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四 (1)

1. 上集卷之十四

2. 血證例方

人參湯,治吐血、咯血,並吐血不止。

人參(一兩,為細末)

有火者,用雞蛋清,投新汲水,調如稀糊服。無火者,用人乳調和,溫飲之。

獨參湯,治吐血不止。

方見葛真人治法。

吳鶴皋曰:血者氣之守,氣者血之衛,相偶而不相離者也。一或失血過多則氣為孤,陽亦幾於飛越矣,故令脈微欲絕。斯時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幾微之氣所宜急固。故用甘溫之參,以固元氣,所以權輕重於緩急之際也,故曰血脫益氣,古聖人之法。或者不達此理,見其失血,而主四物湯,則川芎之香竄,能散幾微之氣,而當歸、芍藥、地黃皆滋陰降下之品,不能生血於一時,反以失救死之權,而遺人夭殃矣。

人參飲子

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麥冬(二錢),五味子(三分),當歸,甘草,白芍(各一錢)

六味地黃湯,治吐血、衄血、咯血、唾血。

生地(八錢),丹皮(三錢),山藥,山萸肉(各四錢),茯苓,澤瀉(各三錢)

八味地黃湯

熟地(八錢),山萸肉,山藥(各四錢),丹皮,茯苓,澤瀉(各三錢),附子,桂肉(各一錢)

澄按:古方只有六味丸、八味丸,而無六味湯、八味湯,後人改丸為湯,以應一時之急。今人竟有頻服者,無論其相宜不相宜,凡見血症,一概用之,謬之甚也。

知柏八味湯

即六味加黃柏、知母。

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等症。

人參,白朮,茯神,棗仁(各二錢),黃耆(炙,一錢五分),當歸,遠志(各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龍眼肉(一錢)

羅東逸曰:方中龍眼、棗仁、當歸,所以補心也;參、耆、朮、苓、草,所以補脾也;立齋加入遠志,又以腎藥之通乎心者補之,是兩經兼腎合治矣。而特名歸脾何也?夫心藏神,其用為思;脾藏智,其出為意,是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經營之久而傷,脾以意慮之鬱而傷,則母病必傳諸子,子又能令母虛,所必然者也。

其症在怔忡怵惕、煩躁之症見於心;飲食倦怠,不能運思,手足無力,耳目昏眊之症見於脾,故脾陽苟不運,心腎必不交。彼黃婆者,若不為之媒合,則己不能攝腎歸心,而心陰何所賴以養?此取坎填離者,所以必歸之脾也。其藥一滋心陰,一養脾陽,取乎健者以壯子益母。

然恐脾郁之久,傷之特甚,故有取木香之辛,且散者以闓氣醒脾,使能急通脾氣,以行心陰。脾之所歸,正在斯耳。

《拔萃》犀角地黃湯,治一切血熱失血。

生地(二錢),黃連,黃芩(各一錢),大黃(三錢),犀角(磨汁)

水二鍾,煎一鍾,入犀角汁和勻,溫服。

生地黃飲子,治諸見血屬熱證。

生地,熟地,枸杞,黃耆,甘草,地骨皮,黃芩,白芍,天冬(各等份)

白話文:

血證例方

人參湯:治療吐血、咯血,以及吐血不止。用人參研磨成細粉一兩。如有內火,則用雞蛋清調和,加清水調成稀糊狀服用;無內火,則用人乳調和溫服。

獨參湯:治療吐血不止。方劑參考葛洪的治療方法。吳鶴皋說:血是氣的依託,氣是血的保護,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分離。一旦失血過多,氣就會孤獨,陽氣也幾乎要散失,導致脈搏微弱,幾乎要斷氣。此時,有形的血液無法迅速再生,最重要的是要迅速鞏固微弱的氣。因此,使用溫補的 人參來固護元氣,以應對緊急情況。這就是古代聖賢所謂的“血脫益氣”的療法。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見到失血就用四物湯,但川芎辛香走竄,會散掉微弱的氣,而當歸、芍藥、地黃都是滋陰降火的藥物,不能立即生血,反而會錯失救治的機會,導致病人死亡。

人參飲子: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麥冬二錢,五味子三分,當歸、甘草、白芍各一錢。

六味地黃湯:治療吐血、鼻出血、咯血、唾血。生地八錢,丹皮三錢,山藥、山茱萸肉各四錢,茯苓、澤瀉各三錢。

八味地黃湯:熟地八錢,山茱萸肉、山藥各四錢,丹皮、茯苓、澤瀉各三錢,附子、肉桂各一錢。澄按:古方只有六味丸、八味丸,沒有六味湯、八味湯,後人將丸劑改為湯劑,以應付緊急情況。現在很多人經常服用,不論是否適合,只要見到血症就用,這是很大的錯誤。

知柏八味湯:在六味地黃湯的基礎上,加入黃柏、知母。

歸脾湯:治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脾虛不能攝血,導致血妄行等症。人參、白朮、茯神、棗仁各二錢,黃耆(炙)一錢五分,當歸、遠志各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龍眼肉一錢。羅東逸說:方中龍眼、棗仁、當歸補心;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補脾;加入遠志,又以補腎藥來通達心臟,這是兼顧心脾腎三經的治療方法。為什麼特別命名為歸脾湯呢?因為心主神明,其作用是思考;脾主運化,其作用是思維,神智思維是心脾協調的結果。心因長時間操勞而受損,脾因鬱悶思慮而受損,母病必傳子,子又能使母虛弱,這是必然的規律。

症狀表現為心悸、驚恐、煩躁等見於心;飲食減少,思維遲鈍,四肢無力,耳目昏花等見於脾,所以脾陽運化不好,心腎就不能交感。如果脾陽不運化,如同沒有媒婆促成婚事一樣,則腎氣不能歸於心,心陰又靠什麼來滋養呢?這是以補脾來填補心之不足,藥物既滋養心陰,又補益脾陽,以強壯的來滋養虛弱的。

但是,擔心脾氣鬱結久了,損傷很嚴重,所以加入辛散的木香來疏通脾氣,使脾氣通暢,以滋養心陰。脾氣通暢,才能使心陰得到滋養。

《拔萃》犀角地黃湯:治療一切血熱引起的失血。生地二錢,黃連、黃芩各一錢,大黃三錢,犀角磨成汁。用水二鍾煎成一鍾,加入犀角汁,溫服。

生地黃飲子:治療各種因血熱引起的出血症。生地、熟地、枸杞、黃耆、甘草、地骨皮、黃芩、白芍、天冬等量。