑皮各10分,五味子15粒,甘草3分,人參5分。 有時會加入青黛,用水煎煮服用。

【劫勞散】,用於治療肺部虛弱,咳嗽痰多,痰中有紅絲,夜間盜汗發熱,發熱過後身體發冷,飲食減少。

  • 白芍6兩,黃芪、甘草、人參、當歸、半夏、茯苓、熟地、阿膠、五味子各2兩。 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盞水,加入兩片生薑和三顆紅棗,煎煮至剩下九分之七,不分時間溫熱服用,每日三次。據陳日華所述,曾有一位病情危急的女子服用此方後,一年間所有藥物都無效,但此方一劑就根除了病症。

【丹方】,用於盛夏時節,咳嗽一兩聲,口吐紅色痰液。

  • 人參、防風各5分,白朮15分,陳皮、茯苓各10分,甘草1分,乾薑3分,桔梗5分。 先煎一半,然後加入兩大合的藕汁,再次煎煮,趁熱服用三黃丸。

【九味二陳湯】,用於治療中氣虧損,運動機能異常,導致痰飲積聚,伴隨出血。

  • 人參20分,白朮10分,茯苓8分,炙甘草5分,陳皮、青皮各10分,川芎7分,神曲6分,半夏8分。 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保命散】,用於治療咳嗽並伴隨血痰。

  • 白朮20分,貝母15分,桔梗、青皮、梔子、甘草各7分,當歸12分,白芍8分,牡丹皮、黃芩各10分,桃仁7分。 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保命人參散】,用於治療咳嗽並伴隨血痰。

  • 人參、白朮各30分,茯苓10分,炙甘草5分,陳皮8分,枳殼、桔梗、半夏、五味子、桑皮各7分,黃芩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